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本文作者: 游瑞 | 2015-07-21 10:54 |
“打開手機藍牙,然后進入搖一搖,你就能獲得優(yōu)惠券。”再簡單粗暴點,就是只要你手機開了藍牙,下了相關APP,那么走過、路過某些地方的時候就能收到相關推送。
伴隨著微信“搖一搖·周邊”正式對外開放以及阿里支付寶的類似功能開啟,開頭所述的場景也會越來越普遍,而這些就是基于iBeacon實現的。從13年6月蘋果WWDC上公布iBeacon技術到今年的BAT入局,iBeacon是熬過了兩年凜冬,迎來了陽春三元,而路敦亞帶領著微肯團隊在iBeacon創(chuàng)業(yè)的這條道上,就算是幾經波折之后,終于還是留在了波折中。
“大部分做iBeacon的公司,都曾經懷有一個平臺夢?,F在,BAT入局,這個夢也該醒了?!?/p>
教育市場這塊,小公司根本做不起來,更何況是還處于創(chuàng)業(yè)階段。但既然在做這個,那么市場教育要不要做?還是得做,含著淚也得做。
“我們現在數據也有,現在累計有一萬六千多個可以被管理控制的iBeacon在外面,有六萬多人基于這些iBeacon搖動過,搖了36萬多次,總共服務了2800多個商戶,這是過去這幾個月的數據,我們一看這個數字也挺高興,因為微信一共才有200萬人搖過iBeacon。”
沒有利益驅動的事情做不好,也不好做,最起碼現在看來,有巨頭們來做這個事,對iBeacon的產業(yè)來說,無疑是好的。14年的WiFi大戰(zhàn),就預示著在利益推動的背后,入口這塊誰都不愿意放手。
“Wi-Fi覆蓋不到的地方,就需要iBeacon設備作為補充?!?/p>
不過,現在巨頭來了,以他們實力與手段小創(chuàng)型公司是完全不具備競爭優(yōu)勢,平臺夢終究也只是一個夢。
這話還真不假,按照創(chuàng)業(yè)者的話就是,蘋果提的iBeacon協議,卻沒有賣力的宣傳過,微信搖一搖,也未曾見過微信跳出來說“你搖一搖,我給你錢”。之前,微信不干,蘋果也不干,干活的就是些小公司,創(chuàng)業(yè)者這幫人。
“干得好蘋果、微信就跳出來了,你們去外面介紹的第一句話就是‘打開微信搖一搖’,iBeacon的標準是蘋果的,芯片公司來支持,手機要有這個功能,小公司做了點方案,還是基于APP?!?/p>
所以,當巨頭們進來搶占入口時,行業(yè)卻陷入沉思,不去啃“硬”骨頭,就得去找其他肥羊肉,那么怎么樣才能去跟BAT搶肉吃呢?
此路不通,那就只能換條路試試,除了搖一搖送優(yōu)惠券、送紅包、關注公眾號之外,其實iBeacon還有很多其他能做的事情,比如能用來會議簽到、室內導航以及精準推送。當然除去這些淺層的應用,iBeacon最強大的地方就莫過于被路敦亞稱之為萬物互聯的讀心術。
“萬物互聯的讀心術,消費者我想知道你是誰,你去了哪些地方,有哪些停留,對哪些品牌感興趣,你在線上商城能干的一切,iBeacon都可以讀出來。老板的心也可以讀出來,怎么留住老客戶吸引新客戶,提前鎖定消費,讀心就是雙方都讀心?!?/p>
“現在的iBeacon,是搖一搖的iBeacon”,路敦亞打趣的說,“所謂搖一搖,就是搖一此就夠了”。如果只是作為一個被用來消遣一次就不在有利用價值的產品的話,那么這條路終究是走不長遠的。所以掌握了讀心術還不行,還得讓搖一搖變成搖啊搖?
“我們原來是做硬件的,卻再也不像原來那樣單純的拼價格,以前是模塊,是芯片,是一個系統產品的一部分。現在我們是互聯網功能中的一環(huán),我們這幫做硬件的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這么接近互聯網,線下的人通過一個簡單的場景跟線上的信息和線上的卡券發(fā)生了互動,再回到線下進行交易,這是很大的一個變化。原來線上線下分離,信息交易,現在人先上去再下來再回到線下,這叫交互,我們認為iBeacon是個好東西。”
“我們的iBeacon不再是微信搖一搖的iBeacon,是真正變成iBeacon,是因為我們能解決室內導航,停車場反向尋車,能解決剛需問題iBeacon行業(yè)才可以干更多的事,有更大的市場。找剛需找痛點,這也是我們區(qū)別于很多其他iBeacon公司的特點?!?/p>
室內導航其實在之前一直都被冠以偽命題之稱,但隨著商場越來越大,環(huán)境越來越復雜,室內導航與停車場反向尋車卻成為了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谷歌、博通、諾基亞等公司在室內導航這塊早有完整方案,iBeacon你的優(yōu)勢在哪?
“之前基于WIFI、NFC等技術做的室內導航用需要布線,要聯網,而iBeacon一塊電池可用四年。通過我們的三點定位的算法,1000平米的停車場只需要布20個點左右,點位圖畫好,去施工的人帶上IPAD,進入場地,走到一個點,用3M膠布就能把iBeacon裝上,兩三米的誤差都是允許的,一圈弄完成本和施工速度就不講了?!?/p>
“從使用體驗講,先說一個最開始的版本,你停好車掏出手機,打開藍牙,咔咔一搖,記錄車位。你轉完商場回來,咔咔一搖找車位,把當前位置和你的車位的點給你畫出來,畫好線,你開始走,走的時候,手機上的點可以跟著你走,來確保你是不是走了那條線。比原來的成本低,布放簡單,操作使用簡單?!?/p>
搞定了室內導航與停車場反向尋車,那么iBeacon能多走一步,吧停車場管理也搞定嗎?
“不能做。車位引導系統最好用攝像頭、紅外線這兩種方式,iBeacon做這個的產品追求的出發(fā)點,有三大原則:一,不改造人家原有的系統;二,對消費者和商家都有好處;三,在不同性質的行業(yè),不同的用戶都可以跨平臺使用。我不能說我是一個智能停車場的解決方案,我只能說是微信找車,解決反向尋車?!?/p>
前面也說了很多,感覺除了入口外iBeacon真的還有很多應用可以做,但是說到底也沒講這塊肥羊肉在哪。把用戶的痛點問題解決了,之后呢?
借助解決別人的一個剛需把這些用戶留在我的公眾號,第一個層次:留在公眾號的人和這些商業(yè)設施發(fā)生了關系,你到這里吃喝玩樂,搶入口,把去商場的流量通過找車停車的場景變成我的消費者我的流量,再把這些數據給別人導流。
第二個層次:我知道你什么時候停,什么時候走,對于微信而言,增加了一個用戶,對于我而言,在汽車后市場,“一分錢洗一次車”可能要花25塊發(fā)展一個用戶,而我布一個停車場的成本大概是10萬,如果我一年可以服務1萬人,那我獲取一個用戶的成本是10塊,我如果能服務10萬人,那我獲取一個用戶的成本是1塊,在整個汽車后市場就是看你獲取一個用戶的成本。
把iBeacon的本質發(fā)揮出來了,不僅僅是微信的搖一搖,在商場中的第一步,線下的流量,智能場景,各樣的數據。
在iBeacon里面隨著BAT等巨頭的殺入,小創(chuàng)公司這個時候去公然跟巨頭搶肉吃,顯然并非上上之策。通過之前的累積,這些創(chuàng)業(yè)公司其實在方案、產品、技術上都有很多寶貴而又成熟的經驗,選擇與巨頭們合作,有肉同吃豈不快哉?
最后,有需要報道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歡迎關注雷鋒網創(chuàng)業(yè)者服務,上海團隊可以加我微信(OI23432),備注團隊名稱與名字。雷鋒網希望做最好的技術和產品創(chuàng)業(yè)報道,現在,我們開通了一個正式的官方郵箱方便大家尋求報道,地址是:startup@leiphone.com,歡迎聯系!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