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本文作者: 黑喵 | 2014-12-05 16:25 |
【編者按】12月2日,貝佐斯在接受采訪過程中承認自己已打算退休,并在心中定好了接班人選,外界猜測最有可能的人選為Jeff Wilke。想要了解更多,推薦閱讀雷鋒網原創(chuàng)文章《亞馬遜的后貝佐斯時代會走向哪里?》、《霸道總裁貝佐斯給他的繼承者們留下了哪些難題》。
貝佐斯要退休了?貝佐斯是誰?杰夫.貝佐斯就是美國最大的在線零售網站亞馬遜的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啊,但是他退休關我們什么事???可能在國內許多非電子商務從業(yè)人員或者剛剛入行的新手眼里,貝佐斯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不及馬大帥的一個小指頭,但是對于一個有著7年電商從業(yè)經驗的筆者而言,貝佐斯就像一座山峰一個理想,只能遠遠仰望,明白自己永遠無法達到那樣的高度。
這絕不是刻意的恭維,當你了解亞馬遜的發(fā)展歷程,當你閱讀關于貝佐斯的奇聞軼事的時候,就能體會到筆者的感受了。然而筆者并不想在這里復述那些關于亞馬遜或者貝佐斯的傳奇故事,我只想試著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述貝佐斯對于行業(yè)對于我的意義和價值。
亞馬遜和貝佐斯之所以備受關注,與其獨特的經營理念有莫大關系,而他的理念并不容易被別人所接受。亞馬遜從95年成立伊始直到如今已經走過了將近20個年頭,但是它“總是在成長,一直未盈利”的經營模式曾經讓許多人困惑不已,你既不能因為它尚未盈利而認為它是不成功的,你也不能講清楚它到底成功在什么地方。
將近20年了,亞馬遜在成立不到兩年之后就已經上市,投資者們雖然不能“完全理解”亞馬遜的經營模式以及貝佐斯本人的經營理念,但還是折服于貝佐斯的個人魅力,義無反顧的支持這家“在賬面上只賠不賺”的電商企業(yè)(實際上股票價值已經翻了幾百倍),而這正是亞馬遜或者說貝佐斯為人津津樂道的傳奇之處。
講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忍不住想問:“Why ?”貝佐斯為什么要這么做?他為什么要用“每年保持固定規(guī)模增長+固定賬面虧損”的方式來經營一家上市公司? 就我個人理解,每個人都有證明自己的方式,與喬布斯老爺子的“瘋狂賺錢模式”不同,貝佐斯用自己堪稱完美的“掌控力”來彰顯自己在企業(yè)經營管理方面的獨特理念——“企業(yè)為什么只有實現(xiàn)大額盈利才能被稱為成功呢?”貝佐斯顯然給出了與眾不同的答案,單就這一點來說,當今世上恐怕無人能出其左右。
如果你僅僅把貝佐斯在個人層面獲得的成功當作是亞馬遜及貝佐斯本人的全部價值,那就大錯特錯了:以亞馬遜的崛起與發(fā)展為契機,電子商務真正地走上了“成為整個社會零售經濟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間接影響整個社會的經濟運作模式”的康莊大道上。毫不夸張的說,是亞馬遜推動并成就了電子商務在當今社會的強大地位(電子商務是不可阻擋的零售經濟市場趨勢)。
然而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強大如喬布斯老爺子也得向“利益”低頭,不得不在被驅逐之后又“很沒面子”的接受邀請重新回到蘋果公司。亞馬遜的投資者們在被貝佐斯的“堅持理念綁架”了這么多年以后,也終于快要爆發(fā)了,前不久在亞馬遜發(fā)布季度財報之后,股票應聲下跌,這就是資本市場的現(xiàn)實,你總不能一直拿“理念愿景”之類的東西來滿足新加入或者比較沒耐心的投資者。
貝佐斯當然也要向“資本需求”低頭,做出某種程度的妥協(xié)。還是在我看來,亞馬遜迎合市場熱點,推出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動作就是這種妥協(xié)的具體表現(xiàn)。電子商務和消費數(shù)碼之間的鴻溝還是比較大的(神通如阿里集團也還是無法在智能手機領域取得良好業(yè)績),亞馬遜在那個階段介入這個領域,是沒有什么必勝把握的,貝佐斯“顯然”能夠意識到這一點,但是他不得不“做做樣子”來應付投資者們的抱怨:瞧,我們也不是頑固不化只懂得維持增長持續(xù)賠錢,我們也可以拓展其它業(yè)務領域,但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因為對手實在太強大了。
貝佐斯的堅持與妥協(xié)還體現(xiàn)在“他在剛剛50歲的時候就宣布退休”這件事情上。貝佐斯個人無疑是成功的,以兩千多億人民幣的財富值在世界富豪榜中名列前茅,但是對他的繼任者來說,貝佐斯留下的卻是一個“爛攤子”,別人有能力維持亞馬遜的業(yè)績增長規(guī)模嗎?別人要不要讓亞馬遜實現(xiàn)大額盈利?如果別人真的實現(xiàn)了讓亞馬遜大額盈利,會不會遭來貝佐斯鐵桿粉絲們的“那樣的亞馬遜已經不是亞馬遜”的罵聲?對于貝佐斯的繼任者來說,這真是個“費力不討好”的差事。
在貝佐斯親口宣布要退休之前,我們也很難想象“強悍如斯”的貝佐斯竟然能做出這樣的決定,誰都知道亞馬遜尚未取得普世意義上的成功,他怎么能就這樣“撂挑子”不管了呢?我對此想到兩個能夠接受的理由:
一是因為健康原因,他也患上了某種可怕疾病,而比起喬布斯老爺子直到生命最后階段依然為公司業(yè)務操碎心的楷模形象,貝佐斯的急流勇退也比較符合他的行為特征;
二是因為他的堅持,他不想向“資本需求”徹底低頭,如果亞馬遜無法避免走向“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發(fā)展模式,那么這種事情就讓別人來做好了,他寧愿背上別人對他“半途而廢”的質疑,也不愿背叛自己心中的理念。
當然這只是我的“合理猜測”而已,對于亞馬遜沒有在消費數(shù)碼領域取得成功以及他選擇在50歲的時候就“早早退場”的真實原因,恐怕只有貝佐斯自己心里清楚。
也許有人又會說了:“你把他捧得那么厲害,為什么亞馬遜在我國干不過阿里巴巴的淘寶網呢?”這個問題真是提到(筆者的G)點子上了,你以為我真的是來捧貝佐斯的“臭腳”的么?那你也太小看筆者的境(jie)界(cao)了,筆者寫這篇東西的初衷就是想對 “為什么亞馬遜在我國干不過淘寶網”的問題進行仔細分析,至于那個文章標題什么的,你就當鵝是浮夸吧(當里個當)。
亞馬遜為什么在中國干不過“神通”的淘寶網?這個問題實在是太“簡單”了,這是因為淘寶網可以對“售假作弊行為”睜一只眼閉只眼,而亞馬遜卻做不到這一點,不止是亞馬遜做不到,新蛋/Ebay等“外來戶”都做不到這一點,所以它們也都干不過“神通”的淘寶網。顯然在這些“外來戶”的眼中,把“只銷售正品的職業(yè)操守”放在了“賺錢盈利的辦企業(yè)初衷”之上。這是多么的“僵化迂腐”啊,這么大的消費市場你不搶占,只是為了堅持所謂的“道德理念”嗎?無法理解,不可原諒,活該干不過馬大帥領導之下的“神通”淘寶網。
但是我想問問那些只顧捧馬大帥“臭腳”的人群,你除了知道“神通”的淘寶上“大多數(shù)商家都不賺不到錢是一種優(yōu)勝劣汰商業(yè)規(guī)則的正常體現(xiàn)”這個客觀事實之外,淘寶網的發(fā)展壯大還對整個國家的零售消費市場產生怎樣的負面影響嗎?
筆者清楚的記得在淘寶網尚未形成氣候的07-10年階段,在針對年輕消費群體的服裝消費市場中,以美邦/唐獅/以純/真維斯等等為代表的中端服飾消費品牌正有全面開花欣欣向榮之像。但是當淘寶網真正崛起的時候,首當其沖受到網上購物強烈沖擊的就是“以學生和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群體”為代表的中端服飾消費領域。
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讓這些剛剛進入平穩(wěn)發(fā)展階段尚未站穩(wěn)腳跟的“新消費品牌們”有點措手不及,他們雖然也曾努力的想要擁抱這種變化,但無奈于“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線下線上同步經營的平衡點”問題,終于在“外來洋品牌”和一大批借助于電商渠道“網絡原創(chuàng)”新品牌們面前變得沉默不語了。于是我們的消費者一邊“暢快的享受著洋品牌的加價產品以及原創(chuàng)品牌的粗制濫造產品”,一邊說著“電子商務真是好東西讓我瞬間變得高大上了”。
什么?你認為我在強詞奪理?那些傳統(tǒng)的中端消費品牌就該被時代所淘汰?也許它們是該被淘汰,但是這個淘汰過程太過激烈了,太。。不公正了。如果你對此還是有所懷疑,不妨自己去實際對比一下它們的“性價比”,美邦/唐獅之類的產品在品質上是否比ZARA/H.M差,在價格方面是否比那些原創(chuàng)品牌低。
我還可以在另外一個層面證明自己的觀點,即:為什么電子商務在國外如米國市場上并未對傳統(tǒng)消費品牌產生太大的負面沖擊?那些傳統(tǒng)的針對年輕消費群體的服飾品牌如A/F,replay,G-Star在自己的市場領域依然活躍如初,且有借著電商東風順勢向外擴張的大好趨勢?
對此我實在找不到“只是因為國外的消費市場以及消費者都比國內要成熟許多”之外的理由來解釋這種現(xiàn)象——國外的電子商務是真正的迎合了“網絡普及化影響到社會方方面面”的時代趨勢,而國內的電子商務則是更多地成全了那些“投機取巧的企業(yè)以不公平競爭手段來獲得利益”的行為,國內年輕的消費者剛剛被美邦/唐獅們培養(yǎng)起來的“品質消費價值觀”在電子商務的沖擊下已經蕩然無存,何其幸焉,何乎哀哉!
好了,就寫這么多了,如果你們無法相信我寫這些也是“對事不對人”,那么就讓“阿里黑”的唾沫來得更猛烈些吧,我在這里“靜候佳音”。。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