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文作者: 張學元 | 2014-09-10 16:30 | 專題:蘋果2014新品發(fā)布會 |
蘋果昨天發(fā)布的智能手表引起不少觀眾的“吐槽”,主要是它的外觀和功能都沒有達到部分人的預期。很多人總是期望蘋果能夠顛覆些什么,而Apple Watch似乎沒有做到這點。
除了消費者外,許多做智能手表的業(yè)者也希望蘋果能夠重新定義穿戴式設備。筆者今早找到了inWatch的王小彬,他覺得消費者也好,從業(yè)者也罷,他們對Apple Watch的期望都很高,所以失望也很大,但這個手表還是有很多可以參考的地方。
Apple Watch到底會不會有人買?
蘋果手表一出,朋友圈里有三種說法:“不值得”、“值得!”、“不值得我也買”。王小彬認為該產(chǎn)品的市場還是很大的,因為它延續(xù)了很多蘋果既有的服務和品牌。
“很多人說不買,是因為它沒有達到他們心里的預期,也許是價格貴了,也許是外形不好看。但無論如何,只要他們對穿戴式設備感興趣,對整個行業(yè)來說就是好事?!?/p>
雖然Apple Watch受到的評價褒貶不一,但至少引起了話題,許多人會開始注意穿戴式設備,這對整個生態(tài)來說是一個正向的推動力。
“我們認為,一款產(chǎn)品覆蓋所有用戶這樣的情況很難在智能穿戴領域發(fā)生,Apple Watch也一樣?!?/p>
方形屏幕就等于渣設計嗎?
我們在網(wǎng)上看到的設計圖非常完美,也許我們都認為蘋果的手表就應該是這樣的,甚至更厲害。但Apple Watch這次真的用了比較保守的設計,特別是方形的屏幕。
“外觀上來看,Apple Watch也許只是不夠驚艷。網(wǎng)上過多的假想圖誤導了用戶。只能說,Apple Watch的設計比較保守,但是做工真的很不錯,旋鈕和表帶是亮點?!?/p>
“inWatch Pi,確實是圓形的,但是這并非是我們的偏好。針對不同產(chǎn)品做相應的設計,才是正確的事情。而且矩形和圓形,在屏幕使用率,用戶操作,工業(yè)設計,生產(chǎn)工藝等方面各有優(yōu)劣,不好區(qū)分高下。我個人目前喜歡圓形表盤。”
實際在做手表設計的時候有很多需要考慮,并不是一味追求圓形表盤。就像上面所說的,不要想著一款產(chǎn)品可以滿足所有人,多做一些變化和選擇,這才是手表需要的。
Apple Watch有什么指導意義嗎?
“Apple最大的操作特點,是旋鈕。這種操作方式可以彌補屏幕過小帶來的觸摸操控很難的問題。但是從人機交互的角度,如果不把手表摘下那在手里,這樣的操作方式會讓用戶感覺很累,這是一種缺點。”
確實蘋果避免了用手指觸控小屏幕的弊端,雖然有缺點,但是的確給了從業(yè)者一些靈感。使用外部按鈕來瀏覽目錄比用手指好很多,但按鈕可以改進,例如在邊框側(cè)邊加裝觸摸板。
王小彬還說,他更看好全語音加觸屏的交互方式,他認為這樣更加有效率,也更方便。
除了支付,NFC還有什么用?
提到NFC總會想到移動支付,蘋果在移動支付領域確實下了很大的功夫,除了手機外,他們還希望手表也能夠變成一個移動支付硬件。但事實上NFC還可以有更多用途。
“手表里加上NFC,確實便利了支付。但是在這之外,也可以作為個人信息存儲及交換等功能。近場通信可以應用的場景,都適用?!?/p>
個人信息儲存和交換功能的確很適合手表來承擔,也許有很多人認為不涉及移動支付就不加裝NFC,但事實上NFC有更多應用場景。
總的來說王小彬還是肯定Apple Watch的,“對于Apple Watch,歡迎更多。畢竟蘋果是一家能夠定義市場的企業(yè),它能推進用戶對智能手表的認識。單就產(chǎn)品本身而言,亮點不多,有點小小失望?!?/p>
筆者認為Apple Watch只是蘋果的第一代產(chǎn)品,蘋果也是人開的公司,給點機會讓它發(fā)展才對。但我也看出來,對于穿戴式設備來說,大部分企業(yè)都在類似的起跑點上,大家都是剛接觸。蘋果的Apple Watch也許不是一盆冷水,而是一劑強心針。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詳情見轉(zhuǎn)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