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天諾 | 2015-09-29 14:44 |
Pebble希望實現的目標是什么?本周三,這家總部位于加州帕羅奧多的公司發(fā)布了今年第三款主產品——Pebble Time Round,但是在這個行業(yè)里已經出現了一位巨人——一位名叫蘋果的巨人。這家智能手表初創(chuàng)公司如何能和Apple Watch對抗呢?答案其實是,它根本沒必要和蘋果對抗,其真正的競爭對手其實是Android Wear。
人們常常誤解,認為智能手表市場最后只有有一個能活下去。但根據任何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體驗來看,通常消費者會有三個主要產品選擇;當然還會有很多小產品,這些小產品雖然會比較新穎,但基本上很難產生較大影響力。
現在還處在智能手表發(fā)展初期,但這和筆記本、桌面電腦以及PDA市場的發(fā)展初期是類似的。名字會變,產品也會變,但定位和成功還是一樣的。市場上基本上被兩種類型的廠商給“瓜分”了,一種是追求“高利潤率”的廠商,另一個則是追求“高出貨量”的廠商。其他的廠商,比如黑莓,只能占到很少一部分市場份額;還有一些廠商,投入了巨大的市場預算卻收效甚微,比如微軟的Windows Phone。
很明顯,蘋果就是那種追求“高利潤率”的智能手表廠商。就像iPhone一樣,較高的售價給蘋果帶來了高收入。Pebble雖然和蘋果同在硅谷,但他們已經選擇不和蘋果對抗了。事實上,他們選擇了蘋果不屑一顧的中低端市場——專注于跨平臺兼容性,利用現有技術降低成本同時提升電池壽命,努力讓智能手表生態(tài)系統(tǒng)匹配、并融入到用戶的生活之中。
Pebble也開發(fā)可更換的表帶,Pebble的一個優(yōu)點是開關手表非常便捷——智能手機應用能記住用戶的手表表面、應用程序和布局,當用戶連接到一塊新手表時,可以將最近的加載頁面顯示在表盤上。手表愛好者應該會非常喜歡這種“可切換的時尚風”,就連瑞士手表廠商Swatch現在也開始進軍智能手表市場了。
不過,Swatch采用的應該是一種長期的市場策略,如果類比智能手機市場的話,他們應該算是“跑量”型的手表廠商。Pebble比較幸運,也具有一定偶然性,因為他們起步較早,那時Android Wear還沒有那么火?,F在,谷歌這款智能手表/可穿戴操作系統(tǒng)已經可以完全支持制造商現有的應用程序生態(tài)系統(tǒng)和手表。當然,目前Android Wear操作系統(tǒng)之所以還沒有像智能手機里的Android操作系統(tǒng)那么成功,很大程度是因為谷歌尚未將其開源,因此開發(fā)人員還不能在其基礎上實現多樣性功能。不過如果谷歌能為Android Wear提供一個類似于谷歌Play的智能手表應用市場,谷歌應該就能在上實現更多控制。
幾種Android Wear表盤
事實上和Google Glass、Google Wave一樣,Android Wear目前還沒有真正被大眾消費者所接受,這也是谷歌比較擔心的問題。但這給予了Pebble比較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可以進一步增加產量,構建一個更完整的供應鏈,并加速其全球擴張。
在Pebble推出后的第一年,他們就實現了100萬部智能手表銷售量的里程碑,而同一時期,搭載Android Wear操作系統(tǒng)的智能手表銷售量只有75萬部。相比而言,Pebble的成績應該算是相當不錯的。不過,他們不能夠自滿。谷歌已經在Android Wear上摸索了一年時間,其真正的實力很可能會在下一波Android Wear系列產品中展現出來;不僅如此,谷歌在廣告領域里的強大實力也會幫助他們加速推廣自己的產品;還有蘋果,他們也會在智能手表領域里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更不要說其它行業(yè)的競爭對手了,他們肯定也會推出各種新奇版本的智能手表,試圖在市場中分一杯羹。
由于Pebble具有一定的先發(fā)優(yōu)勢,因此他們目前所處的市場位置還算不錯。但是,Pebble是否能成功延續(xù)下去,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好在他們的發(fā)展路徑還是比較明確的。Pebble用自己的產品,成功地定義了低端智能手表市場,現在他們需要有足夠的產量來支持消費者市場;至少要讓自己在大眾眼里,成為智能手表市場里的僅次于Apple Watch的第二大品牌。而這就是文章最開始那個問題的答案。
via forbes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