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鋒網新智駕此前報道,9月6日,美國眾議院正式通過“自動駕駛法案”( SELF-DRIVE Act),允許汽車廠商和科技公司每年在公共道路進行 10 萬臺車輛的自動駕駛測試。這一消息對于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的玩家來說都是振奮人心的。
對于中國來說,自動駕駛更是一個非?;馃岬奈磥沓绷?,從業(yè)者們對于國內的自動駕駛相關法律法規(guī)也是翹首以待,因為到目前為之,中國的公共道路上還不允許自動駕駛汽車行駛,才有了此前百度 CEO 李彥宏乘無人車上路被調查的尷尬。
但也不要太灰心,中國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法規(guī)進程也在加快。
9月16日,雷鋒網新智駕援引財新網消息顯示,近日,工信部聯合公安部和交通部計劃制定自動駕駛汽車公共道路測試管理規(guī)范,給予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權限,同時也加以規(guī)范。
這一信息是在9月4日工信部裝備司組織召開的《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適應性驗證管理規(guī)范(試行)》(下稱《規(guī)范》)討論會上傳出的。相關知情人士表示,《規(guī)范》尚處于討論階段,但已經形成基本框架。
知情人士透露,在被討論的《規(guī)范》中,自動駕駛汽車路測申請流程與國際慣例類似,測試主體提出申請,主管部門設定申請門檻條件,頒給符合要求的申請者測試牌照。
申請主體沒有特別限制,除傳統(tǒng)汽車公司和零部件公司外,互聯網公司和高校院所等均可提出申請。但自動駕駛車輛進入公共道路前,需要經過5000公里實車驗證和第三方技術機構驗證。
之所以有這樣的要求,主要還是為了保證安全。當然,曝出的這些路測條款對于各方來說影響并不太一樣,比如車企面臨的壓力會小一些,而致力于自動駕駛研究的科技企業(yè)則要面對不小的挑戰(zhàn)。當然,這些條款都還沒有最終定案,誰也不知道真正出臺時會是如何。
我們再來看看美國針對自動駕駛路測的做法。
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在自動駕駛路測最為火熱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交通部門明確規(guī)定申請自動駕駛測試的企業(yè)要繳納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270萬元)保證金,并且要求“上路前已經盡可能地模擬了真實交通條件,申請者已經合理確定在公共道路上操作車輛是安全的”。取得牌照的企業(yè)需要按年度上報路測數據和“脫離”(Disengagement)次數及原因?!懊撾x”是指進入自動駕駛系統(tǒng)失敗或需要人工干預的情況。
在這樣的規(guī)定之下,自2014年9月開始實施自動駕駛路測規(guī)定后,截至今年9月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交通管理局共發(fā)出40張路測牌照。其中包括一種車企、互聯網科技公司以及自動駕駛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
而文章一開始提到的美國眾議院通過的“自動駕駛法案”( SELF-DRIVE Act)則要求,在車輛上路前,廠商需要證明其自動駕駛汽車至少如人駕駛車輛一樣安全,測試過程中車輛必須報告意外發(fā)生的次數和情況,同時在公共數據庫進行登記,確保數據隱私和安全。當然,以上條款也只是一些概括性的要求,具體的準入條件會更加針對細節(jié)。
誠然,我們無法預測工信部等相關部門針對中國自動駕駛路測提出的規(guī)范是什么,但是這一動作足以說明,中國政府對于自動駕駛的發(fā)展正在投入更大的推動力,特別是在法律法規(guī)這一塊,推動作用尤為明顯。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