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文作者: 張馳 | 2016-10-18 13:33 |
百融金服的CEO張韶峰很推崇美國的知名銀行Capital One,他多次在文章和行業(yè)會議上提及過這家公司。
Capital One目前是美國第八大銀行控股公司,有信用卡、房屋貸款、汽車貸款、銀行等金融產品。它在90年代脫胎自金融公司Signet Financial(已被收購)的信用卡部門,最初業(yè)務單一,絕大部分都是消費者借款(特別是信用卡),因此也被稱為“單線(monoline)”公司。這類公司風險很大,年景好的時候利潤豐厚,不好的時候很可能倒閉,最終結果往往是破產或被收購。但Capital One逃脫了這兩種極端命運。
另一方面,作為一家第三方大數(shù)據信息服務提供商,百融金服主要為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和網貸公司等)及保險、證券、理財?shù)阮I域,提供基于大數(shù)據的營銷、風控服務和資產管理服務,范圍覆蓋了產品全周期,包括貸前貸中和貸后。
百融金服不是一家金融機構,但這不妨礙從技術服務上,它和Capital One有不少共通之處,或者說它能讓其它金融機構變成Capital One。
Capital One初期的成功可以歸功于“大數(shù)據”,雖然當時這個詞還沒誕生。在90年代,美國的信用卡體系已經比較完善,覆蓋了多數(shù)消費者。作為一家小銀行,Capital One脫穎而出的方式是針對中產階級,搶其它銀行的用戶,用更低的利率幫他們償還他行債務。這就必須在降低獲客門檻的同時,控制風險,用額外數(shù)據對用戶做進一步區(qū)分。它的方式就是用收集到的數(shù)據構建用戶特征畫像,從而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信貸方案。
最開始是中產階級,后來Capital One開始為工人和低收入的次貸群體推出產品。這部分更是傳統(tǒng)銀行沒照顧到,且需要數(shù)據來支撐其信用的人群,也算是符合現(xiàn)在所說的普惠金融。1999年,Capital One還開始使用同樣的技術,把業(yè)務延伸到貸款,保險和電話服務上。
Capital One對技術和數(shù)據的掌握,是其勝出的關鍵,而現(xiàn)在這種途徑特別適合國內,這也是涌現(xiàn)出一批大數(shù)據風控公司的原因。國內的數(shù)據豐富程度不亞于美國,同時對大數(shù)據風控的需求卻更為強烈,因為信用評級的普及情況仍不如Capital One時代的美國,多數(shù)消費者也沒有享受過消費金融服務。
百融金服就能在央行數(shù)據之外,為金融機構提供多維度用戶數(shù)據補足,這對征信缺失的個人的小微企業(yè)比較適用。通過數(shù)據挖掘和風險建模,可以參與到銀行風險等級判定中,對銀行風控體系做補充。
張韶峰告訴雷鋒網,百融金服的優(yōu)勢也包括這些。在數(shù)據規(guī)模上,已經積累了線上線下消費、閱讀、社交、資產、交易等多維度用戶數(shù)據;在分析建模中,也有強大的大數(shù)據處理和分析能力,延續(xù)了在個性化推薦引擎技術上的經驗。
作為較早關注金融數(shù)據服務的公司之一,它也有一定的業(yè)務經驗,將大數(shù)據用在了精準營銷、欺詐風險控制、信用風險管理、貸后風險管理等金融流程中。
目前百融金服已經與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中銀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宜信、人人貸等600多家金融機構和公司有合作。
不過只是做風控還不夠。Capital One比傳統(tǒng)銀行更進一步的地方在于,在精準營銷時就會用到風控模型,這樣不同風險的人看到的產品利率、額度、期限都不同。其中的邏輯是,潛在的不良用戶不應該看到金融機構的廣告,畢竟同樣要花廣告費。
這一點百融金服也有做。張韶峰告訴雷鋒網,公司風控區(qū)別于其它公司的地方在于,“除了有用于反欺詐的黑名單和灰名單,同時還有用于精準營銷的白名單,也就是說,風控不僅可以幫助企業(yè)‘抓壞人’,還可以幫助他們‘找好人’?!睂θ后w進行劃分及選取,可以選擇相應的方式進行營銷。
張韶峰認為,金融領域最主要的兩大風險是欺詐風險和信用風險。欺詐風險主要防范惡意欺騙的人群,信用風險則是防范還款能力不高帶來的風險。減少欺詐風險是風控的第一步,但純粹的欺詐風險損失其實只占到整體風險損失的一小部分,通過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流程機制的合理性,并防范機構內部人員的道德風險,欺詐風險是可以較好控制住的。
“反而由于信息不對稱,再加上現(xiàn)在處于經濟下行期,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很難把握,讓真正體現(xiàn)風控水平并提升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的,還是信用風險防范。而好的風控,除了排除高風險的人,更重要的是定位信譽良好的用戶,讓他們給金融機構帶來利息收入。”
大數(shù)據風控能提供定位目標用戶的方法。利用數(shù)據處理技術,對貸款對象的信用評定,進行更加精細的分層式劃分,提供符合各類群體需求和風險特征的信貸產品。
Capital One的創(chuàng)始人Nigel Morris曾說過,“我們是一家以信息作為基礎戰(zhàn)略的公司,只不過……第一個成功的產品碰巧出現(xiàn)在銀行業(yè)”??梢姅?shù)據的重要性。
曾做過電商數(shù)據服務,后來延伸到媒體社區(qū)和航空公司等領域的張韶峰,現(xiàn)在“碰巧”到金融領域,不知道可不可以幫金融機構復制Capital One的成功。
推薦閱讀: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