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編者按:王野,Ninebot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以下是他對九號平衡車的自述。雷鋒網(wǎng)整理。
有些事情我不說,你永遠不會知道。
九號平衡車發(fā)布之后,有人問我用腿去控制轉向是不是Ninebot發(fā)明的。這讓我想起了蘋果和施樂,在這里施樂指的是Segway,因為這個專利是他們的。不過我們之間的故事沒那么狗血,或許你早有耳聞,前不久我們剛把Segway收了,花了一大筆錢。
平衡車是一個新品類,在中國尤其如此。
概念先行的產(chǎn)品應該由誰來定義?廠商還是消費者?顯然是廠商。因為在沒用過產(chǎn)品之前,同一個概念在一千個人里可能會有一千種定義。Ninebot作為這個行業(yè)的領導者,推出了九號就意味著我們將用它去教育用戶。沒有和外界商榷的必要。
有些早期玩家可能會提出異議。因為在他們看來,教育用戶用手控會更安全。這種認知其實是錯的。手把會讓人產(chǎn)生一種虛幻的安全感,因此用戶很可能會毫無顧忌地推它。另外,在翻車的時候,手把的存在也很難做到第一時間人車分離。
當然,這么說并不意味著安全決定了九號的產(chǎn)品形態(tài)。邏輯恰好相反,在產(chǎn)品形態(tài)確定之后,安全便成為了我們的主要課題。
世界變化得太快,被奉為圭臬的用戶體驗讓零成本上手變得非常流行。所以現(xiàn)在應該很少有人還看說明書。為此,我們在九號上加了一個用戶無法跳過的使用教程。很少有人敢這么干,但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這并不是嘩眾取寵。我們只是在順應渠道的變化而已。
按照傳統(tǒng)的做法,平衡車一般是擺在經(jīng)銷商的店里去賣的。經(jīng)銷商在一定程度上就承擔了教練的角色??梢坏┊a(chǎn)品走了線上渠道,我們就沒有辦法去告訴每一個用戶這些事情,說明書基本上也就淪為了擺設。
這么做會不會影響銷量?我不知道,也不在意。小米強大的發(fā)售能力我是見識過的。我們現(xiàn)在的預約量已經(jīng)達到了幾十萬臺,符合了我們的預期,所以我一直有底氣去為安全考慮更多。
我可不希望一開始就看到就有人摔傷,這對一個新行業(yè)來說太危險了。
很多人在體驗過九號之后,都認為它是個玩具,不是代步工具。我很高興他們抓住了重點。因為從中國目前的政策和路況來看,平衡車上路還存在一定風險。
至于玩具在國內能不能賣好?這種問題就有點狹隘了。iPhone剛出來那會,不也有人認為它就是玩具么?那些買大疆的人把無人機當工具還是當玩具?這個道理應該也不用明說吧。
總之,玩具也是生產(chǎn)力。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能不能找到想買玩具的人。
小米的核心群體非常清晰:20到30歲,剛參加工作或者還在學校;收入不算很高,大概五千到一萬;比較喜歡科技,喜歡新鮮的東西,但他們對玩的東西又不會負擔太大代價。說難聽點就是小時候太苦,工作以后太累,基本上沒太多玩的機會。
你難道不知道有一個玩的東西對成年人來說有多重要嗎?當然,我也不希望你因為它是玩具而付之一笑,玩具可沒有聽上去那么簡單。
扭矩是平衡車最重要的參數(shù)之一,反饋到使用中就是加速、制動以及過障礙。
我知道這還不夠形象,那你就想象一下大力士和文弱書生分別抱著你奔跑的感覺。就算速度一樣,差的就是力氣給人的穩(wěn)妥。九號的扭矩是70Nm,它相當于一輛1.2排量微型汽車的扭矩。
為什么要和汽車相比?因為這已經(jīng)超出同價位產(chǎn)品很大一截,沒太大可比性。由于新廣告法的原因,我也就不說最高了。不過我得告訴你,這個扭矩是用速度“換”來的。
說起速度,我聽到有人對16碼有所埋怨。實際上九號的最高速度是能達到25碼至30碼的。那為什么要“自作孽”呢?當然是為了安全。至于什么時候放開速度再看看時機吧,軟件層面的問題很容易搞定。
這些都是實際的參數(shù),我沒必要騙你。但我也必須說明的是,九號擁有這樣的性能并不是搭載了很多所謂的黑科技。因為單純的高性能并不難,它遠不是我們性能最高的產(chǎn)品。單純的低成本也不難,市面上比我們便宜的產(chǎn)品也很多。真正難的是如何用低成本去實現(xiàn)高性能。
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技術創(chuàng)新,一種是通過小米供應鏈的幫助。
先講講技術創(chuàng)新。
光電編碼器,伺服電機用來做閉環(huán)控制的一個必備元件。一開始在我們那個九號機器人上,每個電機里都有一個光電編碼器。它的作用就是讓電機實現(xiàn)精確的控制。這個編碼器的成本是兩三百塊錢每個,一輛車兩個電機,500塊錢的成本就下去了。下去之后1999就不可能了,所以我們果斷砍掉了這個東西。
電機本身是有電流波動的,我們對它上面所載的一些諧波信號進行了采樣和處理。從而實現(xiàn)了類似光電編碼器的功能。有點算法擬合的意思。為了讓它更加精確,我們必須在這個基礎上做更多的算法,這花了不少時間。
去掉光電編碼器之后,其實還有一個好處。一個系統(tǒng)越復雜,它的故障率就越高。所以每減少一個元件,其實也就提升了系統(tǒng)的可靠性。
另外,我們把電流傳感器也砍掉了。如果你大概了解平衡車的話,你應該知道平衡車是需要用電流閉環(huán)控制的?,F(xiàn)在連傳感器都沒了還怎么控制電流?
答案是MOS管里面的寄生電阻。這個電阻其實是個副產(chǎn)品,MOS管本身是不需要這個電阻的。但由于制程工藝的原因它天然存在,所以我們就用它來替代了電流傳感器。這算是變廢為寶的典型案例,據(jù)我所知全世界就我們這么干了。
千萬別折服于天才的想象力,同行們并不是不知道這些。而為什么只有我們這么干,實際上都是被逼的。市面上已經(jīng)有了成熟的方案,在成本受限前提下,我們只能另辟蹊徑。
當然,在平衡車上不是每個元件都能這么操作的。比如鎂合金的骨架就不能省,它讓平衡車又輕又結實,彈性也好。輪胎該用真空胎就用真空胎,絕對不用實心的發(fā)泡輪胎。電池也得用進口的。
如果你問我,在省與不省之間,我們判斷的依據(jù)是什么?其實還是安全。
當我們評估過后,某個省成本的動作不犧牲安全性,甚至還能帶來額外的好處。哪怕技術難度很大,或者說造成延期這種風險,我們也一定會去做。
說到這里,你可能對“安全”二字都有點膩煩了,但沒辦法,安全在這種產(chǎn)品上擁有一票否決權。
了解我們產(chǎn)品的人都知道,九號繼承了Ninebot-C的外觀。這本來很好理解,就像奧迪A3和A6,邁騰和新捷達。
但或許是兩者的售價相差太多,這給很多消費者造成了一種錯覺。以為我們在和小米搭伙之前下手太黑,要知道一臺Ninebot-C都夠買四五臺九號了。其實這只是表象,核心的原因是兩者的技術體系不太一樣。
在Ninebot-C上,光電編碼器、電流傳感器這些都沒省,九號的扭矩和電池容量也只有它的一半,并且那時候我們還沒和小米合作。這一系列的成本加起來可不是小數(shù)目。
另外,在九號推出之后,肥胖界似乎傳來了一些不太和諧的聲音。那我先來解釋一下85Kg的載重是怎么回事吧。它完整的表述應該是:保證體重85Kg的人騎著這個車,上15度的斜坡是安全的。
在中國你基本上看不到15度的斜坡。全世界最陡的公路是19度,在新西蘭。在國標里,地下車庫的坡度不得超過8度。公路如果超過8度的話,那叫做等外公路,鄉(xiāng)村小道才有可能。也許你還記得在微博上看到過的那座陡得令人發(fā)指的日本江島大橋,我可以告訴你,它其實不到10度。
至于為什么是85Kg?我只能說,我們在這方面需要保守一點,不能太激進。
收購Segway是筆大買賣,我們在收購之前對它做了很多調研。在Segway16年的歷史上,你看不到一例產(chǎn)品質量問題對用戶造成的傷害。所以除了專利以外,Segway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實際的幫助,比如它的限速算法。
還有一個技術秘密可以透露一點。在平衡車的電池組里,每兩個電池之間都是有一個小縫的,它不可能緊密地排列在一起。因為這樣的話,一個電池過熱會引發(fā)連鎖反應。為這事我們報廢了很多套模具。這是用戶是看不到的,只有當你賣了5萬臺,10萬臺,才會爆發(fā)幾例安全事件。
這個間距具體是多少我不能說。但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從MTBF(平均故障間隔時間)的角度來看,這個動作能使萬分之一的故障率降到了千萬分之一這個級別。
這些都是Segway帶給我們的,雖然它在成本上沒提供任何幫助。這就不得不提小米了。
如果要我去評價小米的產(chǎn)品,它絕對不是性能最高的,但它會是同等價位里面最良心的產(chǎn)品。手環(huán)、移動電源、插座這些都證明了這一點。雖然不能說頂級品質,但絕對是有品質的。至于九號平衡車,就算你攔著我,我也敢說這是行業(yè)內的頂級品質。
實際上品質這種東西一點也不抽象,這也是我們除了安全以外不會省成本的地方。因為用戶只要打開包裝,或者騎行一下,就能很容易感受到優(yōu)劣的差別。
為此,我們的塑膠找了蘋果的供應商SABIC。他們的報價要比國內的塑膠廠商貴4倍,但感覺確實要好很多。另外,在這個價位,相信你也找不出第二款用了鎂合金的產(chǎn)品。
我們和小米之間的合作其實早在公布之前就展開了。當時我們有一種共識就是把這個東西的成本做低,區(qū)別只在于我們的目標價位是3000-4000元,小米的目標價位是1999元。
坦白講,在技術方面小米并沒能幫上我們什么,但在供應鏈這邊的協(xié)助不可或缺。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據(jù)說小米移動電源每年要用掉1億個電芯。你知道這個量是什么概念嗎?就是即使是全球最頂級的廠家,也會給它最好的價格。當然,我們也拿到了這個價格。
最后,你應該知道已經(jīng)知道九號是可以用手機遙控的。這當然是為了更好玩。至于怎么玩?讓我先在這里賣個關子。
(ps.文章原標題《「唯物」王野:九號平衡車有很多秘密》)
對話產(chǎn)品家,發(fā)現(xiàn)隱藏在產(chǎn)品背后的匠心
「唯物」是雷鋒網(wǎng)打造的產(chǎn)品報道品牌,微信公眾號:okweiwu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