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生命中總有很多美好的瞬間,我們渴望能夠重現(xiàn)。
去年,迪士尼和皮克斯共同打造的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就帶領我們在大腦記憶中來了一場奇幻之旅。
我們看到在主角茉莉的大腦中,有一座記憶圖書館,這里存儲著黃色、紅色、藍色、綠色、紫色的水晶球,裝滿了我們歡樂的、憤怒的、憂傷的、厭惡的、恐懼的記憶。當控制這些情緒的小人拿出不同的水晶球,茉莉就會重新經歷當時的場景。
“如果記憶有形狀,應該就是水晶球的樣子”,Rememball團隊負責人王思前這樣說到。
受到頭腦特工隊的啟發(fā),王思前和他的團隊一起打造了一款AR應用——Rememball,以AR視頻記憶球的方式重現(xiàn)我們的記憶。
Rememball是一款基于蘋果AR平臺ARKit的應用,11月初上線iOS應用商店,目前已有幾千的天使用戶。
還原記憶到真實場景
打開Rememball,手機自動開啟相機,點擊屏幕下方的球形按鈕,就可以錄制視頻。
視頻錄制完之后會生成一個AR視頻球,它會懸浮在你視頻錄制的位置。通過應用界面,你能看到你錄制的所有AR視頻記憶球,并且能圍繞它們走動。視頻記憶球上有角度的標記,當你移動到標記的角度時,你能看到視頻球與拍攝的環(huán)境重新融為一體。就像將其在同一地點再現(xiàn)了一般。
正如他們的標語:You are more real than video。他們希望以AR+定位的方式將視頻記憶保存在現(xiàn)實場景中,并且能夠將視頻記憶還原到當時的場景,就像是記憶重現(xiàn)一樣。
目前,Rememball針對的目標用戶主要是親子。
他們此前曾經做了三年的視頻通訊產品,認為目前的視頻通訊產品都不能達成沉浸式的真實溝通。從垂直領域來看,他們觀察到目前的家庭結構在逐漸崩塌,親子之間的互動和陪伴越來越少。他們想做一款溝通、陪伴的視頻產品。他們在做視頻通訊時發(fā)現(xiàn)80-90%的視頻錄制都是發(fā)生在親子、親友之間。
自蘋果9月正式發(fā)布iOS 11及ARKit以來,國內外不少團隊開始使用ARKit打造AR應用。雷鋒網此前曾報道多篇關于ARKit的技術解析文章,也介紹了多款基于ARKit開發(fā)的應用。ARKit提供了三大基礎的AR技術:平面檢測、手機的六自由度位置和坐標數據、場景照明。這樣,AR游戲可以在現(xiàn)實世界獲得一個平面,然后將AR內容放置在平面之上,AR內容和人可以有運動交互。但是目前的ARKit由于還不能理解環(huán)境、識別物體、多人游戲、語音交互等問題限制了應用的場景和設計。
在與國內首款ARKit打僵尸游戲《Dead Lands》團隊探討時,雷鋒網也發(fā)現(xiàn),ARKit的平面檢測功能還不夠穩(wěn)定,經常出現(xiàn)掃描失敗,AR內容出現(xiàn)在錯的位置等問題。另外,用戶也反饋難以理解AR應用的使用方法。
Rememball如何面對這些ARKit開發(fā)的“坑”的呢?
雷鋒網在體驗后,發(fā)現(xiàn)Rememball在產品交互設計上有不少細節(jié)處理。首先,用戶在進入App之后,會看到一個記憶球中漂浮著的卡通熊貓,語音會引導你繞著記憶球轉圈。在這個語音引導的過程中,Rememball想要告訴用戶,用戶可以動起來,通過走近走遠來改變與記憶球的交互。
點擊屏幕中間唯一的按鈕錄制視頻后,語音會提醒你向上滑動記憶球就能保存,向下則是拋棄。
保存下來的記憶球上帶有位置和角度信息,這樣當你根據記憶球上的角度信息去觀看時,你會發(fā)現(xiàn)記憶球中的內容與場景完全融合,就像時間倒流一樣神奇。
Rememball的關鍵是要把視頻錄制的內容與背景環(huán)境無縫結合,這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思前告訴雷鋒網,Rememball在錄制視頻時會記錄幾個信息,LBS+GPS+ARKit本身的相對位置,同時還加入了圖像識別的功能去做記憶球中的視頻內容與真實環(huán)境之間的匹配。加上圖像識別是因為僅靠位置信息是不夠準確的,必須加別的信息來做輔助定位。
在還原的時候有一套特定的算法,計算角度信息和記憶球與用戶的相對位置、在視野中占的比例,然后再還原為拍攝時的場景。
王思前認為AR應用的所有操作都應該與真實的行為一致,應該去掉屏幕點擊這些操作,目前他們的應用除了錄制視頻按鈕,沒有任何的按鍵。他們在應用中內嵌了行為分析,如果用戶一直點擊手機屏幕則說明用戶沒有理解AR應用的玩法,那么Rememball會再出現(xiàn)語音提示。
王思前告訴雷鋒網,Rememball的想法產生于一年多前,9月ARKit發(fā)布后他們的想法才成形,在11月初上線到現(xiàn)在的一個月,他們每周能迭代三個版本。由于王思前做了好幾年的視頻通訊產品,他很熟悉如何去做一款to C的產品。
現(xiàn)在用戶看到的還是Rememball的初代產品,其功能在不斷地迭代。
王思前告訴雷鋒網,目前AR視頻記憶球還是2D的,但是他們希望做成3D的,也就是以后記憶球可以直接展開,就像人物重新回到了場景里。而更遠的未來,他們希望能夠做到全息通話,通過多個深度攝像頭進行三維重建,然后實現(xiàn)三維的影像通話。
在雷鋒網看來,“全息”當然是我們渴望的未來通訊方式,目前,國外微軟、8i,國內的Owlii等團隊都在努力用”動態(tài)三維重建與傳輸“技術與AR顯示來實現(xiàn)”全息傳送“?!比S重建“也被用來保存記憶,例如8i就主打親子,錄下媽媽與孩子之間的互動。但是目前三維重建實現(xiàn)起來成本還很高,需要多個深度攝像頭,強大的后臺壓縮傳輸能力。
8i目前已經錄制了很多名人、藝術家的三維重建影像,但是他們似乎沒有找到一個真正讓這些內容應用爆發(fā)的點。
Rememball的特色在于他們利用了ARKit的AR技術,同時加入了圖像識別等AI技術,使得用戶可以輕松簡單地保存記憶。當然,三維影像與Rememball也會很合適。
雷鋒網此前也報道了國外一款AR與LBS結合的圖片分享社交應用Placie,Placie相當于是一個LBS版本的Instagram,而Rememball要做的是真正的重現(xiàn)場景,更為沉浸,更為私密。
但是,雷鋒網體驗多次之后發(fā)現(xiàn),Rememball的這種方式需要用戶很高程度的參與,畢竟,他們要做的不是泛社交的視頻平臺,而是深度的視頻通訊應用。
王思前和Rememball團隊5-6個人屬于第一視頻集團旗下,第一視頻投入了不少資金孵化這個項目。關于商業(yè)模式問題,王思前認為他們目前主要是積累用戶,以后可以依靠APP的開屏廣告,AR內嵌廣告等盈利。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