0
本文作者: 新智駕 | 2018-04-24 20:21 | 專題:北京車展 2018 |
上周五晚,威馬為EX5舉行產品發(fā)布會。EX5的售價,按照NEDC工況下400公里續(xù)航版本計算,再按北京今年的補貼標準后價格在12.48萬元左右。這個價格應該給了準車主們不少驚喜,也讓造車中的同行捏了一把汗。
在現(xiàn)有市面上的純電動車型里,拋開百萬級別的特斯拉不說,30萬左右能買到寶馬i3和騰勢500,20萬左右能買到的則是榮威eRX5、傳祺GE3這樣的車型。威馬這一次把智能純電動緊湊型SUV的價格一下子拉到了15萬以內的區(qū)間,堪稱造車界的小米。
那么針對EX5的定價,沈暉和他的這幫造車老炮們是怎么思考的?傳統(tǒng)汽車行業(yè)出身的核心團隊有什么樣的新玩法?15萬以內的價格,如何控制和消化昂貴的電池成本?EX5售出之后,又怎樣為用戶不斷提供更多的價值?
在發(fā)布會結束后的第二天,威馬的三位關鍵先生 CEO沈暉、戰(zhàn)略副總裁陸斌和CTO閆楓接受了雷鋒網(wǎng)·新智駕在內的多家媒體采訪。雷鋒網(wǎng)·新智駕對媒體采訪內容進行了整理,從他們的回應中,我們可以看到威馬對一些關鍵問題的思考。
按照NEDC工況下續(xù)航里程的不同,EX5 300 - EX5 500的補貼后售價從11.23萬到14.98萬不等,其中電池成為整車中一項重要的成本。
沈暉在媒體采訪里沒有透露電池占整車成本的比例。但他強調,無論是威馬還是供應商,沒人會虧本做生意。業(yè)內人總能從一些渠道獲知威馬的電芯供應商,但他認為關鍵不在電芯,而在于電芯買進來以后怎樣封裝成模組,怎樣構成電池包。
沈暉說,“現(xiàn)在說電池成本并不是簡單計算電池成本。即使電動車做得很好,也一定要考慮電池包將來怎么二次利用、怎么淘汰,這些成本都應該算進去。傳統(tǒng)汽車的發(fā)動機淘汰下來就扔掉了,發(fā)動機買進來是10萬,成本就是10萬。電池包10萬買進來,還有后面的二次利用、回收和其他一系列工作?!?/p>
除了控制和消化電池成本,陸斌認為威馬EX5能做到相對低售價的原因是:威馬建立了非常完備的供應鏈體系,其產能和品質都是高度自控的,并且在財務結構上不僅考慮了零部件成本,也考慮了出行生態(tài)里未來的利潤結構。
沈暉在媒體采訪里,進一步把對成本的控制歸因于3個能力:
第一個能力是新能源汽車、電動智能汽車的正向開發(fā)能力。正向開發(fā)產品分為產品定義、產品設計和產品研發(fā)。很多人一講到成本控制,就是對供應鏈的控制。沈暉認為,產品定義決定了產品成本。首先要定義用戶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第二個能力是智能制造體系,也就是供應商加上威馬自有的工廠。沈暉在汽車圈的多年,培養(yǎng)了很多供應商。這些供應商看到威馬創(chuàng)業(yè)會傾向認為是比較靠譜的,并且理解知道威馬的產品定位和產銷預計,供應商在報價、模具攤銷、研發(fā)費攤銷各方面都比較實在。
第三個是產品運營體系。智能的電動車跟傳統(tǒng)汽車最大的區(qū)別,就是車交給用戶的那一天,就是服務用戶的開始。傳統(tǒng)汽車是一錘子買賣,智能電動車講究的是,用車過程中怎么來幫助用戶降低負擔,提升體驗,并且在整個周期里依然保持低成本。
沈暉說EX5的價格區(qū)間,在2015年1月啟動項目時,就已經定了。
中國一年賣出3000萬輛車,乘用車里哪個細分市場最大?肯定是A級車。這個細分市場里面用戶最喜歡什么車?SUV。SUV里面最大的爆品是什么?全中國、全世界是途觀,威馬希望造一輛車“搶途觀的市場”。
而造車新勢力們,今天大家的銷量幾乎都為零,沈暉認為并不是主要競爭對手,而是友商。
沈暉對此有一個非常具體的設想:
假設我在北京工作五年,有自己的品位,我要買一輛車,第一因為限牌買不到,第二是政策層面的影響,因為北京的天氣確實應該去買一輛電動車。這個時候其實沒有什么選擇,畢業(yè)五年,準備十幾、二十幾萬買一輛電動車。
如果這個時候開一個(目前市面上)很傻的車,這個太怪了。特斯拉又需要八十幾萬,即使國產化了起碼也要五十萬,所以這個市場非常需要好的智能電動車產品。
陸斌則給出了一份更具體的數(shù)據(jù):
從4月20日晚10點威馬官網(wǎng)開始上線接受定金,到21日早上,基本上每分鐘生成3臺車的訂單。
從地域上看,北京占1/3,廣東省是第二名,上海第三;用戶群體中,90后占52%,80后占到30%多。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銷售才剛剛開始,這個數(shù)據(jù)是非常動態(tài)的。
考慮到補貼等因素,沈暉告訴我們,前期的銷售推廣主要會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大概有二十幾座城市。這些城市的補貼力度接近,完全沒有補貼或者補貼很少的城市排序相對靠后。
按照發(fā)布會上公布的信息,在EX5上,威馬已經實現(xiàn)了13類硬件比較高程度的軟硬件一體化控制,包括:車標、車窗、氛圍燈、中控臺、儀表盤、座椅、黑晶面板、車外發(fā)聲、攝像頭、行車記錄儀、后視鏡、車燈以及空調。
威馬CTO閆楓告訴我們,在EX5開始交付之后,團隊會保證每兩個月向用戶提供軟件的升級,用戶的自主升級也會逐步開放。
同時,除了現(xiàn)有威馬與米家的車-家互聯(lián)的合作,閆楓透露,目前威馬在音樂方面在與跟騰訊QQ音樂、網(wǎng)易云音樂合作;在FM領域,跟考拉、喜馬拉雅、蜻蜓合作;在視頻方面,跟愛奇藝以及騰訊視頻合作;車家互聯(lián)方面,除了小米,還會更進一步與華為、京東打通合作;在即時通訊領域,EX5會裝載微信;等等。
在自動駕駛上,威馬還在與百度、博世進行自動駕駛方向L3、L4上的研發(fā)。據(jù)雷鋒網(wǎng)·新智駕了解的信息,目前在EX5上搭載了前視攝像頭、環(huán)視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本專題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