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近日,一個來自日本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NIMS)的研究團隊發(fā)明了一種新型柔性顯示材料。如圖所示,該材料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被剪刀剪成任意形狀而不影響正常顯示。
液晶顯示技術(LCD)和以OLED為代表的有機電致發(fā)光技術(OEL)是目前最通用的電子屏幕顯示技術,這兩者幾乎占據(jù)了人們日常生活中所有電子設備的顯示屏。從手機、平板到電視、電腦,還有近幾年開始流行的各種可穿戴設備,他們使用的顯示技術不是LCD就是OEL。
可是,無論LCD還是OEL,他們都不能做到可切割,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首先是密封性。對于LCD來說,兩塊相互平行的玻璃基板中充斥著熔融狀態(tài)的液晶,一旦切割則會造成液晶泄露。對于OEL來說,用于電致發(fā)光的有機材料通常對水蒸氣和氧氣都非常敏感,一旦暴露在空氣或其他復雜環(huán)境中,則一定會影響正常工作。造成無法切割的第二個原因是供電。無論是LCD還是OEL都需要持續(xù)的供電才能正常顯示,一旦斷電則無法正常工作。這意味著一旦進行了切割,則不含電源排線的那部分就一定無法工作。
來自NIMS的新型柔性顯示材料與傳統(tǒng)顯示技術不同。這種新技術使用一種由有機物和金屬混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充當電致發(fā)光材料,然后將該高分子聚合物噴涂在一塊柔性基底上,從而形成一個可以防止氧化和水蒸氣侵入的穩(wěn)定的涂層,這樣用戶就可以任意切割而不必擔心電致發(fā)光材料太過敏感。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在于,新技術只需要通電幾秒鐘的時間來改變顯示信息,此后就可以斷電工作。因此,無論從供電還是密封性上說,這種新型柔性顯示材料都克服了LCD和OEL的缺點,使得它可以被任意切割而不影響使用。
目前為止,這種新材料還只能顯示單一的顏色,無法顯示彩色圖案,不過來自NIMS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正在努力改變這一點。他們表示,未來人們將可以借助這種新材料隨心所欲地改變任何物體的顏色,比如家里的窗戶,汽車的內飾和外殼,雨傘,太陽鏡等等,那才是一個真正五彩繽紛的世界。
該項研究作為日本戰(zhàn)略性基礎研究的一部分,由日本JST公司資助完成。
來源:phys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