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繼開張無人超市 Amazon Go、收購全食超市整合其供應鏈之后;對于如何開拓線下零售,亞馬遜又有了個新主意:
讓顧客在下單后,能夠立刻到最近的提貨點拿貨——人還沒到,貨就已經(jīng)備好了。這就是 “Instant Pickup”(立即取貨)。
雷鋒網(wǎng)消息,亞馬遜已在包括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內(nèi)的五所美國大學推出這項服務。凡是 Prime 會員都可以通過亞馬遜 APP ,對支持 Instant Pickup 的商品下單,然后到最近的取貨點提貨。亞馬遜聲稱,從下單到提貨僅需要兩分鐘。
Instant Pickup 的取貨柜
Instant Pickup 的市場定位有兩大特點:
面向?qū)W生,因而提貨點都設(shè)在大學校園附近
僅針對幾百款生活必需品:比如零食、飲料、手機充電器、個人護理用品等。你不可能用 Instant Pickup 在兩分鐘內(nèi)買到一個 Play Station,雖然這很贊。
顯然,這又是一個針對特定人群、滿足其特定需求的新零售場景,在這里是學生+便利商品。問題是這個場景究竟存不存在?
就從實現(xiàn)方式來看,Instant Pickup 實際就是手機下單+線下備貨點+取物柜。舉個例子,某人想要買罐可樂,在亞馬遜 APP 上下單。這時,備貨點接受到系統(tǒng)消息的亞馬遜員工,會立刻把一罐可樂放到取物柜里,等著他來提貨。
——這明明就是一個線下便利店,只是把店面換成了倉庫+取物柜。與這類似的模式有沒有?有!
英國著名零售品牌 Argos 就是一個例子。Argos 的店面只有兩個部分:下單區(qū)和取物柜臺。顧客憑商品編號到收銀臺下單,然后等著員工把商品從倉庫搬出來,在柜臺提貨走人。或者在網(wǎng)上下單后,到柜臺提貨。
提貨前,顧客和商品同樣沒有任何接觸;購物過程同樣簡化為下單+提貨兩步。
在雷鋒網(wǎng)看來,Instant Pickup 和 Argos 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商品和速度:
Argos 賣的是居家百貨,包含家具和數(shù)碼電子產(chǎn)品。Instant Pickup 則是包含食品在內(nèi)的快消品。
在 Argos 現(xiàn)場下單的提貨時間視排隊情況而定,通常為 2-15 分鐘,若在網(wǎng)上下單,一般第二天才能去實體店提貨。Instant Pickup 則是兩分鐘。
如果消費者走到了 Instant Pickup 的提貨柜才想到下單,就和 Argos 沒什么區(qū)別了。如果在去提貨點之前想要買一罐可樂,為什么不就近在自動售貨機或者便利店(如果更近)買?
相對于便利店,Instant Pickup 似乎沒有絕對的優(yōu)勢。和自動售貨機比起來,Instant Pickup 商品種類更多,而且更便宜(亞馬遜聲明,Instant Pickup 的商品價格會比亞馬遜官網(wǎng)更低)。如果消費者需要購買的東西在便利店、Instant Pickup 和自動售貨機都有,并且價格差不多,似乎影響購買決策的最大因素仍然是誰更近一些。
某種程度上,Instant Pickup 更像是一個“超級自動售貨機”。兩者都需要人工填貨,只不過相對于運營自動售貨機的公司,亞馬遜 Instant Pickup 的倉庫更近,就在取物柜旁。
雷鋒網(wǎng)獲知,亞馬遜已經(jīng)宣布,今年年底前將在更多校園設(shè)立 'Instant Pickup' 線下提貨點。屆時,對于這項新零售到底有沒有市場,我們看事實說話。
相關(guān)文章:
亞馬遜收購全食背后,是大數(shù)據(jù)對零售行業(yè)的重構(gòu)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詳情見轉(zhuǎn)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