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溫曉樺 | 2017-08-02 11:04 |
雷鋒網AI金融評論報道,隨著國務院于7月20日發(f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人工智能產業(yè)化進程也在快速推進當中。作為人工智能率先應用的領域,金融行業(yè)機構也進入轉型升級的競爭階段。
作為國內最早試水人工智能應用,并推出相關服務摩羯智投的招商銀行,昨日(8月1日),招商銀行公布最新數據,數據顯示摩羯智投已經不僅僅是國內銀行業(yè)首家智能投顧,同時也已成長為國內最大的智能投顧,規(guī)模突破50億。
雷鋒網AI金融評論此前報道,早在2016年12月,招行已經上線了主打公募基金智能組合配置服務的摩羯智投。相較美國等發(fā)達國家,他們在智能金融領域布局較早,已經趨向于成熟,近期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也進軍歐洲智能投顧市場,提供自動指數型基金投資策略。在國外,經過多維數據驗證,智能投顧的確明顯提升了投資效率,因而受到投資者和各大機構的追捧。
不過,因為國內金融市場發(fā)展的特殊情況,智能投顧服務在國內落地存在許多水土不服的挑戰(zhàn)。但從這些角度來講,中國的投顧行業(yè)跟美國不同,恰恰給人工智能提供了廣泛的空間。如今,摩羯智投在產業(yè)鏈、績效和服務等多方面為業(yè)界提供了一個案例樣本。
招商銀行介紹,除了數據和運算平臺的基礎技術積累、利用基礎資源和大數據進行機器學習建模,以及最上層摩羯智投、用戶畫像分析這樣三層組合的模式運作,提升產品體驗的關鍵一環(huán)在于優(yōu)化售后交互服務。
據雷鋒網AI金融評論了解,今天(8月2日),平安銀行也發(fā)布了其口袋銀行升級版4.0,將旗下信用卡、理財投資、支付等服務整合到一個手機銀行,并加入了人工智能、模式識別等能力,以賦能在線金融業(yè)務。可見,隨著人工智能進一步滲透,銀行業(yè)務轉型體現出較為一致的方向,所謂未來銀行的雛形也逐漸形成。
事實上,不說是幾十億元,甚至國外相關服務已經做到幾十億美元,這個規(guī)模也還太小了,但中國這個市場也太大了。招行在這一塊也僅僅是做了一個起步。所以,相信各這個領域里各位玩家還能給金融科技、科技金融帶來更大的想象。
這個問題再拓展一步,智能投顧做得好不好,不在于銷售規(guī)模。引用財鯨智能投顧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王蓁博士在7月8日CCF-GAIR智能投顧應用圓桌討論環(huán)節(jié)的發(fā)言,招商銀行每天賣幾十億的摩羯,是因為其渠道優(yōu)勢,所以這和人工智能沒有什么關系。關鍵在于,機構如何真正利用人工智能優(yōu)化傳統(tǒng)的金融業(yè)務:
做智能投顧其實屬于投資的一種,只不過它是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做得更好,幫助90%以上的人在90%以上的時間戰(zhàn)勝他們自己,這是我們的最低限度。用人話來講,我們想做到兩個目的:
第一點,最基礎的就是幫客戶賺到錢,無論你怎么樣,你賺不到錢,你再人工智能都沒用。因為中美市場的差異其實是很多人工智能的機會,他的機會是很多的,這是底線,不能突破。所以說,在這一點底線上,其實我們的策略來講,我們叫“五頻”,有高頻、中頻、低頻,我們不是以銷售為目的,不對客戶直接進行這方面的收費。我們服務機構的時候是按照我們真實的表現業(yè)績。舉個例子,我們超過了比如說年化百分之多少的時候或者超過大盤百分之多少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有這樣的一個收入,我們是以真實是否賺錢來獲得收入的,這是我們的第一點。
第二點,在賺錢的基礎上或者在幫用戶賺到錢的基礎上,我們才考慮是不是能夠節(jié)省成本,提高效率。這兩點合起來,其實才能夠保證我們整個這套系統(tǒng),第一保證我們和客戶的利益是一致的,第二保證了我們的人工智能真的是用到未來發(fā)展方向有效的方向上,這兩點是缺一不可的。
相關文章:
招商銀行、To B智能投顧講述:金融機構的人工智能實踐 | CCF-GAIR 2017
一個APP昭示的野心:這是招商銀行對Fintech革命的回應 | AI金融評論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