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鋒網(wǎng) AI 開發(fā)者按:自 10 月份啟動以來,深圳首屆全國人工智能大賽成功以高額獎金和專業(yè)賽題,贏得了 AI 競賽選手圈的強烈關注。在短短一個月時間里,兩個賽項一共獲得將近 3000 支隊伍報名參賽,AI 作品提交數(shù)超過上萬次!
在這激烈的比賽過程中,我們采訪到了「Person ReID」賽項的一名優(yōu)秀參賽選手,由他細細道來這段時間的參賽心路歷程。(關于大賽另一賽項「AI + 4K」的選手專訪,可參閱:首屆“全國人工智能大賽”——AI+4K霸榜選手思路一窺)
「Person ReID」賽項詳情:
https://www.kesci.com/home/competition/5d90401cd8fc4f002da8e7be
選手背景
某排名靠前團隊,選手個人是自由職業(yè),近期在專業(yè)打比賽。
參賽體驗
1. 從什么渠道看到賽事的宣傳信息?
主要靠主動搜索。
當時剛結束上一個比賽,就在網(wǎng)上搜索 CV 競賽,結果按時間排序一查,就看到了賽事宣傳。
2. 參賽動機是什么?
我們的參賽理由主要有 4 點:
第一,獎金高!獎金高!獎金高?。ㄖ匾氖虑檎f三遍);
第二,任務簡單,硬件設備要求低;
第三,以前接觸過相關知識;
第四,時間合適,正好匹配上。
3. 至今為止,比賽給你最大的收獲是?
這是我們正式參加的第三場比賽,所以比賽起步階段就做了至今看來很科學和系統(tǒng)的規(guī)劃,涉及時間、分工、技術各方面,而不是像之前那樣走一步算一步。
我認為這樣的經(jīng)驗對后期新科研課題和項目的規(guī)劃協(xié)作,都會起到很好的借鑒作用。
4. 如何理解主辦方本次人工智能競賽的意義和價值?
我覺得本屆比賽對于業(yè)內(nèi)人士,無論是學生還是從業(yè)者,都會很大程度上刺激大家深入學習和研究的欲望。
5. 參賽體驗如何?有什么好的或者不足的地方?
主辦方對于問題的處理很及時,比如實名驗證遇到問題可以迅速處理;而且比賽的評比方式簡單,提交結果就行,不限制框架,可以很好的提升大家的參賽體驗。
暫時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不好的地方。
6. 會介紹身邊的同學/同事一起來參賽嗎?為什么?
會推薦。
我身邊有時間精力或者潛力的朋友,都已經(jīng)被招募到隊伍里了。
模型思路分享
1. 現(xiàn)階段是否已經(jīng)找到自己滿意的 baseline?
我們團隊的 baseline 是自己寫的,有點類似 MGN,但是又有差異,現(xiàn)在還在各種調(diào)試中。
2. 看到題目后第一反應是什么?之后都做了哪些思考呢?
第一反應是任務比較常規(guī),不妨試一下。再來就是覺得深圳市真壕!
后續(xù)思考上,我們認為與常規(guī)的 REID 賽事相比,本場賽事的數(shù)據(jù)集比較特殊,圖像結構和數(shù)據(jù)分布都很特別,因此,需要動用到一些特殊的技巧。
3. 你覺得讓你取得這么好的成績主要是哪幾項技術或者工程處理呢?有沒有什么經(jīng)驗或者獨特的技巧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獨特的技巧其實就是多嘗試,多吸取前人的經(jīng)驗,仔細去分析數(shù)據(jù)的特點,任務的特點。
對于剛入這個領域的學習者,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要深入學習和理解自己用的開源框架的各個細節(jié),不要感覺模型跑起來就完事了——需要對每個方面都理解,為什么會這樣寫,后期又能怎樣優(yōu)化。遇到理解不了的地方,可以嘗試進行實驗驗證。
4. 你覺得在 CV 領域,還有哪些你喜歡的,或者覺得未來會越來越重要的技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考慮呢?
CV領域關鍵的劃分其實就那幾個:目的,檢測,識別,分類等。
我最喜歡的其實不是這些細分技術的本身,而是這些技術的落地和應用,以及給生活生產(chǎn),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比如在工業(yè)上進行缺陷檢測、農(nóng)業(yè)上進行病變識別、醫(yī)學史進行智能診斷等。
5. 參賽過程中,或者平時有沒有哪些技術細節(jié)是和導師/同學/同事討論比較激烈的?是圍繞什么展開的?最后又是如何達成共識的呢?你對這個問題是怎么看待的?
暫時還沒遇到和隊友有不同看法的問題。
如果后期出現(xiàn)不同觀點,我們會嘗試把兩個不同的意見通過試驗的方式進行證明。
以上是首屆”全國人工智能大賽“(Person ReID 賽項)的采訪實錄,希望對正在參賽的小伙伴有所幫助,也歡迎還沒有報名參加大賽的圍觀群眾上場一試!
福利注意啦!每周排行榜的前50支團隊,都將獲得「每周之星」獎項,獎品為騰訊視頻會員權益(1個月)。
轉自和鯨社區(qū),立即報名參與:https://www.kesci.com/home/competition/5d90401cd8fc4f002da8e7be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