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夏沖 | 2014-12-27 21:43 |
提到電動汽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特斯拉”。的確,這家來自硅谷的科技公司擴大了電動汽車在全世界的知名度。不過,電動汽車可不只有特斯拉一家。
也許是意識到了能源危機,或是出于未來商業(yè)考量,傳統汽車廠商中,寶馬、豐田、福特、大眾這些老牌車業(yè)巨頭都開始涉足這塊領域,有些甚至已經“深耕多年”,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了??紤]到未來幾年,電動汽車市場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雷鋒網智駕君決定先暖個場,向大家介紹一下目前市場上一些主流的電動汽車,也許過不了幾年,它們就會出現在你的購車備選清單中。
不過,“主流”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因為我們沒法知道各個品牌電動汽車的確切銷量,提誰或不提誰都有顧此失彼之嫌。好在,電動汽車能夠憑借電池技術的不同而被分為不同類型。智駕君也決定從這幾大流派入手,聊一聊不同流派的代表車型。
傳統汽車的核心基本都是內燃機引擎和油箱,但電動汽車則不一樣,最大的區(qū)別在于電池類型。目前主流采用的是可以儲、放電的蓄電池,另一種則是不能儲電的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汽車的原理是將作為燃料的氫,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從而產生出電能來帶動電動機工作。在采用燃料電池技術的車型中,目前已經商業(yè)量產的僅有豐田旗下的Mirai。
豐田 Mirai
Mirai目前僅在日本開售,明年下半年才會進入歐美市場,續(xù)航里程為480公里,比絕大多數電動汽車要高。不過,市場上采用這種技術的車型并不多,究其原因,可能是大眾對氫燃料的經濟可行性與安全性還存在疑慮所致。不過,戴姆勒已經宣布與日產和福特合作,研發(fā)氫能源電池汽車,預計將在2017年左右推出。這或許會是氫能源技術翻身的機會。
而在采用蓄電池的汽車中,則可以根據汽車是否需要插入電網進行充電,分為混合動力(HEV)與電動汽車?;旌蟿恿κ侵钙囃瑫r使用汽油驅動和電池驅動系統,由于此類車型動力性能好、排放量低,且不依賴電網,故被認為是“今天的市場”,被廠商采用頻率最高。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車型當屬豐田的普銳斯。此外,福特、寶馬等知名品牌也推出過混動版汽車。
普銳斯可謂混合動力汽車中的最知名車型。它是豐田于1997年所推出世界上第一個大規(guī)模生產的混合動力車輛車款,隨后在2001年銷往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目前全球累計銷量已突破300萬。
福特 翼虎(左)和寶馬 X6(右)也采用了混合動力技術
而在接入電網的汽車中,根據是否依賴汽油,以及混合發(fā)動機的工作機理,又可以分為插電混動(PHEV)、增程式電動(extended-rangeEV)和純電動(EV)。
插電混動(PHEV)不同于普通混合動力汽車之處在于:普通混動汽車車的電池容量很小,不能外部充電,不能用純電模式較長距離行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電池相對比較大,可以外部充電,也可以用純電模式行駛,電池電量耗盡后再以混合動力模式(以內燃機為主)行駛,并適時向電池充電。由于算是改進版,很多傳統混動汽車都推出了插電混動版,在國內,比亞迪的秦算是采用插電混動的知名車型。
比亞迪 秦
增程式電動汽車更像純電動汽車,只是裝備了小排量內燃機,但內燃機并沒有任何機械結構直接連接車輪,整車僅靠電池為電機供電。與純電動汽車相比,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續(xù)航里程更長,攜帶電池單元更少,實用性強,因此屬于從混合動力到純電動汽車的平穩(wěn)過渡車型。目前,世面上很多純電動汽車都配有增程版本,如雪佛蘭Volt。
雪佛蘭 Volt
最后一種便是純電動汽車了。自從對石化能源的持續(xù)性和環(huán)保爭論誕生以來,所有廠商都在朝純電動汽車的方向努力,這基本算是汽車產業(yè)對未來趨勢的共識。從電動汽車概念誕生、廠商開始研發(fā),再到現在,純電動汽車的研究已經走過了很多年,很多廠商也推出了純電動汽車。只要未來電池續(xù)航里程和充電問題能夠達到理想狀態(tài),純電動汽車肯定會成為最主流車型。目前,除了特斯拉外,日產Leaf、寶馬I3等也都是純電動車型,國內則屬比亞迪的E6最為知名。
日產 Leaf
寶馬 i3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