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張祥威 | 2019-01-12 11:45 | 專題:電動車百人會 2019 |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發(fā)表演講
1月12日消息,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今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新能源汽車2.0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電動化與智能網聯化的相互融合。
新能源汽車經歷了爆發(fā)式發(fā)展。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今年4月,新能源乘用車雙積分政策正式實施,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作用逐漸加強。在銷量和政策的雙重刺激下,業(yè)內開始提出新能源汽車2.0時代這一概念。
北汽是涉足新能源汽車市場較深的車企。資料顯示,2017年,北汽集團整車業(yè)務發(fā)展迅速。其中,北京奔馳全年銷售42.3萬輛,同比增長33.3%,營業(yè)收入破千億元,同比增長35.9%。福建奔馳全年銷售2.14萬輛,同比增長88.5%。北汽新能源實現整車銷售10.3萬輛,同比增長近1倍,全國純電動市場占有率24%,同比提升3.7%,連續(xù)第五年成為全國純電動市場銷量冠軍。
徐和誼表示,在全面新能源化與智能網聯化雙輪驅動發(fā)展的趨勢下,今后北汽集團將從三個方面集中發(fā)力:一是要推動技術升級,把握全面電動化的核心技術。二是要實現產業(yè)升級,構建跨領域產業(yè)合作共同體。三是要深化品牌升級,推動中國新能源車敢為天下先。
以下是王傳福的演講全文,雷鋒網新智駕進行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剛剛過去的2018年,全球汽車可以說是遭逢寒冬,特別是國內傳統的燃油車銷量出現了這幾十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從市場到戰(zhàn)略、從產品到技術,“求變育新”成為整個汽車產業(yè)的年度話題。
另一方面,在巨量汽車消費市場寒冬的這一隅,新能源汽車卻在凌雪傲霜中茁壯成長,實現了歷史新高。全面新能源化與智能網聯化融合發(fā)展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一是全球零排放趨勢,推動汽車全面電動化星火燎原。
隨著人類工業(yè)進步,近年來過量的碳排放惡果愈加顯現。研究表明,燃油汽車的尾氣排放約占全球碳排放的20%,巨大的環(huán)境壓力和超高的排放水平提示我們,制約燃油車全面電動化是我們面向未來的必然選擇。
在荷蘭、德國、法國、挪威等國相繼宣布“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的基礎上,2018年的7月,英國又推出了“零污染之路計劃”,承諾到2030年,英國至少一半的新車和40%的貨車都必須實現超低排放。
2018年的10月,“C40城市氣候峰會”上,來自包括倫敦、巴黎、洛杉磯、哥本哈根等在內全球12個大型城市的市長聯合承諾,到2025年實現汽車零排放。
與此同時,大眾汽車的子公司美國電子的Electrify America,宣布2019年的7月起將投資2億美元用于零排放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具體的動向表明,與2017年相比,全球禁售燃油車正在從口號走向實踐,由紙上走上街頭,全面電動化之路正在星火燎原。
二是技術進步與低碳生活需求催動全面電動化落地生根。
截至到去年11月底,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在中國雙雙突破了100萬輛,有人預計,去年我們大概是120萬左右,銷量增速達到了86%左右,僅到11月底就超過了2017年的全年水平,市場持續(xù)火爆,我想這些量的積累只是表象,質的變化可以說這才是它的真經。
從產品結構看,2018年第12批新能源汽車目錄的38款純電動車車型中,續(xù)航300公里以上的車型是34款,續(xù)航400公里的是15款,占比分別達到了89%和40%,部分車型的綜合工況行駛的里程已經達到了500公里以上,這些電池技術的快速迭代,正在迅速的消解消費者最為關心的里程焦慮。
從消費結構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前20個城市中,非運營車輛的普及已經占比達到了80%,這說明私人用車正在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陣地。從地域結構看,去年的前11個月,A0級以上純電動車型,在非限購城市的銷量已經與限購城市比平分秋色,主動選擇已經成為新能源消費的主流。
總的來說,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電動出行、低碳生活已經逐漸深入消費者的內心,全面新能源化落地生根已經擁有了深厚的基礎。
三是國家在能源領域的智能化,為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的融合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礎條件。
2015年的9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發(fā)展峰會”上首次提出了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的倡議,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中國方案。全球能源互聯網是清潔主導、電為中心、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現代能源體系。
三年多以來,這一倡議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圍廣泛傳播,并在促進能源轉型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因素就在于,它的核心是發(fā)揮中國在智能電網、特高壓輸變電方面技術優(yōu)勢,可以對電網進行智能化的改造升級,發(fā)展先進的并網技術,滿足分布式能源以及電動汽車等新型用能設施并網的需要。可以說國家在能源電力領域的智能化進展,為我們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發(fā)展又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進入向高質量發(fā)展的2.0時代。
什么是新能源汽車的2.0時代?我想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電動化與智能網聯化的相互融合。
電動化與智能網聯化作為汽車革命重要的兩極,綠色發(fā)展、智能引領、個性驅動,是我們未來滿足用戶需求的重要組成因素。去年10月,我們發(fā)布了北汽集團智能網聯汽車五年行動計劃,也就是“海豚+”戰(zhàn)略,圍繞保護、優(yōu)化、解放、個性、和諧五大進化維度,聚焦智能技術、智能產品、智能生態(tài)、智能交通四大戰(zhàn)略重點,正式提出成長為具有國際水平的智能網聯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與智能網聯汽車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
全面新能源化與智能網聯化雙輪驅動發(fā)展,已經成為我們今后一個時期內堅定不移的戰(zhàn)略選擇。
一方面,我們要繼續(xù)推進汽車動力變革,持續(xù)降低燃油車比重,不斷深化電動力對傳統燃油動力的替代。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動智能化賦能,借助電驅動系統帶來的便利,推動底盤、車身全面電動化,以全車豐富的電子元器件實現整車的感知、計算、通訊、控制、執(zhí)行與交互,讓電動為智能提供便利、讓智能為電動拓展空間。
雙輪驅動使新能源汽車不僅在技術上更加縱深,也讓這一新的物種更貼合全新時代的消費者需求,從而使我們可以借助消費市場巨大爆發(fā)力,更快、更有效率的開展全面電動化。對內實現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領先,對外推動全球零排放進程,構架我們綠色、智能、健康、美好的共同家園。
為此,作為北汽集團將在以下三個方面集中發(fā)力:一是要推動技術升級,把握全面電動化的核心技術。二是要實現產業(yè)升級,構建跨領域產業(yè)合作共同體。三是要深化品牌升級,推動中國新能源車敢為天下先。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