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文作者: 宗仁 | 2014-09-11 18:41 |
汽車的遠程信息服務里面有手機類、娛樂類、交通導航類、駕駛員服務類,每一個類別都有一些第三方公司在孜孜不倦地奮斗,希望借助自己過硬的服務來成為未來公共TSP平臺的一個標配。
而駕駛員服務這類,用的最多的緊急幫助和車輛檢查報告,雖然最近很多半路出家的公司試水這塊業(yè)務,但若有專門的遠程信息服務商來做,他們會做到什么樣的程度?下面來看智駕君和C-mate何軍的對話。
C-mate自稱汽車CT,一種汽車遠程檢測系統(tǒng)(平臺),主要通過對汽車自動控制系統(tǒng)(ECU)、局域控制網絡協議(CAN總線或K線)、移動互聯網技術、GIS及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的有效整合,實現對車輛進行即時遠程檢測和管理。智駕君查了下汽車CT這個概念,在網上這個說法似乎并不普遍?這時 何軍謙虛地笑笑“我們前幾年都在試探市場和技術方向,對于概念還沒大肆宣揚 ”。
“全國現在有1.36億的汽車(私人機動車)保有量,每年光維修費就過萬億了,這是市場方面的原動力。
另一方面,我們更看重信息透明化的問題,車太復雜,消費者不懂,國家也在抓這個市場,大家想解決的是讓車主知道哪里壞了、怎么修、多少錢、修好沒有?如果讀不出關鍵數據,這些都是假的?!?/p>
聽完 何軍的回答,智駕君腦袋里只剩下“過萬億”這個金光閃閃的數字,TSP里有新貴娛樂信息;有之前未100%開發(fā)的手機撥號服務、有等著更上一層樓的導航服務等,而維修1.36億的用戶量,在一個5000萬用戶就夠顛覆一些新的商業(yè)模式的車聯網,必定是塊群雄驅逐的大肥肉,做TSP的選了這塊似乎也沒什么不合理。
“OBD是國際標準協議,針對排放來做的,因此有一部分發(fā)動機的數據,加上開放的數據流,大概看到整車的20%數據,在高端車上大概10%, 但這10~20%的車內數據不足以吸引產業(yè)鏈條里的人長期來玩。
沒人玩會導致后面的數據量小,產生不了更多的應用,所以大家的功能看上去差不多,甚至往LBS走,但LBS功能可以用手機的App代替,最后OBD反而成了累贅。
從車主來看,比如我知道油耗的變化,但具體是因為駕駛習慣還是車況導致的,才會對車主有用;比如我知道剩余油量,在儀表上也可以看到,但是要根據車內的數據提示我去哪加油;比如設備讀到你的胎壓不正常,我要告訴你附近哪家維修廠專業(yè),可以幫你維修”
聽完上述這些,智駕君覺得最新智能配件商們也具備這些功能了,或者正在和診斷后面的保養(yǎng)和維修在對接。便問何軍
“從4S店或者維修廠來看,診斷要做到4S店級別才會有用,比如我倆都同時買一輛車,一個牌子的。你就上下班開,我跑業(yè)務,誰開的多?之前這個里程數據是推算的,那保養(yǎng)是根據里程數據來做的。有了實時數據后,還必須是和儀表板上一樣的數據,不是有誤差的GPS數據,4S 店和維修廠就能主動提醒你保養(yǎng)了,并且根據實際數據的分析可以建議你延長縮短保養(yǎng)里程,也可以增加保養(yǎng)項目或減少保養(yǎng)項目,讓你的車輛養(yǎng)護更科學、更經濟。
再比如我經常開高速,你在市區(qū)開,誰的油路比較容易臟? 正確答案其實是市區(qū)。我有你的發(fā)動機轉速數據、車速數據以及更多的車內行駛數據,那么我知道你是否要做油路清洗,不然你的油耗會高,動力會不足,這些是我能讀到的數據所能轉化成的體驗?!?/p>
跟何軍聊完后,智駕君明顯感到一個技術性驅動公司的特性,這些創(chuàng)始人或激進或專注,對自家的技術非常自信,對市面上那些輕“技術”特性的產品非常不屑,很關心自家的產品具體能解決什么問題,為自己的客戶能干些什么,對于此激情智駕君也不做評價,所謂真金不怕火煉,C-mate家的CT技術如果證實過硬,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會在各種經典車上都看到這個系統(tǒng)的影子。
“從整個TSP的角度看,硬件只是其中很小的環(huán)節(jié),它里面的軟件和平臺解析軟件才是核心,硬件里的軟件決定采集車內數據的種類和數量、讀取方法的可靠性、安全性;平臺解析軟件決定數據轉化成應用的質量和數量以及跨領域的應用的能力。”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