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本文作者: 新智元 | 2016-01-13 15:32 |
【編者注】文章來源:Arstechnica,由新智元團隊原創(chuàng)翻譯,原作者:Ron Amadeo。文章很長,干貨很多,譯者編譯了人工智能、機器人、虛擬現(xiàn)實等前沿科技相關的部分,為了方便閱讀,雷鋒網將分領域依次推出。本文將繼續(xù)介紹Google的自動駕駛、機器人和無人機領域、超級實驗室。
谷歌自動駕駛正在尋找合作者
我們聽說Google X的自動駕駛項目已經有些年份,但是直到有討論說它要推出商用產品后,該部門才真正火熱起來。關于Google自動駕駛部門最重要的消息來自于雅虎汽車頻道的報告,它聲稱福特與Google將公布成立合資公司,運營無人駕駛共享業(yè)務。然而,福特CES新聞發(fā)布會上并沒有提到與Google的合作。是雅虎報告徹底出錯,還是這個合作并未被公布呢?
人們廣泛認為Google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布激發(fā)了整個產業(yè)對自動駕駛的興趣,但如何商業(yè)化向來是一件困難的工作。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畏懼可能發(fā)生的法律問題,例如一輛由計算機駕駛的汽車撞死或者撞傷某人。雅虎報告聲稱福特與Google找到了解決方法,那就是成立一個“法律上獨立”于福特外的合資公司,為汽車制造商提供法律問題的庇護。報告還將這份約定描述為“非排它的”。商業(yè)上,福特需要應用Google的無人駕駛技術來生產汽車,但Google卻可以自由的與其它汽車生產商達成類似協(xié)議。
當然,這個協(xié)議從未如報告中描述的那樣發(fā)布出來,所以我們無法確定其中哪些部分會真正實現(xiàn)。不過,它倒是蠻符合Google曾經宣稱的那樣——Google不會自己生產汽車,而是會尋找合作者。Google當前的自動駕駛汽車原型就是由公司內部設計,并交給Roush(勞斯汽車)生產的,而且由于這種交通工具生產的目的就是自動駕駛,因此它們去掉了方向盤和踏板(盡管臨時控制系統(tǒng)在測試中受法律要求依然是必要的)。
報告稱合資公司將是一門駕駛共享的生意,這對于自動駕駛汽車生意來說會是一個好的開始——駕駛共享意味著Google不必真正銷售這些汽車給某位消費者。Google汽車布滿了傳感器和計算機,這使得它價格昂貴——第一臺自動駕駛汽車上采用的Velodyne的LIDAR系統(tǒng)就花費7萬美元。Google對此的解決方案就是深入研究其傳感器硬件,并盡可能設計出自己的系統(tǒng)。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工作招聘的職位就是“激光機械工程師,并且要求申請者能夠“提升LIDAR系統(tǒng)的機械設計”、“與外部供應商與內部生產團隊合作從設計推進到生產”。招聘信息還要求申請人能夠“向外部供應商全面的詳述和證明自己的設計”。
這對于我們來說聽上去像是,Google正在打算設計一個LIDAR系統(tǒng),交由其他公司來制造。這樣的舉動是有意義的,因為Google現(xiàn)在的確沒有可以依賴的“零件箱(parts bin)”來制造它自己的汽車?,F(xiàn)在并沒有無人車的商品,因此零件廠商做的東西并不是Google需要的。創(chuàng)造一種全新的品類時,你必須親手來做一切的事情。
三星可能會提供一些幫助。。它最近宣布啟動了一個“汽車零件(automotive components)”部門,致力于車載信息娛樂系統(tǒng)和自動駕駛。這對于三星來說聽上去應該是一件大事,因為這個部門將成為公司里的第四個部門。目前,三星下屬部門還包括一個移動(智能手機)部門,一個制造顯示屏、系統(tǒng)級芯片(SoC)、以及閃存的配件部門,和一個制造電視、電器、以及所以其他你能在Best Buy上買到的商品的電子消費產品部門。
三星的進入事實上對于無人車來說是一個讓人十分興奮的好消息。就我們對于這家公司消費者級產品的觀察來看,三星在零件生產方面堪稱舉足輕重。有更多零件制造商進行研發(fā)工作將會是一個很好的降低零件成本的方式,而說到電子產品零件,三星是巨頭之一。
Google也在繼續(xù)致力于軟件方面。Google的無人車已經行駛了130萬公里,沒有發(fā)生過肇事,不過被人追尾過許多次。Google告訴華爾街日報,它正在專注于讓車輛行使得更“像人類”,而不是像周圍滿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人類司機而滿心恐懼的小機器人。Google教無人車“偷工減料”,以此來獲得更流暢舒適的行駛路徑。在某些場景中,無人車的程序也被編寫得更加的靈活——如果一輛車擋住了它的路,它現(xiàn)在會評估前方道路情況,如果路況良好的話就會超車,就像人類會做的那樣。
這個Google X下屬的部門現(xiàn)在有了“CEO”——一位前福特執(zhí)行官——并且預計將會在2016年的某個時間轉變成Alphabet旗下的一家獨立公司。目前,Google打算在2020年實現(xiàn)無人車商業(yè)化。乍看之下似乎Google屆時就需要推出一臺能用的無人車了,僅僅4年之后就是2020年。
Android Auto:車內操作系統(tǒng)
Google最近有了一個車內交互系統(tǒng),Android Auto,但是這并不是一個操作系統(tǒng)。它是一個在你的智能手機上運行的應用程序,它打開的交互界面可以傳送到汽車的顯示屏上。一切都是在你的手機上發(fā)生的,而它讓汽車的顯示屏可以作為擴展屏和觸摸屏來使用。汽車的信息和娛樂系統(tǒng)仍然在它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上運行著,這恰恰就是Google想要替代的東西。Google希望汽車制造商能夠在車輛中預先搭載Android系統(tǒng)。
現(xiàn)在,汽車的信息和娛樂系統(tǒng)仍然不是非常完善。就像隨著向智能手機過渡、一家硬件公司(一開始是手機原始設備制造商(OEM),現(xiàn)在是汽車制造商)會發(fā)現(xiàn)消費者期望它出售的是“智能”設備一樣——Google希望向這些制造商供應軟件?,F(xiàn)在的汽車可以搭載Linux、Blackberry的QNX、或是Windows,有時也會是Android。然而,我們在車輛中見到的“Android”都是Android開源平臺的分支(AOSP-fork),并不是由Google親自研發(fā)的,并且經常是過時的版本。我們說的是2016年的汽車搭載著Android 2.3和4.0——這兩款都是2011年發(fā)布的Android操作系統(tǒng)。
有無數(shù)的證據都指向了一件事:就像智能手機領域一樣,Google想要進入汽車軟件市場,向硬件制造商提供軟件。路透社在2014年5月曾報道了Google正在研發(fā)車載信息娛樂操作系統(tǒng),將會以“Android M”的名字發(fā)布。一年半過去了,我們聽說了Android M作為Android 6.0 Marshmallow(棉花糖)系統(tǒng)的簡稱,但是沒有聽說過任何與汽車相關的情況。
看上去這個計劃從一開始就擱淺了,不過仍然有一些活躍的跡象。Google在它發(fā)布的Android兼容性定義文檔(CDD)中,詳細說明了設備制造商們可以制造出與Android“兼容”、能夠接入Google Play市場的硬件。這份文檔在Android可以運行的硬件部分羅列了手機、平板電腦、電視、以及手表,和預期的沒什么兩樣…但是汽車也名列其中!這并不是指Android Auto,因為——再次強調一遍——Android Auto不是操作系統(tǒng)。CDD文件提到“車載Android指的是將Android作為操作系統(tǒng)運行部分或整個系統(tǒng)以及(或)信息和娛樂功能的汽車主單元(head unit)”
由于CDD中的承諾的全部重點是獲得進入Google Play市場和獲取其他Google應用程序的許可,這意味著在有可能未來會有人賣出已經安裝了Google Play中應用程序的汽車。我們尚未看到任何汽車制造商真的在做這件事,不過聽上去似乎Google正在為此進行努力。
汽車中的信息和娛樂系統(tǒng)感覺上與智能手機走在同一條發(fā)展的道路上,除了比智能手機落后差不多7年——現(xiàn)在正處于“移動窗口(Windows Mobile)”階段。智能手機市場中,iPhone殺入市場,一時重挫其他品牌。當Android推出一兩年以后,硬件廠商蜂擁而至,因為它是唯一能與iOS匹敵的操作系統(tǒng)。然而,在汽車行業(yè)中,不存在像手機行業(yè)的iPhone這樣風光一時無兩的競爭者來逼迫車載信息娛樂系統(tǒng)的制造商不斷進步。所有的現(xiàn)行車載信息娛樂系統(tǒng)都有一些讓人心塞的地方,而汽車制造商們似乎覺得這已經夠好了。如果Google建立了車載Android,它可能會比現(xiàn)有的系統(tǒng)都更好,但是是否會有汽車制造商愿意使用車載Android,放棄對于車載系統(tǒng)的完全掌控?
機器人部門陷入困境
Andy Rubin 是 Android 的創(chuàng)始人,2013 年離開了 Google Android 事業(yè)部。后來人們才知道,他在 Google X 內部創(chuàng)立了機器人事業(yè)部,并在 6 個月時間內收購了 8 家機器人相關的公司,包括 DARPA 挑戰(zhàn)賽的冠軍 Schaft 和 Boston Dynamics 等重量級團隊,他們是美國軍方四足機器人的創(chuàng)造者。在一次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Rubin 把這個部門成為是 10 年計劃的登月項目。但大約一年之后,他離開了 Google。
我們認為任何部門都會在這種情況下收到影響。一份來自 Business Insider 的報道宣稱知道各種細節(jié),盡管它非??尚诺拿枥L了一個群龍無首的大公司故事,自從他們的領導人離開后從來沒有聚合成一個團隊。報告也說,Replicant 收購了十多家公司,但是他們并沒有多少共同點,而且分散在不同的國家做著沒多少相關的項目。結果呢是很多人通過并購加入了 Google 的機器人事業(yè)部,感覺到困惑和失望。
Business Insider 談到了 Rubin 設立的集團目標是在 2020 年制造出一個消費級的機器人。我們之前也聽過很多報道,集團要做一個通用的個人助理。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提到了,集團為富士康的工廠進行自動化,并且致力于給自己建立機器人操作系統(tǒng)。彭博社的報告則說,集團正在給開源的機器人操作系統(tǒng)做出貢獻。這些事情是否與 Rubin 的離開相關,仍然是一個猜測。
Wing 計劃:無人機送貨
除了在每個人頭頂上穿越來去的網絡,Google/Alphabet也希望能在未來某一天通過“Wing計劃”來快遞商品,這是一個正在開發(fā)階段的無人機送貨計劃。
其中一個原型,就無人機而言,相當獨特。它有四個引擎,但是它不是四軸飛行器。與此相反,是一個“尾坐式(tail sitter)”的設計——它是一架有翼的無人機,可以在垂直起飛、著陸、盤旋時用垂直方向的引擎,而在更快速、距離更長的飛行中切換到水平方向。在執(zhí)行送貨任務時,無人機自動會轉換成垂直方向,并且在空中盤旋,通過伸縮繩來向地面發(fā)放包裹。
更新:另一個模型最近在一個視頻中被曝光,但視頻非常模糊,所以很難辯認出它到底是什么??瓷先ビ幸粋€固定的翅膀位于兩根長桿的頂端,在桿的尾部似乎有四個垂直螺旋槳,而機翼下另外還有兩個水平方向的螺旋槳。由于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有推進器,這款模型不用擔心水平飛行模式和垂直飛行模式的切換,但是制造和維護方面看起來將會更加復雜。
Google啟動無人機送貨項目有一些怪異,因為它并沒有太多需要快遞出去的產品。也許,如果Google的”Wing計劃”真的實現(xiàn)了,它將可以授權其他公司使用這項服務。你可以將亞馬遜算作一個潛在客戶,盡管這家公司自己已經有了運作中的無人機項目。
“Wing計劃”是Google X下屬的一個項目,但是這個項目比谷歌其他異想天開的計劃要更現(xiàn)實一點——David Vos,Wing計劃的領導者,在11月宣布,“我們的目標是,在2017年將商業(yè)服務提上日程、盡快運作起來”。
DeepMind:Google 人工智能實驗室
DeepMind是一家谷歌在2014年收購的人工智能公司,今天該小組是字母表(Alphabet)公司的一部分。該小組負責機器學習技術,而且它看起來似乎是在谷歌中做自己的事情。 DeepMind最近發(fā)表的成果是它教電腦如何像很多孩子一樣學著如何做事情——通過玩游戲。
DeepMind建了一個神經網絡,并在Breakout游戲上測試。除了屏幕上的像素和分數(shù)以外,沒有其他輸入,程序能弄清楚如何以最佳方式按下控制器上的按鈕,進而使得它比任何人類玩家更厲害。
建立一個程序專門破解Breakout游戲不會是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但DeepMind的程序是“通用”人工智能程序——它沒有像編寫IBM的深藍下棋或編寫Watson玩Jeopardy那樣專門編程來破解Breakout。這是一個從底層設計上就是“靈活的,通用的,和有自適應的”,它必須從頭開始學習游戲規(guī)則和控制。同樣的算法可以在其他31種游戲中打敗最好的人類玩家,并且該小組希望下一步在如Quake 這樣的3D游戲和其他更多復雜任務中測試,如機器人控制模擬器。
ATAP:持續(xù)踐行瘋狂的想法
ATAP是谷歌內部的高級技術和項目小組。它是由Regina Dugan(DARPA前任主管)領導的研究機構。該小組遵循DARPA首創(chuàng)的嚴格的研究計劃——它雇用了一些外界專家并給他們兩年時間來進行一些有意義的研究。兩年后,該項目或者被關閉,或者從ATAP中剝離出來,讓人們在有限時間而產生的緊迫感中做研究。
ATAP有時很難控制。該小組傾向于解決很多雄心勃勃的硬件項目,這會產生大量炒作,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很少見到該小組研究出的任何類型的商業(yè)產品。唯一在該小組成熟并實際做到消費者發(fā)布版的是一個名為“Spotlight Stories”的智能手機app,它采用影院品質的影片拍攝手法,讓人用手機攝像頭就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故事的氣息。
ATAP很少給出其項目的發(fā)布日期,并且當它實際上給出截止日期時,它往往也會錯過。這是一個混亂的部門,但我們認為這是ATAP的重點。
另外,Google Glass 回來了、Google 物聯(lián)網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及Google 黑科技等領域文章也會先后放出,可關注雷鋒網專欄更新。
有興趣的讀者可直接閱讀英文原文,長文慎入:2016 Google Tracker: Everything Google is working on for the new year
推薦閱讀:
揭秘Google帝國原力覺醒:2016將征戰(zhàn)哪些新疆域?(一)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