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大壯旅 | 2020-05-07 16:03 |
雷鋒網注:Moovit 的 AR 尋路功能
雷鋒網新智駕按,本周一,雷鋒網新智駕就曾報道稱,經歷了半年談判的英特爾與 Moovit(以色列城市出行方案新創(chuàng)公司)即將達成協議,芯片巨頭將花大價錢將后者收入麾下。今天,英特爾確認了收購的消息,此次交易將耗費它們 9 億美元。
上周末,以色列當地媒體 Calcalist 首先放出了收購的消息,今天英特爾則在新聞稿中確認了這一消息。芯片巨頭指出,收購 Moovit 是為了幫助 Mobileye 進化成“完整的出行解決方案提供商”,并最終落地商業(yè)化自動駕駛打車服務。
英特爾一直對以色列新創(chuàng)公司興趣濃厚,幾個月前它們才剛剛用 20 億美元重金收購了 Habana Labs,這家公司擅長為數據中心開發(fā)可編程 AI 與機器學習加速器。2017 年時,芯片巨頭更是豪擲 153 億美元收購了計算視覺巨頭 Mobileye。如今,Mobileye 的 ADAS 系統(tǒng)已經成了全球 6000 萬輛車的守護者,它們在自動駕駛行業(yè)也擁有了強大的話語權。如果有了 Moovit 的“數據軍火庫”,Mobileye 就能實現對自動駕駛服務成本與需求的精準優(yōu)化。
收購完成后 Moovit 將并入 Mobileye,但依然會保留這一品牌繼續(xù)運營。事實上,英特爾此前就通過旗下風投部門對 Moovit 進行過投資,這就意味著它們能在交易上省點錢(作為股東,一部分收購資金會流回英特爾的口袋)。
創(chuàng)立于 2012 年的 Moovit 以其面向顧客的 App 聞名于世(在全球有超過 4000 萬活躍用戶),借助它們的 App,用戶能靈活選擇多種交通方式在城市中穿行。不過,近些年來 Moovit 的核心業(yè)務逐漸開始向對外授權自家后端平臺轉移,MaaS 成了它們的新重心。新的業(yè)務模式下,Moovit 能為用戶提供各類城市數據與分析,幫助它們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此外,與導航巨頭 TomTom 及微軟的合作也讓 Moovit 能為第三方開發(fā)者提供更多實時交通數據。
顯然,對英特爾和 Mobileye 來說,Moovit 身上最有價值的就是數據。這些聚合自無數出行合作伙伴以及 4000 萬用戶的“寶藏”每天能圍繞交通流和用戶需求生成超過 60 億個數據點。既然 Mobileye 要打造自動駕駛出租車隊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收購 Moovit 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Mobileye CEO Amnon Shashua 就指出,除了部署自己的自動駕駛打車服務,英特爾與 Mobileye 還要售賣及租賃自動駕駛汽車。不過,這也只是它們巨大野心的一部分而已,數據與“面向顧客的基礎設施”Mobileye 也想一并握在手中。
換句話來說,Moovit 能幫 Mobileye 補上它們缺失的經驗,加速后者自動駕駛服務在全球落地的腳步。借助 Moovit 的移動應用,Mobileye 能深度植入自家的自動駕駛打車服務,讓其成為用戶出行的日常。
如果說英特爾收購 Moovit 并不令人驚訝的話,芯片巨頭在這個時間點大手筆花錢就讓人略感不解了。畢竟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讓整個交通行業(yè)受到了重創(chuàng)(主要城市的一些區(qū)域交通流量甚至暴降 80%),Moovit 這類公司必然也會受到波及。
受疫情影響,Moovit 也在尋求新的突破口。上個月,它們就推出了一款緊急動員平臺,意在幫助交通部門將一些閑置的車隊派上街,運送在一線服務的抗疫工作人員。當然,其它公司也能利用該平臺安排接送服務,保證自家員工能安全上下班。
眼下,我們并不知道疫情是否是 Moovit 決定“賣身”的主要原因,但在這個風雨飄搖的節(jié)骨眼上,背靠像英特爾這樣的巨頭確實是 Moovit 繼續(xù)發(fā)展壯大的好方法。從雙方的協議條款來看,英特爾也給足了 Moovit 面子。自創(chuàng)立以來,Moovit 已經融到了 1.31 億美元,包括英特爾領投的 5000 萬美元 D 輪融資。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