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鋒網按:本文來自佐智汽車撰文分享,雷鋒網獲授權發(fā)布。
目前海外獨立智能車和自動駕駛測試場大約有8家。歐洲3家,分別是瑞典的AstaZero,英國的Mira,西班牙的IDIADA。美國有3家:分別是密歇根大學的M-City,密歇根州在建的ACM,加州的Gomentum。韓國有一家K-City在建,日本則是由JARI在建。
瑞典的AstaZero最早,它位于瑞典西南部的Bor?s,這座小城位于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以東56公里,人口僅有10萬。AstaZero于2011年開始設計,2012年動工,2013年移入設備,2014年8月正式開放。AstaZero總投資僅5億瑞典克郎,大約折合4億人民幣,因為瑞典土地價格非常便宜,而國內同樣類型的測試場投資至少在10億人民幣以上。
AstaZero由瑞典國家技術研究院與瑞典Chalmers大學、沃爾沃、Autoliv、Scania簽署了12年長期使用合約,以此貸款獲得大部分資金。AstaZero占地大約2平方公里,鋪裝路面大約25萬平方米,土方工作量130萬方。
整個測試場分4個測試區(qū),最外圈的鄉(xiāng)村道路測試區(qū),中間的高速測試區(qū),右下角的城鎮(zhèn)測試區(qū)和高速測試區(qū)右邊的多車道測試區(qū)。全部道路都可承受60噸載重車輛通行,可允許25米長的車輛通行。
鄉(xiāng)村道路測試區(qū)大約全長5.7公里,一半設計最高時速為70公里,一半為90公里,寬度為7米。雙向交通,靠右優(yōu)先。路邊植被覆蓋非常好,完全不像一般的測試場,與一般的鄉(xiāng)村道路幾乎無任何差別,有灌木和草叢,可以設置隱蔽的障礙物,如馴鹿模型。全程有輕微坡度,最大坡度4.5度。全線鋪裝光纖做通信線路,方便架設RSU做V2X測試。
高速測試區(qū)有兩條加速通道和一個直徑240米的圓環(huán)構成,加速通道全長大約1公里,橫向有大約1%的傾斜度,縱向則為零,瀝青鋪裝按照SN75-80。車輛可以從3個方向進入高速測試區(qū),在測試區(qū)外邊有一棟兩層樓的控制塔,可以遙控目標車、假車和駕駛機器人,二樓平臺可以容納100個參觀者觀看測試。
高速測試區(qū)主要測試AEB和車輛動態(tài)性能如ESP(ESC)。
城鎮(zhèn)區(qū)很簡單,早期由4棟建筑(街區(qū))構成,建筑長40米,高4米,寬25米,現在增加到9棟建筑,街區(qū)間寬度為7米,有公交車站,人行道,自行車道,路燈。有大約150米的加速區(qū),為方便排水,街道有大約2度的傾斜度。顯然這與中國的城鎮(zhèn)中心有比較大的差異,中國的交通元素要比這多的多,中國要考慮公交車道,某些城市還有BRT車道,馬路兩側大量的違章占道車,綠化帶,隔離墩或隔離欄,斑馬線,行人天橋,高架橋,鐵路橋,交通環(huán)島,路邊停車場,加油站。
多車道區(qū)也比較簡單,總共由700米長,4車道。大約300米長的加速區(qū)。多車道區(qū)主要測試LDW和LKA,還有就是車道線級別的定位。對中國來說,4車道顯然不行,中國最少需要8車道。
因為各國車道線不同,所以設置了多種車道線標識,有瑞典、西班牙和美國三種車道線。中國的話,各個省的車道線都不是完全統一的,需要都加上一段。
AstaZero最大的不足就是沒有模擬高速公路測試道,也沒有模擬隧道。中國的高速公路又與全球其他國家的有明顯的不同,中國高速公路基本都是收費的,所以都是全封閉路段,所以收費站、服務區(qū)也是很獨特的。中國山區(qū)高速公路隧道多且長,且進出隧道多急彎,對智能車和自動駕駛車是一個很大的考驗。AstaZero也沒用模擬水邊道路,在中國南方沿河道路很常見,而水面非常平整,圖像識別系統可能無法分辨水面和路面,加之水面還有反射。因此也需要模擬測試。
M-CITY就不用多說了,想必大家已經很熟悉。M-CITY大約32英畝,合中國市畝大約195畝,建筑面積大約13萬平米,擁有5英里長公路,也就是大約8公里公路;最長直線道路大約400米, 不計地價,造價大約1000萬美元。M-CITY只能模擬時速70公里以下的低速環(huán)境,同時它只有3個模擬街區(qū),與真實環(huán)境相差太多。M-CITY只能做最簡單的無人車測試。
在舊金山灣區(qū)有個叫GoMentum Station的地方,隸屬于康特拉考斯特交通管理局,它的前身是美國海軍油料基地,也曾用于海軍陸戰(zhàn)隊的訓練使用,占地將近5000英畝,也就是大約20平方公里(只有大約9平方公里可以用于測試,盡管如此它還是全球最大的車輛測試基地),基礎設施包括32公里的鋪裝路面,完全真實的山丘、高架立交橋、隧道、火車道、住宅區(qū)等等。主要合作伙伴有本田和被Uber收購的無人駕駛卡車OTTO,無人駕駛小型公交車EasyMile,還有美國智能交通系統研究院,加州智能交通研究院,新加坡交通部,新西蘭智能交通研究院,加拿大無人駕駛車研究中心,還有中國的同濟大學。
本田是這里的常客,奔馳、博世、谷歌偶爾也會在這里測試。
完全是真實的環(huán)境,尤其是地形要素齊全,對地圖廠家來說尤為重要,是驗證無人駕駛3D地圖的好地方。
為了推動無人駕駛的發(fā)展,密歇根州政府不遺余力,繼M-CITY后,密歇根州正在打造一座更大的無人駕駛測試場,這就是ACM,The American Center for Mobility。ACM位于密歇根州伊普斯蘭提小鎮(zhèn),臨近位于Ann Arbor有豐田汽車研發(fā)中心,位于Farmington Hills有日產汽車工廠。二戰(zhàn)期間是美軍B-24轟炸機組裝基地,二戰(zhàn)后被通用收購土地,改做Willow Run工廠,Willow Run測試場地屬于RACER Trust, 通用汽車2009年破產時設立此機構,來處理關閉工廠留下的閑置用地。而通用汽車在此地的動力工廠于2010年關閉。Willow Run 民主兵工廠(WRAD)將從RACER Trust手中買下這塊閑置用地,目前已歸ACM所有??傇靸r大約8千萬美元,占地1.5平方公里,土地成本僅120萬美元。密歇根州交通局、密歇根大學、密歇根經濟開發(fā)公司聯合投資2千萬美元,密歇根州希望聯邦政府基金或其他私人投資者能夠投資剩下的6千萬美元 ,AMC預計于2017年12月2.5英里長的高速環(huán)道可以投入使用。福特已經表示有意使用此基地測試無人車。
日本獨立的測試機構主要是JARI,日本汽車研究院。在2011年期間,JARI在主測試場外單獨另建智能汽車測試場,但這個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測試場,其內部包含了汽車研究院的大部分主要場館和建筑。日本由國土交通省、經濟產業(yè)省、汽車產業(yè)協會、日本交通警察廳、總務省V2X小組聯合成立的SIP-adus (automated Driving foruniversal services)推動日本無人駕駛車發(fā)展,計劃投資304億日元,打造一個標準的測試體系。其中JARI茨城縣的智能車測試場為一部分,還有首都高速公路大約300公里的無人車測試線路區(qū),預計在2019年3月正式測試。
JARI茨城縣的智能車測試場
韓國則在2016年8月開工建設K-City,由韓國交通部下屬單位負責,預計到2019年初投入使用。K-City面積大約1.5平方公里。
K-City全貌
K-City街區(qū)模擬
英國缺乏汽車工業(yè),英國只有一家測試場,就是Mira,2015年被日本HORIBA收購。這曾經是英國汽車工業(yè)的研發(fā)中心,1946年由英國政府和英國汽車工業(yè)協會成立,1975年獨立為有限公司,年收入大約5000萬英鎊。Mira占地面積874英畝,也就是大約3.5平方公里,鋪裝道路達93公里,是全球道路長度最長的測試場,Horiba僅用155億日元就買下,還有600名經驗豐富的員工,還有35個長期合作伙伴,其中就包括中國奇瑞汽車。
Mira不僅提供測試服務,同時也提供汽車開發(fā)服務。盡管被日本企業(yè)收購,但是英國政府依然對Mira提供1000萬英鎊的支持,資助其建設模擬城鎮(zhèn)道路環(huán)境。
雷峰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