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鋒網按:就像阿甘的媽媽說的一樣,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面對人生,你不知道會選中哪一顆,但卻不該猶豫,就像六年前的宇視絕對不會預料得現在的成就。社會有很多誘惑,因為選擇太多,人們很難傻傻地去做一件事情。笨拙精神,其實也是上帝給予宇視和阿甘的天賦。
阿甘,做事情時候不會想其他的任何東西,只是正在做著的事情,所以他活得很快樂,而且活得比絕大多數人都要好。喜歡阿甘的那種孤勇般的精神,誠實、認真、勇敢、重視感情,豁達、坦蕩地面對生活,那種對未來充滿希望。筆者很喜歡與業(yè)界分享這句話:
You have got to put the past behind you before you can move on.
放下包袱,繼續(xù)前進。
姚華始終認為:宇視要做一塊木頭,當所有人下沉時,它要浮起來‘發(fā)聲’。
在他看來,安防行業(yè)從來不缺乏新技術及新概念:從最早的云計算,到后來的大數據、物聯網,再到如今的‘AI’。
而正如此前席卷安防行業(yè)的各種新興技術一樣,此次來勢洶洶的‘AI’也只是一種工具,用來提升行業(yè)效率、擴長系統功能;不能將它看作是“變革”行業(yè)、“顛覆”未來的重磅武器。喧囂之下,安防人還應沉穩(wěn)應對、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
姚華作為我國IP視頻技術發(fā)展的推動者,目前擔任宇視副總裁兼首席架構師。這位擁有二十年行業(yè)積累的宇視工業(yè)黨代言人、系統論奠基人,在技術理論、項目實戰(zhàn)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
兩百多年前,濟慈發(fā)出 “思想猶如衣裝,是靈魂的新娘,不能在華而不實的廢品中隱藏”的呼聲;兩百多年后,作為安防工業(yè)黨代表之一,宇視面對安防喧囂保持鎮(zhèn)定,并常葆‘思想’強勢發(fā)聲:‘概念’與‘落地’雖只有兩字之差,但兩者實際距離卻謬以千里。
在接受雷鋒網專訪的短短一小時內,宇視副總裁姚華總共提及了十二次‘落地’。
他告訴雷鋒網,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yè)的野心和成績有目共睹,但這種顛覆性的勢頭卻一直在被人們認為“水太深”的安防行業(yè)前有些力不從心。AI的現身讓大眾看到了機會、藍海和利潤。它為大眾提供了五花八門的新的接觸和消費方式;同時,也讓科技與安防的邊界慢慢溶解。
一直以來,傳統安防企業(yè)都是這個行業(yè)的核心主角。隨著邊界的模糊、概念的分散,AI獨角獸、跨界玩家、各路資本以各種形式參與其中,并時刻準備著登頂封爵。在被技術推行得日趨民主化的安防領域,此前悶聲發(fā)大財的近乎“壟斷”的行業(yè)正被空前的影響和教化。
在此背景下,各類頂著AI光環(huán)的投機者希望通過此次技術紅利找到利潤突破口,包括侵入安防圈。
從上往下看,近乎瘋狂。
面對此次技術浪潮,宇視始終認為,看重實戰(zhàn)效果的安防行業(yè),概念蒙蔽不了甲方的雙眼,落地案例才是一個企業(yè)技術、產品是否可靠的有力證明。
需要指出的是,他并沒有否定AI在安防行業(yè)的價值。姚華篤信:未來安防行業(yè)只存在“安防+AI”,不存在"AI+安防"。
位置的簡單對調襯托出安防(行業(yè)、廠商)的主語地位,AI作為一個工具、一種技術,在安防行業(yè)中的應用主要得益于技術的發(fā)展及資本的需要。剛性需求和技術蛻變的完美結合產生了‘AI+安防’這個新鮮概念,但它存在的時間會非常短。如何利用好AI,更好將AI技術‘落地’才是所有業(yè)內人士的終極目標。
認清概念及形式的宇視,過去多年來,一直以‘落地’為使命,牢牢抓住AI節(jié)點,并深度融合,推進安防IT化3.0發(fā)展,讓視頻監(jiān)控看得更清、更廣、更準、更穩(wěn)、更懂。
宇視作為工業(yè)黨代表之一,成立之初就以IP數字技術推進安防IT化發(fā)展。隨后又將IT化推進到2.0,包括車輛大數據、視頻網閘、場景智能的融合。當AI出現的時候,宇視也利用這把利器加速向安防IT化3.0轉型。
安防真正進入3.0時代,安防提供商要做的是以“平民化”成本,為客戶提供能用、愿意用、喜歡用的產品。如今,宇視已經發(fā)布了涉及了前后端的齊套AI產品,完整覆蓋前后端。
包含第二代視圖數據中心一體機“昆侖”、新一代超融合視圖云存儲“秦嶺”、視頻安全智能準入設備“燕山”、智能交通抓拍單元“天目”、深度智能攝像機“函谷”、人臉識別速通門“潼關”。
而且以上所提AI設備均已部署于人工智能實戰(zhàn)項目,僅昆侖就在中國部署項目超過140個。
除了積極落地,‘務實’的宇視看重的還有后期的服務能力。
“安防是一個開放的行業(yè),吸納各種技術為己所用。包括宇視在內的眾多公司無時不在思考、學習、驗證、革新自己的知識點;與此同時,適度的選擇給我們自由,但是過多的選擇會適得其反。對于企業(yè)來說,學習新知識之后,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服務,才有可能獲得成功的機會?!币θA說道。
用他的話說,看到AI等技術的機會點不足奇,做出產品也不難,更加重要的是如何更好的服務使用產品的客戶。而這需要足夠多的耐心及智慧,需要執(zhí)著、也需要改變。
話及至此,姚華發(fā)出呼聲:“中國安防市場是全球最有活力的市場之一。如今,亞非、亞太等國家都非常認可中國用信息化手段強化管理模式,這也為廣大安企創(chuàng)造了很多機會。在此背景下,中國安企有必要抓住此次良機,讓安防行業(yè)的made in china成為主流,成為品牌,成為世界安防的聚焦地” 。
從以上所談來看,行業(yè)的浮躁、技術的更替、市場的變化,在這位安防老兵眼中都是浮云。而他真正想做的,就是如何利用各種技術,生產好的產品,服務更多客戶。
與此同時,他也向雷鋒網分享了他眼中AI落地安防目前尚存的阻礙。
從技術層來看:
首先來自于前端。比如復雜光線等自然因素都會影響人臉識別的識別率。因此,在算法層,還需努力研發(fā),與硬件深度適配;同時,做好結構化信息的算力、功耗與成本的平衡。
再來則是存儲方面。伴隨著AI的全面應用,存儲對象也由視頻變?yōu)橐曨l+圖片+結構化以及半結構化的信息,各類數據混存模式下,大量小文件導致普通存儲性能下降。AI激活了原始數據,導致讀寫需求大幅上升,這對整個硬件系統帶來巨大挑戰(zhàn)。
另外包括大數據形成的挑戰(zhàn)。AI在攝像機中產生了大量結構化與半結構化數據。以宇視參與的一個大型游樂園項目為例,其每年的數據量有200億。面對百億級數據,如何才能做到高效、精準、實時響應。
與此同時,還包括AI對信息安全帶來的挑戰(zhàn)。目前視頻專網缺乏安全準入控制,黑客可輕易入侵核心服務器和存儲,這也對安防數據帶來巨大的安全挑戰(zhàn)。
從行業(yè)層來看:
首先,行業(yè)中太多AI投機者還只是想做輕松的事情,通過一個概念獲得成功。以至于不愿下苦力去解決最后一百米的問題。而這,對于行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相當不利。
另外,資本加持、媒體跟進,讓原本平和的安防圈變得喧囂起來。但,這個“度”應該掌握好,物極必反,過度的炒熱一種技術,對于行業(yè)升級來說,也許不是一件好事。
目前已經擁有超過1477項專利的宇視科技,短短六年時間,已牢牢占據中國第三,全球第七的行業(yè)地位。在高速發(fā)展征程中恪守兩條基本發(fā)展原則:創(chuàng)新、品質。
用宇視總裁張鵬國的話說,當技術熱潮來臨時,一個喧囂的公司不會走太遠,而一個沉靜的公司有可能會走很遠,因為他一直在找差異化,長期馴化自己的技能并抓住技術紅利期,落地產品。
今天,AI所創(chuàng)造的機會正在成為一場無限擴大的交流盛宴,參加這個宴席的人們都是自助式的存在,最后誰能將游戲場改頭換面,從而重新立足,也許那時又是一種新的生存模式。
而他們,也就是張鵬國所言的喧囂過后的沉靜期的勝利者。當然,在這一幕來臨前所發(fā)生的一切,也許都可以認為是為促進中國安防更好發(fā)展積蓄能量。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