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本文作者: 小芹菜 | 2016-01-31 22:08 |
本周人工智能再次被推上熱點成為本周高頻詞匯:Google 的人工智能打敗了歐洲冠軍,人們懷念剛剛去世的“人工智能之父”馬文·明斯基等。各大技術驅動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過。小編選取了本周熱點的深度分析文章,推薦給我們博文好學的讀者們:
1、谷歌AlphaGo的勝利:不是計算機打敗了人類,而是人類打敗了人類 (點擊閱讀)
“珍珠港遭到空襲!這不是演習!這不是演習!這不是演習!”
圍棋一直被視為人工智能最難破解的游戲。 Google DeepMind 開發(fā)的人工智能程序 AlphaGo,它成功擊敗了歐洲圍棋冠軍樊麾,并將在 3 月和世界冠軍李世乭對戰(zhàn)!
蒙特卡洛算法之后,我看到了新的天地,計算機擁有自我學習能力。最終的成功,是我們?nèi)祟愖约旱某晒Γ粦搶τ嬎銠C感到恐懼。
【作者介紹】高飛龍,北大軟件與微電子研究院研究生畢業(yè),圍棋業(yè)余5段,現(xiàn)參與在線圍棋教育開發(fā)項目。
2、馬文·明斯基一生做了什么,為什么他被稱為“人工智能之父”? (點擊閱讀)
馬文·明斯基,將科學家對于知識的渴求與哲學家對于真相的追尋相融合的人工智能先驅——他的工作也為許多發(fā)明帶來了靈感,包括個人電腦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誕生——周日晚上于波士頓與世長辭,享年88歲。
他最早聯(lián)合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被尊為人工智能之父,在人工智能領域也卓有成就:人工智能領域首位圖靈獎獲得者,虛擬現(xiàn)實最早倡導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智能實驗室MIT人工智能實驗室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回顧馬文·明斯基的一生,每一個成就看起來都是那么的熠熠生輝。
【作者介紹】新智元,關注人工智能,聚集學術和產(chǎn)業(yè)領袖。(一群人工智能領域的新生力量)
3、機器自學72小時堪比國際大師,深度學習到底有多厲害? (點擊閱讀)
萊制造了一臺人工智能機器并取名為長頸鹿,它可以通過自學從而像人類那樣通過評估局勢來下棋,這完全顛覆了傳統(tǒng)象棋程序。
直接應用的結果就是,這臺新機器與頂級傳統(tǒng)象棋程序達到同一水平,而這些傳統(tǒng)程序多年來已有所優(yōu)化。同真人對戰(zhàn)時,它相當于FIDE(世界國際象棋聯(lián)合會)國際大師水平,位列國際象棋錦標賽選手的前2.2%。
與當今眾多象棋程序不同,長頸鹿的下棋本領并非來自對前方可能性的探查,而是源于對當前錯綜局勢的精確評估,以及對復雜棋局概念的理解。
【作者介紹】知社學術圈,由清華教授發(fā)起的海歸學術交流平臺。
4、知乎商業(yè)化上的遲疑,到底損害了誰的利益? (點擊閱讀)
知乎近幾個月出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芝士就是力量對接軟文的幾個『大 V』的扒皮,牽扯出了大批知名大 V;另一件是『二十四幀事件』,組團營銷的許多『大 V』被封號。
我有個判斷:這次所謂『大 V』之間的扒皮,連同之前『二十四幀事件』,都會成為知乎發(fā)展歷史上的標志性事件。這不是簡單的幾次鬧劇,而是知乎在商業(yè)化方面的無作為導致的必然惡果。如果知乎衰敗,那它們就是最初的預告;如果知乎涅槃,那它們就是會讓知乎反省的挫折。
【作者介紹】劉飛,前錘子科技產(chǎn)品經(jīng)理,想當作家的理工男,在嚴謹?shù)乃季S背后構造一個有趣的世界。
5、人類最終的結局:是《黑客帝國》的虛擬世界,還是大寂滅? (點擊閱讀)
技本身蘊含著一種碾壓一切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會導致我們加速奔向某種設定好的結局。這篇文章嘗試預測未來最可能的5種結局:黃金時代,虛擬世界,冷平衡,生化人,大寂滅。
舉個虛擬世界的詭辯理論:
如果光只是一種波,那是不是說我們的人腦為了近似的區(qū)分光的波長,而把它近似的對應到各種顏色的概念,這世界其實根本就沒有什么顏色?換個角度來想,如果我們的人腦可以直接接受波長,但就不會有顏色這回事情,比如蝙蝠。但因為人腦的計算量有限,而人又要認識這個世界,所以在逐步的進化過程中,人腦對光波進行了適應,所以才有顏色的產(chǎn)生。世界上并不真的存在一種叫眼色的東西。
【作者介紹】李智勇,一個經(jīng)常腦洞大開非常有意思的好朋友。
6、產(chǎn)品經(jīng)理:哪些事情在剛入行時不以為然,入行后卻奉為至理的? (點擊閱讀)
如題,舉個栗子:『用戶很傻,而且會越來越傻?!?/span>這里說的傻不是 low,也不是笨,而是用戶不會愿意在使用產(chǎn)品的時候還思考。
我在入行前也覺得說用戶傻的人才傻,現(xiàn)在是什么年代,大家的知識量、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都大不一樣,什么不會用去網(wǎng)上搜一搜、跟朋友問一問不就好了?
一些特別小的問題、在用戶體驗上一點極小的漏洞,都會產(chǎn)生巨大的災難性的后果。真的除非把用戶當成小白,不然設計出的產(chǎn)品總會被罵。
【作者介紹】劉飛,上面那個想當作家的理工男。
7、我投資了MUSK的超級高鐵Hyperloop! (點擊閱讀)
Hyperloop是Musk又一個瘋狂的想法:一種速度超過噴氣式飛機兩倍,無視天氣因素,原理上永遠不會撞車,不需要司機——子彈快軌。
“在短短的投資決策過程中,我腦子里只想著一個最大的風險,就是人類未來十年最為震撼的科技公司就在我眼前,而我錯過了他”。
當Hyperloop被廣泛關注并登上福布斯的封面,徐老師(徐小平)接受福布斯主編Bruce采訪的時候,Bruce問投資Hyperloop這樣的公司是否擔心風險,徐老師給出了這樣回答道。對于天使投資而言,每一次投資就像一次豪賭。
【作者介紹】真格基金劉元。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