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張偉 | 2017-05-14 18:04 |
雷鋒網新智駕按:德國政府正在為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掃除障礙,為此引入了該國歷史上首部自動駕駛汽車法案。
德國聯(lián)邦參議院本周五(5月12日)出臺相關法案,允許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測試,還為此設立了諸多準入規(guī)定。
新的法案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德國的公共道路上進行測試,在車輛自動駕駛系統(tǒng)可以自行操控方向盤以及制動的情況下,駕駛員可以手離方向盤,雙眼也不用專注在道路上,上網、瀏覽郵件皆被允許。
該法案還明確規(guī)定,所有自動駕駛汽車內部必須安裝類似“黑匣子”的裝置,用于記錄相關系統(tǒng)運行、要求介入操控和人工駕駛等不同階段的詳細情況,此舉也是為了明確交通事故責任。
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在“黑匣子”的輔助下,如果查明事故發(fā)生在人工駕駛階段,相關責任則歸駕駛員所有;若發(fā)生在自動駕駛系統(tǒng)運行過程中(由于系統(tǒng)失靈釀成事故),則由自動駕駛汽車制造商承擔責任。
此外,法案將會根據自動駕駛技術發(fā)展的情況每兩年進行一次修訂,因為對于相關數據的保護和使用目前還沒有特別成熟的解決方案。這也就意味著,2019年該法案還會有一次修訂。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該法案去年被德國總理默克爾提出并進行討論。當時有規(guī)定稱“駕駛員必須要全程都坐在駕駛座上,以防萬一車輛發(fā)出請求,需要人工接管”。
德國此時出臺該法案也顯得很有必要。
德國是世界大型車企的匯聚之地,包括大眾、寶馬以及戴姆勒等,同時還有眾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這些企業(yè)目前都在自動駕駛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和布局,開發(fā)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和產品。德國運輸部部長Alexander Dobrindt曾把自動駕駛稱為“汽車發(fā)明以來最偉大的出行革命”。
有分析認為,這項法案將進一步促進大眾、寶馬、戴姆勒等德國汽車制造商對自動駕駛的研究投入。而且,對此法案表示歡迎的還有一大批保險企業(yè)。
目前,全球諸多科技企業(yè)和車企都希望在2020年前后推出自動駕駛汽車,而作為這個進程中最為關鍵的一點,政府政策的開放顯得尤為重要。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密歇根州、亞利桑那州等地早已開放了自動駕駛路測,諸多企業(yè)都以登上加州的自動駕駛路測名單為榮。奧巴馬政府還在去年9月出臺了《聯(lián)邦自動駕駛汽車政策指南》,配合其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fā)和測試。
如今,保守、嚴謹的德國政府面對自動駕駛的未來,表現(xiàn)出了開放和包容。
回過頭來了,中國目前仍未有相關自動駕駛法案出臺,而且仍然不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公共道路進行測試,僅是大力推動產業(yè)園區(qū)的試點。
2016年兩會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提交了《加快自動駕駛立法的提案》。李書福認為,車聯(lián)網、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是智能互聯(lián)汽車的三大技術,而自動駕駛正是三者融合的方向。
國內自動駕駛浪潮掀起一浪又一浪的時候,相關立法進程亟待加快。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