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趕在這辭舊迎新的時間節(jié)點,小馬智行的前進腳步又邁進了一步。
2 月 8 日,小馬智行(Pony.ai)宣布獲得 1 億美元 C+ 輪融資,投資方為文萊主權財富基金文萊投資局(Brunei Investment Agency)和 CPE。
這是小馬智行2021 年宣布的第一筆融資,距離上次宣布融資僅隔 3 個月。
據新智駕了解,隨著本輪融資的到位,小馬智行在過去 12 個月中完成了總計近 9 億美元的融資,成立至今 4 年總融資額已超過 11 億美元。
其中,在去年 11月 2.67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過后,小馬智行估值暴漲超過 53億美元,是國內自動駕駛領域估值最高的企業(yè)。
事實上,無論是資本垂青,還是估值暴漲,都離不開核心的要素——技術實力以及商業(yè)化落地的潛力。
今天上午,小馬智行宣布首批搭載其最新一代系統(tǒng)的自動駕駛汽車從標準化產線正式下線,即將在廣州、北京、上海開啟全天候的自動駕駛公開道路測試,并加入公司 Robotaxi 車隊投入規(guī)?;\營。
小馬智行最新自動駕駛車隊批量落地北上廣
這就意味著,很快北上廣三大城市的道路上就能看到小馬智行這批量產 Robotaxi 的身影。
小馬智行告訴新智駕,公司正在穩(wěn)健推進對國內公眾開放 Robotaxi 的計劃,具體信息后續(xù)會進一步披露。
小馬智行這一批下線的車輛從設計、開發(fā),到產線生產與驗證都經歷了嚴格的標準化流程,參照車規(guī)級標準。
僅生產流程就包含40 多道生產工序、200 多項嚴苛的質檢項目,質檢項目涉及功能測試、環(huán)境測試和壓力測試,例如振動、高低溫、防水、噪聲、實際道路測試等。
據新智駕了解,在去年 11 月的進博會期間,小馬智行就發(fā)布了自動駕駛系統(tǒng)產線以及標準化流程,可實現其新一代 L4 級別自動駕駛系統(tǒng)的標準化生產。
在這條產線加持下,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生產效率與上一代相比翻了 6 倍,生產節(jié)奏大大加快。
基于標準化產線的設立以及首批車輛的順利下線,小馬智行邁出了走向自動駕駛汽車前裝量產的關鍵一步。
與此同時,通過借鑒車規(guī)級工藝設計和開發(fā)流程,小馬智行自主研發(fā)了 24 項核心硬件模塊,包含車載計算平臺、信號燈識別攝像頭、傳感器網關等,在生產線中實現標準化生產。
相較于市面銷售的硬件裝備,自研的硬件模塊無疑會和自身系統(tǒng)達到更好的適配。
此前,小馬智行還表示,已經專門開發(fā)了一套產線管理系統(tǒng),追蹤車輛生產狀況,定位每一個零部件的使用和損耗,以提高后期維護的效率。
當然了,自動駕駛系統(tǒng)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在于「車」。在這一方面,小馬智行已經與豐田等合作伙伴的緊密合作,圍繞自動駕駛系統(tǒng)規(guī)?;a,產業(yè)集群效應初顯。
“批量下線這件事是小馬智行的里程碑,特別在標準化、量產化嘗試上有重要意義?!毙●R智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CTO 樓天城表示。
通過標準化生產以保證每一套下線系統(tǒng)的一致性,是自動駕駛走向規(guī)?;a的必經之路。
總體上來說,小馬智行以中美兩國為起點,分別在硅谷、廣州、北京、上海設立了研發(fā)中心。相應的路測工作也在持續(xù)推進。
截至去年 10 月,小馬智行已在全球公開道路完成了超過 400 萬公里的自動駕駛測試里程。
近日,《北京市自動駕駛路測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對外發(fā)布。其中,小馬智行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據了解,2020 年,小馬智行在北京投放的 5 輛測試車全部為載人測試車輛,測試里程數為 4.19 萬公里。在北京開放道路載人測試方面,只有小馬智行和百度兩家參與。
盡管《報告》更聚焦于北京市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的進展,但不可否認的是,該報告已經連續(xù)發(fā)布了三年,此前就已經在業(yè)內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與美國加州車輛管理所(DMV)發(fā)布的《自動駕駛脫離報告》類似,頗有國內自動駕駛產業(yè)「風向標」的意味。
如今,小馬智行已經宣布,新一批的無人車即將在廣州、北京、上海開啟全天候的自動駕駛公開道路測試,并加入公司 Robotaxi 車隊投入規(guī)模化運營。
這也意味著,小馬智行在全國的道路測試規(guī)模將進一步擴大。
小馬智行告訴新智駕,小馬智行一直在中美兩個市場布局,其 Robotaxi 也早在 2019 年10 月于加州爾灣向公眾開放。目前,國內的 Robotaxi 開放計劃正在有序推進,后續(xù)會披露更加具體的信息。
“我們的目標是讓更多人體驗智能汽車和智慧出行。”小馬智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CEO彭軍表示。
換言之,對于小馬智行來說,他們所做的任何事情(包括 Robotaxi 的運營)都要為「技術提升」服務,要確保車輛處理各種復雜場景(例如高峰期、人車混雜、各種極端天氣等)的表現,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不過,自動駕駛是一個燒錢游戲,Robotaxi 更是過尤而不及,自動駕駛企業(yè)想要通過 Robotaxi 來為自己的長線發(fā)展造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眼下,不少專注于Robotaxi 賽道的玩家開始將目光鎖定到其他場景,尋找更多落地的機會,小馬智行便是其中一員。
去年 11 月,小馬智行宣布與中國一汽達成一致,雙方將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開展深入合作;隨后的 12 月,小馬智行獲得了由廣州市頒發(fā)的首張自動駕駛卡車測試牌照,獲準開展公開道路測試。
據新智駕了解,這是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qū)頒布的第一張自動駕駛卡車牌照。
事實上,無論身處哪條賽道,所需的自動駕駛技術在很大程度都有著互通性。
通過布局不同的場景,小馬智行可以獲得更加多元的數據,并對其現有 Robotaxi 的發(fā)展進行反哺;另一方面,小馬智行也能夠融入不同的產業(yè)鏈,尋找更多落地的機會,從而帶來現金流。
總而言之,小馬智行已經擁有自動駕駛硬件自主研發(fā)、生產、測試、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硬核實力。在商業(yè)模式上也已經有了自己獨特的思考。
如今,隨著其打造的無人車在北上廣三城批量上路,小馬智行距離實現 Autonomous Mobility Everywhere(自動駕駛觸手可及)的目標又更近了一步。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