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為全球第一款 L3 級別的自動駕駛量產車,最近剛剛發(fā)布的新款奧迪 A8 已經吸盡了眼球。就性能而言,某種程度上,這套命名為“奧迪 AI 交通擁堵駕駛系統(tǒng)”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確實可如官方所說,“體現(xiàn)奧迪的傳統(tǒng)和未來”,而支撐這套系統(tǒng)的核心卻是那套早在 2014 年就公布的 zFAS,即中央駕駛輔助控制器。
zFAS,是德語 zentrales Fahrerassistenz-Steuergeraet 的縮寫,或許其英文全稱 central driver assistance controller 對其功能反映更為直接,其構造包括前方圖像處理單元(front image processing)、全景圖像處理單元(surround image processing)、傳感器融合主控單元(sensorfusion host)和應用主控單元(application host)四部分。
經過幾代更迭,zFAS 的硬件裝備已經從裝滿后備箱的“龐然大物”,變成了如今可置于車前儲物箱的小“零件”。
圖片來源:汽車之家
圖片來源:汽車之家
當然,這套被稱為“自動駕駛大腦”的中央駕駛輔助控制器并非奧迪一家的功勞。英偉達和 Mobileye 為其提供了計算平臺的 IP,車載以太網的聯(lián)網方案則由奧地利科技公司 TTTech 承擔了下來,最后,奧迪和德爾福完成了設計整合,作為 Tier1 的國際一流企業(yè),后者也自然承擔了硬件的生產任務。
雖然今年年底奧迪 A8 才正式推向市場,但據雷鋒網了解,早在 2014 年,搭載 zFAS 的奧迪A7 就已經在國內首次上路,不過當時還只是一輛自動駕駛的概念車。
2015 年 5 月的 CES Asia 上,搭載 zFAS 的奧迪 R8 e-tron piloted driving(純電動自動駕駛)超級跑車亮相,同樣,當時奧迪官方也沒能給出該車的具體上市時間。
而根據奧迪自動駕駛工程師薛遲在知乎上的回答,這套中央處理控制器在“2015 年已實現(xiàn)量產”。
通常,一套自動駕駛系統(tǒng)會有多個控制器,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產生的駕駛數(shù)據會被分配到各個控制器分別完成處理、計算,zFAS 則是將所有傳感器、硬件、軟件的計算集成在一個大腦中,作為一個超級計算中心,承擔了駕駛輔助系統(tǒng)絕大多數(shù)的計算任務——如果不是所有的話,對車輛的行駛狀況和周圍環(huán)境判斷、處理后,再反饋給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最后,用戶直接通過中央界面操作便可實現(xiàn)自動駕駛的所有功能。整套設備所承擔的算力基本可與一輛高配的的中級車相當。
如新款奧迪 A8,在其駕駛輔助系統(tǒng)中,立體攝像頭、雷達、多軸加速傳感器、激光雷達等各種傳感器信號,會融合轉換成一個 360 度的數(shù)字環(huán)境模型,來計算車輛各方面的反應。
這些任務量分別由多個微處理器和微控制器來分擔?;旧?,一個應用處理器就可以解決密集型計算的圖像處理和初級的數(shù)據融合任務,主處理器則負責目標融合、決策、下圖中的車輛聯(lián)網等安全問題。
駕駛輔助系統(tǒng)的域控制器通用視圖
奧迪和英偉達一直關系密切,據雷鋒網了解,這套自動駕駛大腦就使用了后者的 Terga K1 芯片來進行圖像計算。 Terga K1 包含了 192 個顯示處理核心,擁有強大的圖形處理能力。
而為了解決車輛中前置攝像頭、環(huán)繞攝像機雷達等各個傳感器生成的海量數(shù)據,奧迪的 zFAS 特地選擇了兩個處理器來解決數(shù)據處理問題,除了 Tegra K1,還有 Mobileye 的 EyeQ3 處理器。
作為 Mobileye 的 ADAS 及自動駕駛技術的第三代芯片,EyeQ3 是應用最廣泛的駕駛輔助芯片之一,其最著名的合作案例是為特斯拉提供的預防碰撞的圖像分析服務。
兩大芯片的工作是這樣分配的:Tegra K1 處理四個環(huán)繞攝像頭生成的數(shù)據,這些數(shù)據主要用來幫助司機泊車,前置攝像頭和駕駛員監(jiān)控攝像頭數(shù)據則會上傳給 EyeQ3。
另一方面,zFAS 承載著傳感器數(shù)據融合、場景分析、決策與車輛控制的重要任務,因此,除了極強的運算能力,穩(wěn)定性與可靠性也是重中之重。
安全任務依賴的是 Infineon 的 Aurix 多核微控制器,不過,這些任務必須符合諸如 ISO 26262 這樣的安全標準。Aurix 的架構也延續(xù)了既有的機械裝置,兩個核心執(zhí)行相同的聯(lián)網任務,如果結果不匹配,系統(tǒng)就會停止運行。
應用處理器和主處理器主要通過 PCB上的一個高性能以太網轉換器連接,在 Altera Cyclone 5 FPGA 中執(zhí)行,這個芯片主要負責主板上的核心計時和運轉。
剛才說到,zFAS 主板上的以太網是奧地利技術公司 TTTech 提供的確定性以太網,和我們辦公電腦里的以太網不太一樣,其主要服務于高實時性要求控制的網絡。這家公司還推出了中間設備層,以保持平臺在多種虛擬器中安全精準地運轉。這個中間設備可以和汽車水平軟件框架 Autosar 兼容, 而這些虛擬器則會和他們的應用互相嚴格分開,以保證他們沒有重復起作用。
順便說一下 TTTech。TTTech 是奧地利一家以以太網絡為主業(yè)的公司,主導開發(fā)了名為 TTEthernet 的確定性以太網絡。根據汽車之家的報道,早在 2009 年,TTTech 的自動控制系統(tǒng)及確定性以太網就被應用在了波音 787 Dreamliner 上,2013 年,其確定性以太網路技術還被用到了 NASA 的載人航天器 Orion MPCV 上。
不難預測,奧迪的這個自動駕駛大腦將會帶動整個自動駕駛行業(yè)的潮流。本來,降低汽車控制電子組的復雜性是廠商和科技公司們的共同訴求,而不僅是在駕駛輔助方面,OEM 廠商也很有可能將 zFAS 的基礎架構移植到其它像底盤控制這樣的關鍵產業(yè)上,8 個域控制器取代多個專用 ECU 將會逐漸成為各個產業(yè)的發(fā)展趨勢。
雷鋒網推薦閱讀: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