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公司總是戰(zhàn)略先行。當地時間3月20日,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提出“三步走”構想,畫下從現在到2025年的發(fā)展藍圖,“寶馬對于未來數年的部署分為三個階段:2018 年,2021 年和 2025 年是三個重要的里程碑。
時間節(jié)點很重要,做什么更重要。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寶馬在下個五年將加速推出新車型,這包括,2019年推出20余款全新或升級版車型,到2025年將至少有25個電動車型。
2018 年,寶馬集團在全球共售出249萬輛汽車以及16.6萬輛摩托車,其中,電動車型為14萬輛,占比5.6%。也是在這一年,全球汽車銷量達到8601萬輛,電動車型為201萬輛,占比2.3%。需要指出的是,去年是全球汽車銷量增速自2009年首次下滑,而電動車則在近兩年以58%、72%的速度不斷發(fā)展。在新興車企和科技公司更加擅長的自動駕駛和出行服務領域,寶馬與其他傳統車企一樣,也需要迎接Waymo、特斯拉、Uber等的挑戰(zhàn)和沖擊。
“全新第一戰(zhàn)略”首次提出是在2016年3月,當時寶馬集團舉行了百年慶典,并計劃在未來幾年不斷拓展科技儲備,擴大人、車輛與服務之間數字化連接的范圍,并積極強化可持續(xù)出行。此次提出的“三步走”構想規(guī)劃,正是在完成第一階段后的總結和前瞻。
收獲與方向
寶馬“全新第一戰(zhàn)略的”的第一階段是2016年到2018年,在這一階段,寶馬在電動化、自動駕駛和出行服務方面均有一些收獲。
據寶馬官方介紹,除了在全球銷售超過14萬輛電動車之外,寶馬的電力驅動技術目前已經升級到第四代,電芯技術涵蓋了從電芯的化學配方和研發(fā)、生產和回收等多項內容,同時,寶馬還建成了充電網絡“Charge NOW”,啟動了位于慕尼黑的自動駕駛研發(fā)中心,并與戴姆勒共同投資超過10億歐元用于發(fā)展出行服務,以及應用于2024年以后車型的下一代自動駕駛技術。
2019年是第二階段的起點,這一階段將持續(xù)至 2021 年。在第二階段,寶馬的目標是在全球所有主要地區(qū)繼續(xù)保持業(yè)務增長,同時擴大市場份額。
寶馬的計劃是,繼續(xù)加速推進新車型,不僅要在2019年推出20 余款全新或升級版車型,同時要為傳統內燃機、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純電動車型等不同動力車型打造靈活的生產平臺。從 2020 年起,BMW X3 將成為寶馬首款同時提供三款動力配置的車型。
對于全球各地市場,寶馬也制定了相關戰(zhàn)略。主要包括,在寶馬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中國,除了宣布升級沈陽的生產設施,還將從 2020 年開始在中國生產首款純電動的 BMW 品牌車型——BMW iX3,并從中國出口到全球各地;在北美洲,寶馬將繼續(xù)投資美國斯帕坦堡工廠。寶馬在墨西哥的新工廠將于今年 6 月投產;至于歐洲市場,由于英國脫歐導致的不確定性,政治環(huán)境依然不明朗,寶馬表示已經做好預案迎接未來。
雷鋒網新智駕注意到,寶馬還決定不斷優(yōu)化成本控制并精簡機構。在成本控制方面,寶馬的目標是到 2022 年底,實現超過120 億歐元的成本優(yōu)化。在組織架構改革方面,從 4 月起,BMW、MINI 以及勞斯萊斯品牌汽車業(yè)務將整合為一個名為“C”(Customer)的部門,該部門將負責打造與用戶在所有接觸點上一以貫之的高檔品牌體驗,并將更多利用數字化渠道與客戶建立長久的關系。
至于第三階段,寶馬并未透露太多信息,僅表示將會推出更多綠色環(huán)保的車型,比如,BMW iNEXT 將于 2021 年推向市場??启敻襁€宣布,寶馬下周將在慕尼黑市區(qū)以外開設一個數據中心,到 2025 年中期可以實現 500 PB的容量。
戰(zhàn)略的意義
如何看待寶馬的“全新第一戰(zhàn)略”?一種方法是將其與其他車企乃至科技公司的發(fā)展戰(zhàn)略進行對比分析。首先來看幾個時間節(jié)點,感受一下寶馬在前往2025年的過程中會經歷什么。當然,所有分析均基于假設情況,即假設寶馬和其他車企、科技公司均可以順利推進自家戰(zhàn)略。
先看自動駕駛方面。美國市場研究機構Navigant Research公布的自動駕駛競爭力排行榜顯示,Waymo、通用Cruise、福特分別以86.7、86.6和84.2的評分排名前三。這份研究報告綜合了企業(yè)愿景、市場發(fā)展策略、合作伙伴、生產策略、技術、營銷&分銷、產能、產品質量&可靠性、產品組合以及項目發(fā)展持久力等10個評價指標,對20家開發(fā)自動駕駛系統的公司進行排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報告中,寶馬-英特爾-FCA聯盟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排名居中,并且領先于May Mobility公司、瑞典沃爾沃、法國Navya、現代集團、優(yōu)步等。至于此前備受矚目的特斯拉和蘋果公司,在這份榜單的排名中淪為倒數。
通過聯合開發(fā)這一形式,寶馬在自動駕駛研發(fā)上將節(jié)省不少成本,但跳出去看一下其他公司,或許會為寶馬捏一把汗。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Waymo在去年3月表示,將為其自動駕駛車隊購買最多兩萬輛捷豹I-Pace全電動SUV,并計劃在2020年起開始將這些車整合到已有車隊中。通用Cruise本月宣布,計劃在未來九個月內再招聘1000名員工,使其工程人員數量翻倍,并承諾今年將有自動駕駛汽車投入商業(yè)服務。福特也在本月表示,將在美國密歇根州為自動駕駛汽車專門新建一座工廠,并將在未來兩年投入運營。
電動車市場中,寶馬的威脅主要是奧迪、奔馳等老對手,以及特斯拉和區(qū)域市場里的新興品牌。
調研機構Jato Dynamics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售出電動車76.9萬輛,第二名是美國,共售出電動車20.9萬輛,第三、第四、第五分別是挪威的4.6萬輛,德國的3.5萬輛和法國的3.1萬輛。單一品牌中,特斯拉Model 3以13.3萬輛排名第一,而公司全年銷量則達到23萬輛。
對比發(fā)現,寶馬去年全球共14萬輛的電動車銷量中,插電式混合動力BMW 530e車型的銷量最高,共售出4.02萬輛,緊隨其后的是寶馬i3,共售出3.48萬輛。隨著寶馬今后幾年不斷推出更多電動車型,即使在單品上不占優(yōu)勢,寶馬整體上或將超越特斯拉。
但寶馬需要注意的是的是老對手奧迪和奔馳。奧迪計劃在2025年在全球主要市場推出共計12款純電動車型,電動化車型銷量將占總銷量份額的約1/3。奔馳計劃在2022年之前將其整個產品系列電氣化,到2025年,電動汽車的銷售額預計將達到該品牌的15-25%。
表面上看,賣車這件事仍是傳統車企的核心優(yōu)勢,但從另一角度看,自動駕駛和共享出行的變數也讓寶馬處于危險時刻。如果可以成功實現“全新第一戰(zhàn)略”,可以猜測車不會少賣,但能否在自動駕駛和出行方面成功出位,或將仍是一大變數。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