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本文作者: 張祥威 | 2019-04-23 10:06 |
“自動駕駛時代什么時候到來?我認為是當感知系統(tǒng)成熟而且能真正看清楚車外的事物時。現(xiàn)在的感知系統(tǒng),用專家的話講就像是有青光眼。”天際汽車CTO牛勝福向雷鋒網新智駕表示。
天際汽車成立于2015年,前身為電咖汽車。該公司推出的第一款微型純電動車EV10由東南汽車代工,第二款中大智能純電動SUV ME7開始走高端路線。作為天際汽車的核心產品,ME7在三電和智能網聯(lián)等技術方面對標大眾、寶馬等德系品牌,且與博世、高通等供應商均有合作。
剛剛過去的上海車展上,天際ME7正式上市,同時發(fā)布了一款名為“ME-S”的豪華運動轎車概念車。
資料顯示,天際ME7的新車共推出兩款配置車型,補貼前售價分別為36.68、38.18萬元,并將于明年第一季度啟動交付。相比蔚來、威馬等造車新勢力,天際汽車的交付時間稍顯落后,與理性ONE、奇點iS6等相近。此次發(fā)布ME-S概念車,也與蔚來推出下一款轎車車型ET步調一致。
軟件主導硬件
造車新勢力正在縮短研發(fā)周期,相比傳統(tǒng)車企需要用七年時間換代一次,不少造車新勢力希望做得更快。據牛勝福透露,由于總體投入和傳統(tǒng)主機廠不同,天際汽車的整車生命周期為五年左右。
不過,這里面會涉及一個問題,那就是軟硬件的迭代速度并不一致。
舉例來說,天際汽車搭載了高通S820A芯片,眾所周知,高通芯片應用在手機上時,迭代速度通常為三年左右。當應用于車機上時,是否會面臨芯片更新快于整車迭代的情況?
對此,天際汽車方面表示,高通S820A在2018年SOP,是目前車載芯片最先進的。
“車的應用環(huán)境對震動、可靠性、EMC、電和軟件的要求跟手機行業(yè)不一樣。汽車體積比較大,散熱可以做的比手機稍微好一點,手機CPU的 40%用來傳輸信號,車機可以做到70%。另一方面,我們作為芯片應用方決定不了芯片的迭代周期,但是要看到這個趨勢在加快。”天際汽車研發(fā)車聯(lián)網副總裁俞松耀表示。
實際上,對于主機廠來說,雖然硬件先行可能會面臨后續(xù)的迭代慢問題,但車企大多會從軟件層面進行完善,這就是業(yè)界競相采用的OTA在線升級技術,一些造車新勢力甚至宣稱可以做到每八個月OTA一次,三次OTA之后做出一個該款車。
“我們更重視在同樣的硬件條件下,通過軟件去發(fā)揮它的效能。硬件平臺的更新比軟件慢,我們要通過強大的軟件為硬件賦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到下一代的時候再切換,通過軟件發(fā)揮硬件的主體效能?!迸俑Uf,從天際ME7開始,用戶購買的將不再只是車輛,而是一站式、全方位、愉悅極致的創(chuàng)新服務。
對自動駕駛熱情不一
為了向用戶提供更多服務,智能化成為主機廠的核心方向之一。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天際ME7采用的iMA智能數字化架構,是該公司針對高度智能化汽車打造的聚合整車、IT、互聯(lián)網領域前瞻技術的整體化解決方案,包括全時互聯(lián),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全車電氣化等。
但這幾項技術各有快慢。如果單看三電技術和智能網聯(lián),天際汽車提出要在2021年小批量應用密度更大的固態(tài)電池,而且在車內采用了行業(yè)里少有的前后排多塊大屏設計,這種突破常規(guī)的做法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車企的創(chuàng)新性。但是,在實現(xiàn)自動駕駛這件事上,這家公司卻又表現(xiàn)得低調許多。
據天際汽車官方介紹,ME7目前處于L2.5階段,通過搭載PilotADAS系統(tǒng)實現(xiàn)智能駕駛輔助以及擁堵輔助、變道預警等功能。同時還搭載了德賽西威提供的環(huán)視和泊車輔助功能。對于更高級別的L3和L4,借鑒和跟隨是天際汽車現(xiàn)階段的自動駕駛策略。
牛勝福向雷鋒網新智駕解釋稱,“真正的L3點對點自動駕駛要到五年后才會實現(xiàn)。當感知系統(tǒng)成熟,并且5G技術到來,大的計算案例可以放到云端,車子智能化水平和計算能力提升,最終實現(xiàn)V2X萬物互聯(lián),這時真正的自動駕駛無人駕駛環(huán)境就成熟了。我們現(xiàn)在主要是和大公司合作,形成戰(zhàn)略合作伙伴共同推進?!?/p>
總體來看,造車新勢力對自動駕駛的研發(fā)熱情并不完全相同。
雷鋒網新智駕注意到,除了蔚來和理想宣布要在下一代平臺上直接研發(fā)L4,以及小鵬推出了具有L3自動駕駛硬件的P7外,其他造車新勢力對于L3量產則少有談及。而從多位業(yè)內人士的反饋看,自動駕駛的研發(fā)成本過高是重要原因之一。
平衡成本和質量
造車無疑是一件需要不少資金注入的事情。
對于國內造車新勢力來說,除了建廠、研發(fā)、生產、品牌建設和搭建經銷渠道,由于要對標國外的豪華車品牌,還會與全球供應商進行合作,進而產生一筆不菲的開發(fā)費用。
奇點汽車創(chuàng)始人兼CEO沈海寅向雷鋒網新智駕表示,研發(fā)一款車時,一些如底盤剎車或大燈,如果與國產的供應商進行合作,對方可能會免費幫你做(注:指研發(fā))了,只需要在某些部件上收取一些成本。但如果采用全球領先的供應商,就會需要非常高的開發(fā)費用。
對標豪華車天際汽車是否會承擔同樣高昂的開發(fā)成本?對此,牛勝福向雷鋒網新智駕回應表示,由于中國是制造強國,所以并不需要擔心制造端的質量。更重要的是,由于天際團隊大多來自于傳統(tǒng)車企,也會具備一定的開發(fā)優(yōu)勢。
“我們對整個材料成本和費用的控制拿捏得非常好,比如說高通芯片貴,但是我們認為會帶來客戶價值,所以愿意花錢。這塊我們懂,不會被人騙,而且和我們合作的是我們熟悉的供應商,性價比做的非常好?!迸俑Uf。
到現(xiàn)在為止,由于交付量尚未形成規(guī)模,造車新勢力仍未進入真正的上場廝殺階段。不過,新一輪的融資已經開始。
今年3月8日,威馬汽車宣布完成總額3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接近230億元。上海車展期間,合眾汽車宣布完成B輪融資30億元,累計融資已超過70億元。近日,天際汽車也宣布完成超過20億元的A輪融資,累計融資超過65億元。
隨著各家品牌的量產車陸續(xù)上市,造車新勢力與傳統(tǒng)車企的競爭即將開始。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