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即使目前車輛配備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多種類型的傳感器,仍不能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尤其是在夜間。
面對這一問題,比亞迪、廣汽埃安、長城等巨頭都在推進車載紅外熱成像上車。
紅外熱成像具備夜間識物、穿透霧霾煙塵、無懼眩光等優(yōu)點,基于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夜視系統(tǒng)可以大幅提升汽車夜間視覺感知能力,提高汽車的安全性。
之前由于高昂的價格,紅外熱成像技術只搭載在奧迪A8、寶馬7系等豪車上。隨著成本下降,車載紅外熱成像勢必會“飛入尋常百姓車”。
主流的車載紅外熱成像方案采用非制冷被動紅外技術,通常由攝像頭(帶殼的機芯)+算法兩部分組成。
下面雷峰網(wǎng)(公眾號:雷峰網(wǎng))新智駕基于公開信息盤點一下車載紅外機芯供應商、系統(tǒng)方案供應商和他們的主打車載產品。
FLIR Systems(美國菲力爾,以下簡稱FLIR)是熱成像技術的先驅,1958年發(fā)明了全世界第一臺紅外熱像儀,專注于熱成像的研發(fā)制造六十五載,在全球民用熱成像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FLIR在車載紅外領域,主要就是為主機廠、零部件供應商提供熱成像機芯產品。據(jù)麥姆斯咨詢數(shù)據(jù),F(xiàn)LIR通過和Autoliv的合作,已經(jīng)為奔馳、奧迪、通用等提供超過70W個紅外熱成像機芯。
目前,F(xiàn)LIR的代表作是基于 Boson 機芯的熱成像汽車研發(fā)套件(Automotive Development Kit,ADK),具備體積小、性能高、易集成等特點。
(長波紅外熱像機芯-Boson)
Boson熱成像機芯采用12μm像元間距,分辨率640×512或320×256,幀數(shù)60/30Hz。
下文提到的維寧爾第四代熱成像傳感技術系統(tǒng)Night Vision,其搭載的機芯就是FLIR Boson。
Veoneer(維寧爾)前身為Autoliv(瑞典奧托立夫)的汽車電子事業(yè)部,2018年開始獨立發(fā)展,專注于汽車安全電子和智能駕駛等業(yè)務。
毫不夸張的說,維寧爾是全球車載紅外熱成像系統(tǒng)量產的代表,基于FLIR 機芯的熱成像傳感系統(tǒng)(Night Vision)被配置在:奔馳S400、奧迪A6、奧迪A8、奧迪Q7、寶馬7系、凱迪拉克CT6、標致508L、DS7、大眾輝昂、大眾途銳等車型上。
目前維寧爾的熱成像傳感系統(tǒng)已經(jīng)發(fā)展至第四代。相較于三代產品,第四代產品搭載FLIR BOSON 640緊湊型長波紅外熱像儀機芯,尺寸縮小50%,重量減輕50%,并增強了視野和探測距離,加強了人、車和物的探測識別算法,支持夜間 AEB 解決方案,支持L4級自動駕駛。
(Veoneer車載熱成像系統(tǒng),MCU和攝像頭)
睿創(chuàng)微納是領先的、專業(yè)從事專用集成電路、特種芯片及MEMS傳感器設計與制造技術開發(fā)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è)。
在紅外熱成像領域深耕多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多個“首發(fā)”記錄。
國內首發(fā)12μm 640×512面陣氧化釩紅外探測器
國內首發(fā)12μm 1280×1024面陣氧化釩紅外探測器
國內首發(fā)10μm 1280×1024面陣氧化釩紅外探測器
全球首款8μm 1920×1080非制冷紅外探測器
.....
其全資子公司艾睿光電專注于紅外成像技術和產品的研發(fā)制造,主要產品包括紅外焦平面探測器芯片、熱成像機芯模組和應用終端產品。
2022年1月,艾睿光電發(fā)布 IR-Pilot 汽車紅外熱成像全場景解決方案,推出256×192、384×288、640×512、1280×1024、1920×1080多個分辨率的車載紅外熱成像攝像頭,可以滿足多種分辨率、多種視場角、多種探測距離的應用需求。
( IR-Pilot系列產品,來源艾睿光電官網(wǎng))
此外,IR-Pilot系列產品擁有精準生物測溫能力,可應用于智能座艙,提供具有隱私保護的車內人員行為、車內生命體征監(jiān)測等功能。
除了多種性能規(guī)格的車載紅外攝像頭,艾睿光電針對不同的使用場景也開發(fā)了對應的產品。例如針對煤礦化工廠等防爆環(huán)境使用的IR-Pilot 640-IS、紅外和可見光融合的FV6、為特種車輛、越野車、警用車輛等設計的Mirvel J等。
2023上海車展,多款搭載艾睿光電紅外產品的車型亮相,包括比亞迪仰望U8、大運遠航系列、滴滴自動駕駛等。此外艾睿光電還和圖森未來、踏歌智行、 智加科技達成合作協(xié)議,將紅外熱成像應用于物流卡車、礦用車等領域。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創(chuàng)立于1999年,是專業(yè)從事紅外探測器芯片、紅外熱成像產品、綜合光電系統(tǒng)及完整武器系統(tǒng)科研生產的民營上市公司,擁有自底層至系統(tǒng)的完整而全面的自主技術。
軒轅智駕是高德紅外于2016年成立的全資子公司,負責紅外產品在汽車上的研發(fā)和應用。
目前軒轅智駕的產品有:N-Driver系列紅外攝像頭、COIN系列一元紅外芯、AI算法盒。
N-Driver系列紅外攝像頭:定位前裝市場輔助駕駛攝像頭/自動駕駛傳感器。以N-Driver640S為例,640 x 512,12μm像元間距,視場角45°×37°,熱靈敏度<50mK,30萬像素,清晰成像距離400米。
COIN系列一元紅外芯:用于OEM客戶二次開發(fā)的自動駕駛攝像頭組件,配備高性能型號處理電路以及圖像處理算法,可提供多種業(yè)界標準接口和常用規(guī)格光學鏡頭,用于紅外熱成像的開發(fā)及集成。
AI算法盒:基于AI深度學習算法,配合專用車載紅外攝像頭,實現(xiàn)行人、車輛等障礙物分類檢測,碰撞預警等功能。據(jù)官網(wǎng)信息,AI算法盒行人檢測率≥95%,車輛檢測率≥98%,虛警率≤1%。
據(jù)悉,軒轅智駕已經(jīng)拿下東風“猛士科技”、廣汽埃安、陜汽重卡等多個紅外夜視系統(tǒng)前裝項目。
(東風猛士M-Terrain)
大立科技是國內少數(shù)技術自主可控、完全知識產權、獨立研發(fā),從生產熱成像核心器件、機芯組件到整機系統(tǒng)制造,并具有完整產業(yè)鏈的專業(yè)制造商之一。
大立科技的車載EX系列產品,在東風猛士、一汽解放等車型上廣泛應用。目前最新產品就是 EX-VI系列。
(DALI EX-VI系列)
EX-VI系列具有以下特點:
采用軍規(guī)級非制冷焦平面探測器
使用免調焦鏡頭,自動全景聚焦,圖像無虛化
內置深度學習算法實現(xiàn)行人檢測和車輛檢測
適用于自動駕駛、高級輔助駕駛
EX-VI系列有兩款產品EX-VIA 和 EX-VIB。
AdaSky于2015年創(chuàng)立,是一家位于以色列的熱成像技術初創(chuàng)公司。AdaSky經(jīng)歷多次融資,累計融資8500萬美元。
2018年發(fā)布車載遠紅外解決方案“Viper”,已經(jīng)通過了 ASPIC 和 ISO 26262認證。
Viper采用機器學習算法軟件與遠紅外攝像頭相結合的方案,除了專用集成電路(ASIC),AdaSky還與與意法半導體公司(STMicroelectronics)合作研發(fā)了一款圖像信號處理器(ISP)芯片。據(jù)稱此芯片可以讓Viper實現(xiàn)無快門技術,7*24小時全天候持續(xù)工作。
Viper的探測范圍覆蓋由近及遠的數(shù)百米,分辨率640×480,刷新率可達60幀,每幀307,200像素。通過大規(guī)模紅外注釋圖像數(shù)據(jù)集的訓練,Viper可以檢測最遠300米的物體,并在所有能見度條件下對超過200米的物體進行分類。
廣州颯特紅外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紅外熱像儀產品的研制、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yè), 是中國首家民營紅外熱像儀研制生產企業(yè),并完成國內第一臺民用紅外熱電視產品。
在上個月的AWE2023 家電與消費電子展上,颯特紅外展出了“NV628車載夜視輔助系統(tǒng)”。
NV628基于遠紅外鏡頭及DSP微處理器,搭配紅外數(shù)據(jù)圖像細節(jié)增強技術(DDE)、AI行人識別算法,可識別500米距離的車輛,120米距離的行人。具備IP69K防護,可以承受高壓水、水蒸氣的清洗。
湖北久之洋紅外系統(tǒng)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家老牌紅外科技企業(yè),具備紅外熱像儀和激光測距儀自主研發(fā)與生產能力。曾完成我國首臺非制冷紅外熱成像儀、首臺連續(xù)變焦反掃紅外熱成像儀的研制。
2021年6月,久之洋董秘在和投資者互動時表示
公司生產的紅外傳感器、智能光學系統(tǒng)以及高精度定位等先進技術可成為無人駕駛系統(tǒng)中的一個模塊單位,可為無人駕駛控制中心提供圖像和方位信息數(shù)據(jù),目前在車載和無人機平臺有所應用。
公司已具備無人駕駛解決方案的相關技術與團隊儲備 。
目前久之洋官網(wǎng)展示的車載紅外產品只有IR-3031A/B攝像頭,沒有更多的公開信息。
(JIR-3031A/B車載紅外熱像儀、性能參數(shù))
紅外熱成像技術早在本世紀初就開始應用到汽車上,但是高昂的價格,使得只有少數(shù)“豪車”才能夠搭載。
隨著中國企業(yè)打破技術封鎖、行業(yè)封裝工藝的進步,紅外熱成像成本逐步走低,大規(guī)模上車成為可能。
在當下汽車智能化浪潮下,紅外熱成像技術在夜間、霧霾等場景下的巨大優(yōu)勢,讓它成為汽車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低成本、強需求,紅外傳感器也許會和可見光攝像頭、雷達一樣,成為汽車的“標準件”。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