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本文作者: 張馳 | 2014-09-06 12:32 |
摩托羅拉似乎站穩(wěn)了腳跟。在昨天的新品發(fā)布會后,總裁Rick Osterloh在采訪中表示,“我們在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摩托羅拉現(xiàn)在專注于提供價格親民的高端手機。雖然競爭日益激烈,但Osterloh認為,通過提供純正的Android體驗,再加上競爭對手沒有的個性化設置,公司能開辟出一條道路來。他認為最具風險的是面向高端市場的公司,“600到700美元的手機時日無多了,人們意識到他們不需要那么貴的手機”。
以下是采訪全文:
摩托羅拉完成轉(zhuǎn)型了嗎?現(xiàn)在公司怎么樣?
前景已經(jīng)很清晰,策略也有了。我們會專注于一些好產(chǎn)品上,給消費者一些選擇。我們會成為一家平易近人的公司,與消費者為伍,這也是我們的長期目標。
與聯(lián)想的交易會在今年完成?
應該會在今年完成,具體時間待定。
你們和聯(lián)想之間的合作會有多深入?
毫無疑問,我們會獨立運營,當然也會一起作未來的計劃,兩家的長期策略也十分一致。我們知道聯(lián)想能帶給我們什么,它也一樣,合并效應會很大。一個重大變化是,我們將會覆蓋更多的國家。摩托羅拉現(xiàn)在是45個國家,而聯(lián)想要多得多。
是指摩托羅拉代工還是自主品牌呢?
兩者都有。
可以說,摩托羅拉用Moto X以及Moto G和E開辟了新市場,因為當時廉價手機在體驗和配置上都很差。但現(xiàn)實其它廠商也在這么做,你們怎么應對?
我們打算走一條不一樣的路。我們想給消費者真正的選擇,讓他們參與到手機的設計過程中。我們想讓消費者可以選擇他們想要的用戶界面,這點非常不同。
雖然競爭很激烈,但我認為600到700美元手機的日子不多了,消費者正意識到,他們不需要那么貴的手機。
在美國,不再進行手機補貼有什么幫助嗎?
在美國,多數(shù)手機用戶都選擇有運營商補貼的手機,但在Moto X和Moto G發(fā)布后,我們也看到非合約機增長的很快,畢竟非合約機也有一片市場。而且美國也有不少用戶仍在使用功能手機,他們都是我們的目標群體。
美國之外,情況很不一樣,我們在印度和巴西的市場份額增長的很快,分別達到了第4和第2位。那里的消費者更喜歡價格透明,這對我們很有利。
via recode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詳情見轉(zhuǎn)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