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張馳 | 2016-10-09 22:13 | 專題:IROS 2016 | 見證機器人領域最頂級的國際會議 |
上面這張圖看起來不過是普通桌面,但其中的物品都代表著能讓機器人“難堪”的任務。這些任務也構成了IROS大會的機器人抓取與操作競賽(Robotic Grasping and Manipulation Competition)。
IROS是機器人領域的頂級國際會議,除了聚焦最新研究成果,還會舉辦機器人比賽,以更為輕松的方式展現機器人的魅力。今年的比賽有三項,抓取及操作競賽就是其中之一。雷鋒網也提前來到了今年IROS的舉辦地韓國大田,帶來會議及比賽的最新報道。
圖中的任務需要參賽者用機器手完成,大概如下(不全):抓取物品放在籃子里(看到那個士力架了嗎?);拿起釘子,釘在泡沫板上;將毛巾放在鐵架上;用勺子舀出一定重量的豆子(在紅盤子中);用剪刀沿線裁剪白紙;以及灑鹽等。
這些任務在人類看來十分簡單,也都是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事,但少有機器人能夠完成。南佛羅里達大學的孫宇教授告訴雷鋒網,幾乎不可能有團隊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所有任務。孫宇也是這一比賽的主席,與其他學者一同制定了這些任務。他此前曾出席雷鋒網主辦的GAIR大會,介紹了機器手的最新成果與趨勢。
這些任務涉及到機器人視覺及機械控制等方面,限定時間會是2小時。每項任務的權重也不同,比如剪紙的難度很大,得分會是40,而把物品放在籃子中就可能只有10分了。各隊能自行安排任務順序,結果以得分定。想想機器人移動都還是很困難的事,讓它們做這么精細的動作,也是夠為難的。
IROS會場
IROS期間的另兩項比賽是人形機器人應用挑戰(zhàn)賽(Humanoid Robot Application Challenge)和自主無人機競速挑戰(zhàn)賽(Autonomous Drone Racing Challenge)。
人形機器人比賽的目的,是鼓勵人形機器人應用的創(chuàng)新,為團隊提供展示想法的舞臺。因為是應用挑戰(zhàn),所以這一屆的特色也是規(guī)則自由寬泛,沒有設定抓取比賽中的任務,最終結果是由專家和一些參與者組成的評委團來決定。
人形機器人最為復雜,比賽也會涉及機器人的很多領域,比如靈巧操作(Dexterous Manipulation),人機交互和機器人視覺。它還具有娛樂性,想想DARPA比賽中機器人蠢萌的動作吧。另外比賽中還會有爬墻機器人,籃球機器人的表演。
人形機器人比賽的主題是Robot Magic(機器人的魔法),希望它們能像魔術師一樣給我們帶來驚喜。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無人機比賽中的障礙物
第三場比賽是自主無人機競速?,F在無人機方面專業(yè)比賽越來越多,甚至成了新興的體育賽事。雷鋒網報道過許多第一人稱(FPV)的無人機競速賽,其中飛手會戴上眼鏡,遠程操作無人機在叢林或建筑中穿梭,展現高超的操作技巧,極具觀賞和刺激性。
但目前來說,要無人機自主完成這樣高超的動作還不可能。不過能理解復雜環(huán)境的無人機,除了能構成一項競技運動,未來在搜救中也能發(fā)揮重要作用。
如上圖所示,無人機比賽中參賽者自備飛行器,讓其在競技場中的設定路線(由鐵框構成)上自主飛行。雷鋒網了解到,每隊可以飛兩次,以最快的時間作為最終成績。比賽中的技術挑戰(zhàn)包括,最優(yōu)時間的路徑規(guī)劃,飛行和追蹤控制,障礙檢測,定位,錯誤檢測及恢復等。
關于比賽的進程及結果,請持續(xù)關注雷鋒網的報道。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