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人曾嘆2019年實屬行業(yè)寒冬:內碰經濟下行,外遇經貿摩擦。
2020年開篇即給寒冬再次降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正常的經營節(jié)奏,實體經濟遭到巨大的沖擊,制裁升級,外部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超過以往任何一年。
在如今這個快速更新的時代,對于企業(yè)和人,都是大浪淘沙的過程。
正如戰(zhàn)國時代,當禮治的春秋結束,以實力論英雄的戰(zhàn)國時代拉開了序幕。
Hard模式下,身處其中的創(chuàng)業(yè)者們有何思?有何為?經何事?
我們是否應重新審視安防行業(yè)的光榮與夢想,停下腳步肅清安防行業(yè)的遺憾與領悟。
藉由此,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雷鋒網AI掘金志整理了十位AI安防話題人物,為讀者呈現過去一年AI安防領域的重要記憶。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
今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院士的一篇學術分享文章,在行業(yè)內引發(fā)了熱烈討論。
高文院士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第七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
其研究領域為人工智能、模式識別與多媒體計算。近幾年主要研究集中在視頻編碼與分析、計算機視覺等。主持973(首席)、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二十余項。
2020年8月7日,高文院士在雷鋒網第五屆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2020)上就“城市大腦的痛點與突破”話題進行了開場報告。
高文院士認為,城市大腦是現有智慧城市中的一個核心系統(tǒng),它將算力及數據匯聚到一起,加上算法能迸發(fā)出很大能量。
譬如,集中互聯網的數據、政務的數據、社會的數據,提供一個云計算服務,可以提升政府效率、加速企業(yè)創(chuàng)新。
智慧城市系統(tǒng)之中,匯集了各類各樣的數據,其中有90%左右的數據都與圖像、視頻相關聯,如何處理好圖像和視頻數據,在城市大腦系統(tǒng)中是非常關鍵的要素。
現有的城市大腦1.0是一個以云計算為核心的系統(tǒng),由于系統(tǒng)各部分之間沒有很好的分工協(xié)調機制,使得系統(tǒng)成本高、響應速度慢、數據的可利用性低。
比如現有的系統(tǒng)中,數據基本以圖像與視頻兩種形式進入:
一種模式是攝像頭采集數據后,編碼壓縮,傳輸到云端,云端進行存儲,或者解碼后識別出各類數據,這是信息或數據感知模式。
另一種模式是智能終端,在攝像頭識別出信心,而后傳輸到云端,云端直接分析實驗。
目前兩種主流模式要么造價高,要么耗電高。高文院士認為這是由于現有城市大腦中的數據表達不到位所致,也因此智能代價較高。
他認為我們需要一個更好的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不僅云上算力資源需求不多且可以完成一些未經規(guī)定的動作。
高文院士借鑒人的視覺系統(tǒng),基于人的視網膜、視覺通道、大腦分工之間的協(xié)調性,提出了城市大腦2.0架構。
城市大腦2.0必須是一個邊、端、云合理分工的系統(tǒng),核心在于數字視網膜及其標準化。它需要將原來的傳感網絡和云合并的機器變成邊端云協(xié)同的機器,云上只需要配備最低的算力,一部分計算放置于邊緣,一部分計算分配給終端,如此組合使得整個系統(tǒng)最優(yōu)化。
它相較城市大腦1.0具備四大方面的性能提升:
1、它有先進視頻編碼技術:節(jié)省存儲和帶寬50%以上;
2、它可以定制ASIC邊緣計算:節(jié)省云計算資源90%以上;
3、它能在原始圖像上特征提取:低延時和高精度;
4、它還可以做標準化特征的提取,存儲和復用:顯著提升信息密度和價值。
高文院士同樣提到,要想完善城市大腦2.0,需要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及實際落地中進行實驗驗證,當技術成熟、標準到位后,城市大腦2.0真正運營后,對中國的智能城市將產生不小的貢獻。
海康威視高級副總裁徐習明
徐習明(??低暩呒壐笨偛茫ьI下的海康EBG業(yè)務,今年戰(zhàn)果斐然。
2020年受疫情影響,??礟BG業(yè)務因場所封閉、投資推遲等原因,未能完全展開。
SMBG業(yè)務受疫情影響更為直接,他們抗風險能力較差,問題出現后難以快速恢復。
EBG業(yè)務卻上演了一場逆勢突襲,業(yè)務增速保持領先。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礒BG業(yè)務連續(xù)三年穩(wěn)步提升。
“??档姆前卜罉I(yè)務在逐年增加,海康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家安防公司。”
??挡恢挂淮蔚卦谕顿Y者調研會上如此表示。
“To P、To B和To SMB市場變化太快,未來成長前景受很多因素影響,短期不好判斷。長期來看,更看好企業(yè)級市場。”
今年,雷鋒網AI掘金志就EBG相關話題,與??低暩呒壐笨偛眯炝暶鬟M行了一次深度對話。
在徐習明看來,他們的初心很簡單,用技術和數據推動行業(yè)數字化升級,實現各行業(yè)的降本增效。
四年來,??礒BG在數字化領域也的確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
譬如其主打產品云眸,截至今年10月,服務的連鎖門店超15萬家、社區(qū)業(yè)主160萬人、學校家長130萬人、辦公點1萬個、物流節(jié)點45萬個。
在零售連鎖行業(yè),云眸將AI技術應用于門店的日常巡查,在門店缺貨提醒、貨架排面檢查等方面廣泛應用;
在普教校園,云眸應用于課堂考勤、巡課督導、家?;拥葓鼍?,為學校的教學管理降低成本,為家校互通搭建橋梁;
在無接觸式考勤場景,云眸結合明眸系列產品,實現非接觸式通行和考勤,幫助企業(yè)提升數字化管理水平;
在物流快遞行業(yè),云眸物流提供全鏈路可視化管理,從物流車輛監(jiān)管到快遞柜安全,助力物流行業(yè)數字化轉型。
目前已有超過2000家開發(fā)者通過云眸開發(fā)者服務在各自專注的領域提供細分場景的SaaS應用,接口日均調用頻次超過3000萬次。
即便如此,徐習明依然認為,數字化轉型仍存諸多痛點,譬如消費者差異化需求交付、不斷攀升的末端人力成本、未能發(fā)掘的需求空間等等。
種種問題的解決還有待于??翟跀底只献龈M一步的探索。
大華股份執(zhí)行總裁張興明
今年的大華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高管離職潮:兩個月內,四名高管相繼離職。
其中,擔當1031天改革操盤者的李柯,于2月27日卸任大華股份董事與總裁職務。
同日,大華股份公告顯示,原副總裁張興明接棒,成為公司執(zhí)行總裁。
頻繁的人事變動并未對大華造成太大影響,緊急受命下,張興明領導的大華今年業(yè)績表現不俗:
10月12日,大華前三季度凈利潤為28.25億元,同比增長50.48%。其中三季度凈利潤為14.56億元,同比增長128.07%。 從數據來看,大華股份Q3單季度收入實現了12.5%的同比增幅。
在內碰經濟下行,外遇經貿摩擦,疫情貫穿全年的2020年,還能逆勢增長,此番成績實屬不易。
大華為何能在大風大浪中不偏離航線?
對大華而言,從來就沒有止步于所謂的舒適區(qū),也從來未停止過迎接各方挑戰(zhàn)。
超強的研發(fā)實力是大華股份常年位居安防市場頭部的秘訣之一:
現有的16000多名員工中,研發(fā)人員比例超50%。
風雨18年,從推出內業(yè)首臺自主研發(fā)8路嵌入式DVR以來,從未放棄過技術創(chuàng)新,近年來每年以10%左右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fā)。并以杭州總部為中心,在西安、成都、波蘭、墨西 哥建立研發(fā)分中心,布局全球研發(fā)力量。
各類研究院不勝枚舉,在先進技術研究院、大數據研究院、中央研究院、網絡安全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五大研究院支撐下,研發(fā)實力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大華還擁有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浙江省企業(yè)研究院等科研站,參與制定國家及人工智能標準達15項。
AI過境安防之際,大華從容轉身,在人工智能的投入上,搭建千人團隊,其中碩博占比超98%,面向對智慧交通、人臉識別、OCR、行為分析、機器人等眾多領域的算法研發(fā),申請AI相關的發(fā)明專利已近千余項。
如今的大華,業(yè)務不斷伸展:
基于視頻,開拓了機器視覺、視頻會議系統(tǒng)、專業(yè)無人機、智慧消防、汽車技術、智慧存儲及機器人等新興視頻物聯業(yè)務,幫助政府、企業(yè)和消費者生活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大華以“全感知、全智能、全計算、全生態(tài)”為能力支撐,在人工智能、云計算與大數據、5G、物聯網等技術上持續(xù)投入,深耕以視頻為核心的智慧物聯產業(yè),構建全面的生態(tài)合作體系,加速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應用在各行各業(yè)應用場景落地。
并且,大華以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綜合成本和重塑業(yè)務流程為導向,幫助政府、企業(yè)和消費者生活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宇視總裁張鵬國
入場稍晚的宇視,用了小十年時間,坐上了中國安防探花的位置。(根據IHS調研數據)
對于宇視和個人過去近十年取得的創(chuàng)業(yè)成績,張鵬國用這四個字進行了排序總結。
“命、運、情、智?!?/p>
他說,勢如破竹的時候,只是運氣好迎合了大勢,而不是比較出色。沒有卓越的公司,只有趕上大勢的公司。
張鵬國口中的“運氣好”背后是什么?
戰(zhàn)略布局之思。
細觀宇視近十年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五個黃金關鍵點撐起了他們的高速發(fā)展不脫軌。
一搭平臺;二建存儲;三做IPC/NVR;四布渠道;五要出海。
平臺求卡位;存儲高利潤;硬件鑄品牌;規(guī)模推渠道;出海成霸業(yè)且有助戰(zhàn)略安全。步步未錯,且順序極為講究。
基因之重。
宇視的基因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狼性基因;二是硬件基因。
狼性基因自不用多說,出生新華三自帶華為屬性。宇視的硬件基因,也可以稱之為產品基因。
張鵬國說,做產品要有夢想,也要有機緣,機緣體現在三點: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是市場機會;地利是產業(yè)鏈成熟度;人和是團隊協(xié)作精神。
今年3月中旬,新冠肆掠,祖國大地瘋狂尋找熱影測溫儀等產品。
武漢封城的前一天,宇視就緊急成立了一個戰(zhàn)役專項工作組,商討測溫等產品研發(fā)事宜。雖說并非白手起家,但在紅外測溫這塊,宇視之前的經驗還遠遠不足。
但宇視還是做到了:第一個月完成研發(fā);第二個月完成迭代(額溫→腕溫→額溫/腕溫+測距)。
短短兩個月時間,且尚處春節(jié)小長假,從無到有、從有到優(yōu),宇視熱影等產品在超300個城市,3000個項目大規(guī)模應用,涉及工廠復工、學校復課、居民小區(qū)等60多個場景。
潛伏之要。
“學會潛伏是做企業(yè)最要緊的事,狼多肉少的競爭環(huán)境中,要想活得好,先要活下去,到最后其實比的就是誰命長?!?/p>
宇視和千方的結合,外界褒貶不一。張鵬國說,人們總是傾向性高估自己的能力,其實自己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強大,能否跳出自身之外客觀看待自己的水平,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
在他看來,于2017年時期的宇視,最合適的選擇便是千方了。今天來看,宇視這一步落子,又選對了。
2018年千方業(yè)績數據中,宇視營收40.7億元,同比增31.3%;凈利潤4.7億元,同比增長20.5%;2019年千方營業(yè)收入89.92億元,同比增長24%,利潤10.04億元,同比增長31.6%。
加入千方后,宇視的行業(yè)排名也從全球第六上升至全球第四。(數據來自IHS)
棄子之道。
戰(zhàn)略上,必須創(chuàng)造出新的市場。
何為新?張鵬國認為,新市場需具備五大特點,缺一不可:
可量化(要能量化考核)、可積累(核心競爭力的沉淀)、可迭代(有后來居上的可能性)、空間足夠大(有犯錯及改正的空間)、符合社會及組織進化的方向(有未來)。
在雙戰(zhàn)方針的指引下,宇視的成長一直以來都在遵循兩大信念:
一、宇視是一家企業(yè),并非科研機構更不是探路者,做出來的產品一定要為客戶帶來價值;
二、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無時無刻都會聽到很多概念,這些概念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很難,在這其中,取舍最為重要。
“創(chuàng)業(yè)殘酷,有幸活到最后的企業(yè)一定都是會棄子的企業(yè)?!?/p>
張鵬國認為,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一定要避開某些大坑,不能做、做不了的事堅決不要碰。
作為創(chuàng)業(yè)者,需要學會躲開路上的坑,需要分辨甚囂塵上的概念,把產品迭代好、把算法迭代好的企業(yè)才能真正走得遠。
華為機器視覺領域總裁段愛國
2020年華為安防領域可謂動作不斷。
名字突變:
今年2月,華為安防官宣改名:從“華為安防”變更為“華為機器視覺”。
打法突變:
今年三月,華為在安防分銷市場投下四枚重磅炸彈:D系列軟件定義攝像機、智能網絡視頻錄像機、好望APP和好望商城。
其中,D10系列攝像機的發(fā)布像是一顆原子彈,它以439元的價格直接炸穿行業(yè)的最后一層防線。1T算力、200萬紅外槍機,市面上同類型產品的平均售價在千元左右。
此次發(fā)布會,華為安防對其渠道生態(tài)和經營模式進行了顛覆性調整。比如,讓合作伙伴從壓貨渠道變成解決方案商。
華為安防這一次選擇將行業(yè)原有的關系構成網絡直接撕破:最大可能地讓利他人,以往的集成商被拽來做代理商,自己不碰甲方。換言之:
傳統(tǒng)安防商們過去最大、實力最雄厚的敵人們,未來多有可能會成為華為安防最親人。
隨之,出現在各地公安、政務大廳的銷售精英們,除了來自海大宇等廠商的翹楚,還有更多拿著華為安防產品的且關系不俗的集成商們。
華為安防在AI算法上的策略同樣令人側目。
新推的“智能視頻算法商城,為合作伙伴提供多種入駐模式和商業(yè)模式組合,實現用戶“隨意挑、快熟換、放心用”的效果。
這會給依靠AI算法(算法接口調用收費)的公司帶來生存挑戰(zhàn)。
另外,2020年華為還將撒錢10億,啟動“燎原計劃”:建設覆蓋區(qū)域市場旗艦店、體驗店;建設覆蓋全國的售后維修體系;舉辦200余場新品發(fā)布會;組建數百人的城市分銷經理團隊。
“爭取2025年打造安防分銷行業(yè)的No.1?!?/p>
面對分銷這根硬骨頭,段愛國依然信誓旦旦。
今年,雷鋒網與華為機器視覺領域總裁段愛國進行了對話,這一次深度訪談,段愛國幾乎回答了關于華為安防的所有疑問。
段愛國表示,華為安防改名出于戰(zhàn)略升級,放眼未來的智能世界,就要跳出安防看安防。
在華為看來,4G時代,智能手機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發(fā)展,帶動了人與人之間的聯接;5G時代,感知帶動產業(yè)物聯網發(fā)展,深化物與物的聯接。而機器視覺正是萬物感知的入口,是智能世界的眼睛。
段愛國還認為,安防碎片化是個偽命題。
“大數據時代,行業(yè)客戶本身一定不希望碎片化,只是習慣了碎片化。碎片化就意味著多系統(tǒng)、多硬件,很多地方建了不少煙囪式系統(tǒng),全是數據孤島,很難產生聯網共享的價值,更別說通過大數據來賦能了?!?/p>
對于軟件定義攝像機,段愛國認為,過去5年,AI的成本在下降,AI已經進入到普惠的時代,他預測未來兩年智能攝像機一定會超過網絡攝像機。
普惠AI不是價格戰(zhàn),而是技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華為機器視覺就是要像智能手機一樣打造一個行業(yè)數字化的智能生態(tài)系統(tǒng)。釋放開放平臺的力量,最快匯集社會最佳資源,為用戶解決各類問題。
安防行業(yè)徹底擁抱技術創(chuàng)新,在于四個“大”:大聯網、大數據、大平臺、大生態(tài)。
在今年第三屆中國人工智能安防峰會上,段愛國還提到,改名后的華為機器視覺將聚焦打造兩個核心能力:一是前端的全息感知能力,二是在后端用數據驅動,反作用于物理世界,驅動于智能世界。
同時聚焦打造4個核心戰(zhàn)略產品和平臺:前端的軟件定義攝像機,后端的智能視頻存儲,類似于智能手機應用市場的智能算法應用商城,以及華為機器視覺云服務。
在此基礎上提出四大戰(zhàn)略策略:戰(zhàn)略一,積極投入全棧全場景的AI研究;戰(zhàn)略二,重構產業(yè)架構,加速智能化升級;戰(zhàn)略三,平臺+生態(tài),賦能千行百業(yè);戰(zhàn)略四:端邊云協(xié)同,深度數據挖掘。
紫光華智董事長張江鳴
后起之秀紫光華智,自誕生之日起就不太一樣。
有人把它比喻成富二代,“華智”前面因為帶了“紫光”,又是面向新信息技術和高利潤的行業(yè)項目市場,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集團的相關資源可以隨需使用。
也有人說它脫胎于新華三,天生自帶IT、ICT、AI、智能視覺等強大基因,稍微整合,就能大殺四方,關鍵時刻還可以打出紫光和新華三這對王炸,讓對手猝不及防。
兩年多時間,從0到1起高樓,紫光華智或已證明,它不是大戶人家的紈绔子弟,而是高干家庭的有為少年。
今年11月,紫光華智聯合新華三于重慶召開了一場近千人規(guī)模的生態(tài)峰會,會上紫光華智董事長張江鳴意氣風發(fā),透露了過去兩年他們的不少動向與收獲。
在產品方案方面,紫光華智像是掌握了產品模塊化組合的密碼。
圍繞AI視覺中樞全棧解決方案,全方位建立了算法產品、前端產品、視圖云存儲、微云服務器、顯示與控制、邊緣計算、融合產品、軟件應用8大產品系列,全面覆蓋云、邊、端。
在技術研發(fā)方面,紫光華智平均每3個工作日就有一件專利申請?zhí)峤弧?/p>
2020年5月,他們更是以業(yè)內最快速度通過國際CMMI5級認證,同時場景解析技術斬獲麻省理工專業(yè)測評第一,成為全球最佳。
在市場和供應鏈方面,紫光華智項目落地100多個城市,在公共安全、智慧城市、交通、醫(yī)療、電力能源等諸多領域遍地開發(fā),不僅不偏科,還成為了班里新晉的尖子生。
張江鳴表示:“紫光華智踐行的是‘技術+需求’的雙重驅動,除用戶需求以外,技術層面的殺手锏是我們采用全面云化架構,這是足以抗衡主流豪強的最寬護城河?!?/p>
如今架構全面云化是百行百業(yè)的大勢所趨,紫光華智的全面云化架構,特別是存儲和計算方面,毫不避諱地講,源自于紫光集團多年在ICT、IT等領域的技術和資源優(yōu)勢。
譬如,在安防存儲方面,紫光華智行業(yè)專用視圖云存儲,就是基于紫光集團在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方面領先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整體能力,采用全對稱分布式架構設計,在行業(yè)市場獨樹一幟。
對于當前智能化利用率不足5%,海量業(yè)務數據的價值沒有被挖掘出來的痛點,視頻數據解析是數據價值開發(fā)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紫光華智的創(chuàng)新技術,可以實現萬倍速解析,150小時的視頻數據,僅需60秒即可解析完成,領先業(yè)界35倍以上,大幅增加視頻數據的利用效率。
同時,通過軟件定義模式,紫光華智相關產品可將效率發(fā)揮到極致,單臺設備實現存、算、管、檢、用一體化,最高800路實時解析實現其TCO業(yè)界第一。
而支撐他們又快又省的秘訣是其技術之準,眼下紫光華智已經拿到了包括msmt17(CVPR2018會議開源)在內的多項測試集排名第一。
據悉,紫光華智眼下已經拿到的項目遍布全國100多個城市,涉足公共安全、智慧城市、政府、交通、金融、教育、醫(yī)療、電力能源、企業(yè)等諸多領域。
除去2018年成立時組織架構搭建的時間,在不到2年的時間里,創(chuàng)造了傳統(tǒng)安防市場的不俗速度。
對于“華智速度”背后的秘密,張江鳴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一切來源于需求導向。
從成立到現在,他們始終踐行三個唯一,即用戶需求是紫光華智存在的唯一理由、緊貼用戶需求是紫光華智生存發(fā)展的唯一機會、傾力打造獨一無二的產品是紫光華智贏得勝利的唯一路徑。
“對于用戶需求的無限專注,紫光華智已經深入骨髓。”張江鳴說道。
東方網力創(chuàng)始人劉光
今年7月,東方網力發(fā)布重要人事變動公告,其現任總經理趙永軍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總經理、法定代表人等職務。
今年1月16日,東方網力聘任他為公司總經理時,形容它為一個燙手山芋不足為過。
過去幾年,東方網力內部不和、總裁易主;外部不順、持續(xù)虧損。
今年4月15日,東方網力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公司及原控股股東劉光均被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
自9 月15日起,公司簡稱也由“東方網力”變更為“ST網力”。(編輯注:ST股票,意為“特別處理”,指給市場警示該股票存在投資風險,若連續(xù)3年虧損,則面臨退市風險。)
11月30日,北京證監(jiān)局對東方網力的罰單落地,包括對東方網力給予警告,并處以 40 萬元罰款;對劉光給予警告,并處以 75 萬元罰款;對趙永軍等給予警告和罰款等。
這是自去年三月,東方網力易主,川投信產成新主以來,劉光第二次出現在大眾視野。
時至今日,從來沒有人說劉光錯了,有人評價,他的每一步都沿著時代的軌跡甚至先于時代一步。
20年前硬件為王時代,各安防廠商各自為戰(zhàn),搶占市場。東方網力沒有占山為王,而是從軟件層下手。
此舉不僅避免與群雄正面硬剛,還跟他們做起了朋友,解決了硬件廠商割據局面中,不同品牌攝像頭聯網兼容之桎。
在技術實力加持下,東方網力在VMS領域如入無人區(qū),一騎絕塵。2014年開始,東方網力多年位居VMS市場占有率第一。
彼時國內市場對軟件的認可度并不高,VMS廠商始終低人一等,行業(yè)領頭羊被國外企業(yè)盤踞。東方網力這一仗揚眉吐氣,甚是漂亮。
如今,市場上“軟件定義硬件”“軟件定義一切”的聲音此起彼伏,更覺東方網力的前瞻遠囑。
2015年開始,劉光主導下,東方網力大舉投資并購,招兵買馬,補齊帝國短板。其布局的每個領域都是現今資本和市場追捧、重倉的熱門賽道。
國內對AI或猶疑未定、或尚未覺醒,東方網力已經大步流星地奔跑起來了。
但,走在時代的前面,結局不外乎兩種:引領時代或被時代拋棄。
彼時的技術、落地、商業(yè)化、市場成熟度都遠遠不夠,你跑對了方向,卻因沒在正確的時候出發(fā),被詭譎的時代判下場。
在技術、市場、商業(yè)化落地都尚未成熟的背景下,每一次大的戰(zhàn)略調整,都極其考驗掌舵人的判斷力、掌控力。
大舉并購中,稍有不慎,易引發(fā)現金流斷裂,收購的企業(yè)沒來得及消化,就背上沉重的債務,東方網力也沒能幸免。
現今國資接盤,能力挽狂瀾嗎?暫且沒有答案。
我們站在今天的視角,可以堂而皇之地去“總結”、去“結論”,他們或因超越時代或落后時代而被落下,可身處所處時代洪流的他們和我們,又哪能看得清時代的方向、潮流和規(guī)律是什么,甚至為這個誰也不確定的未來買單呢?
對于企業(yè)崛起與倒塌,我們除了應對其抱以歷史之同情和尊敬,更應該反思、復盤。
云天勵飛CEO陳寧
一向少有言語的陳寧今年吸引了不少市場目光。
前不久,深圳經濟特區(qū)建立40周年之際,經廣東省委、省政府批準,深圳市委、市政府決定對深圳經濟特區(qū)作出突出貢獻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物和先進模范人物進行表彰。
經層層推薦、征求意見、綜合評審、統(tǒng)籌考慮,40人為深圳經濟特區(qū)建立40周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物和先進模范人物表彰人選。
陳寧也名列其中,其他入選人物包括馬化騰、馬明哲、馬蔚華等。
陳寧表示:深圳是全國最適合海歸創(chuàng)業(yè)的城市,沒有之一;回國創(chuàng)新、來深創(chuàng)業(yè),是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沒有之一;粵港澳大灣區(qū)是全球最有潛力的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先行區(qū),沒有之一。
陳寧于2014年在深圳創(chuàng)辦云天勵飛。
他畢業(yè)于佐治亞理工學院,獲電子工程博士學位。
這所大學在培育領導型人才方面頗具方法論,包括美國第39任總統(tǒng)吉米·卡特、攜程創(chuàng)始人梁建章等。
今天的陳寧,有望在這項基因的延續(xù)上再描一筆。
他是中國第一款商用矢量處理器芯片設計者,手握近30項已授權國際專利,其中13項已被蘋果收購。
從算法到芯片、從安防到城市,他帶著云天勵飛用了6年時間親歷了一個新興技術從孱弱到璀璨的過程。
與大多創(chuàng)業(yè)公司稍稍激進的發(fā)展策略有所不同,云天勵飛的成長路徑酷似陳寧低調且穩(wěn)健的性格氣質。
當深度學習等技術尚未成熟便被匆匆推向市場時,他們不急不躁、潛心沉淀。
當AI技術觸達成熟度閾值亟需變現時,他們已落地良久、賦能各界。
當眾人還在為算法適配場景疲于奔命時,他們已經判斷算法、芯片的深度融合會在未來的城市領域大有作為并付諸實踐。
于無聲處,先人一步進行前瞻性思考,所謂運籌帷幄,大抵正是如此。
陳寧帶領下的云天勵飛:不吵不鬧、足夠安靜。
雖說圍繞它的討論不多,但它一發(fā)聲就是熱點、一出頭就是頭條。
譬如,受疫情等因素疊加影響,過去一年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并不友好,企業(yè)裁員、公司斷糧之音紛至沓來。
但今年,云天勵飛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完成了超過20億元的融資,并且已經進入上市備案輔導階段。
當獨角獸們皆手持AI之劍較勁碎片化市場時,云天勵飛卻又一次劍走偏鋒,自組生態(tài)。
11月14日,它劍指城市級市場,于高交會期間在深圳發(fā)布“自進化城市智能體”,同時還宣布成立“自進化城市智能體生態(tài)聯盟”。
發(fā)布會之上,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中國系統(tǒng)、中國長城、海康威視、深圳移動、深圳聯通等企業(yè)和機構均列隊出席,為之站臺。
拉三五好友、赴生態(tài)之約本不為奇,但于一家成立僅6年的公司而言,這套陣容已堪稱豪華。
自進化城市智能體的誕生,被認為是云天勵飛面向城市級場景的里程碑事件,也是其自我革新的又一個重要節(jié)點。
陳寧透露,云天勵飛之所以能夠在芯片領域較快取得一些成果,在于他和他的團隊們過去十幾年在這個領域的積累和摸爬。
陳寧認為,技術的進程其實就是人類功能的延續(xù),快捷方便、降本增效一定是社會發(fā)展的主旋律。
“保持耐心。AI賦能一定是場馬拉松,短期的勝利不是勝利,長期的勝利才叫成功?!?/p>
陳寧在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從來就沒有黑馬,云天勵飛也不是什么黑馬,只是他們努力時,沒有對外說而已。
360城市智能集團執(zhí)行總裁、360視覺總經理邱召強
今年最火熱的話題之一,莫過于人臉識別隱私泄露相關了。
從2元就能買到1000張人臉,到人臉識別成售樓處標配,背后一系列灰色產業(yè)鏈被扒出。
當AI安全問題成為當下AI有序發(fā)展的重中之重,以“安全”為命脈的360視覺科技在今年顯得尤為突出。
雷鋒網AI掘金志此前與360城市智能集團執(zhí)行總裁、360視覺總經理邱召強進行了一次對話。
邱召強介紹,早在2015年5月,360就成立了 AI 研究院,從事人臉識別、聲紋 識別、行為識別相關算法的研究。
“當時算法為王,鮮有成熟產品,落地應用更是少之又少,市場還處于對 AI 的盲目崇拜,安全被遺忘在角落?!?/p>
2018 年,人臉識別市場逐漸規(guī)模化落地,硬件的鋪陳并未讓市場更加成熟,360 發(fā)現市面上少有滿足其安全要求的產品,權衡之下,360意識到該他上場了。
出于戰(zhàn)略考慮也好,出于民眾對隱私的抵抗也罷,越來越多的AI 企業(yè)避免自己定義為人臉識別公司。以安全為命門的360視覺逆流而上,一次次為人臉識別安全正名。
“當然是安全,這是一切的基礎?!碑攩柕?60視覺的人臉識別最看重的一點時, 邱召強語氣堅定。
“數據、隱私泄露并不是人臉識別之后存在的,”邱召強提醒到,之所以如此便宜,是因為獲取成本更低。
360 視覺曾對市面上的人臉識別設備測試,發(fā)現 70-80%沒有任何安全防護,基本處于裸奔狀態(tài)。
“攻擊它們甚至不需要黑客,一個網絡工程師就能通過 wifi、藍牙或者網線等方式遠程接入端口,除了‘竊取’數據,還能植入定向傳輸的木馬程序,讓設備自動傳輸數據到指定 IP?!鼻裾購娬Z氣擔憂。
在 360 看來,安全并非只針對軟件,而是涉及到整個系統(tǒng)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硬件終端、硬件與服務器的連接和傳輸、管理平臺、應用。
凡是人編的程序,每千行代碼中就有 4-6 個漏洞,這些漏洞往往是網絡安全的命門,極易被攻擊。
智能硬件中,具備算力的終端中有操作系統(tǒng)和大量的電子元器件,比如當內存的算法明文保存,黑客就可遠程登錄并調試硬件,內存條芯片接口就成為被攻擊的入口。
云管端管邊的物聯網架構造就了萬物互聯的美好設想,但卻忽略了智能硬件在與服務器或云連接與傳輸過程中,黑客可以通過網絡截取數據包,進而破解其中的所有內容。
在管理平臺中,黑客同樣可以通過軟件的反編譯查看到軟件漏洞并侵入。
物聯網的打通,模糊了虛擬和現實的邊界,虛擬世界中的漏洞可能給物理世界帶來巨大的災難。
例如,如果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出現一個安全漏洞,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停車,會造成車毀人亡的慘案。
AI 世界的安全,從來都不能怠慢。
360 視覺如何融合心中那桿安全秤,為裸奔的世界加件衣服,將岌岌可危的 AI 拉回來?
15 年安全攻防實戰(zhàn),360 在為10億消費者和數千萬中小企業(yè)的服務中,練就出一套安全的集大成者——360 安全大腦。360 所有的產品、所有的平臺,都在 360 安全大腦防護體系之內。
在日漸豐富的軟硬件家族及360安全大腦的加持下, 360視覺科技在過去一年多里,已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落地了 50 多個應用場景,有超過 800 多個成功案例。
360視覺的足跡還遍布智慧校園、智慧辦事大廳、智慧酒店等等。在這一個個鮮活成功的案例中,360視覺始終堅持“AI+安全”的理念,將智能化、安全化融入每一個應用案例的細節(jié)中。
“做業(yè)界最安全的人臉識別,2-3 年內做到人臉識別通行市場第一?!?/p>
對于 360 視覺的未來目標,邱召強顯現出 360 不小的野心。
馮柳
10月26日,A股兩市雙雙下探,??祬s逆勢高開,上演罕見漲停,市值一度攻破4000億,創(chuàng)歷史新高。
伴隨著海康的漲停,一個長相頗似林永健的投資經理,被不少本不太關注二級市場的安防從業(yè)者所熟知。
他叫馮柳,趕在三季報公布之前,他瘋狂重倉???.31億股(價值90億元),昨天已豪賺9個億。
不少人直呼,??底蛱鞚q停更多是因為馮柳概念,基本面改善的變量其實沒那么大。
也有人認為,業(yè)績才是??禎q停的根本要素,馮柳的作用只是輔助因素。
馮柳何人?
他起家于白酒,發(fā)家于醫(yī)藥,成名于科技。
他是中國投資界的傳奇人物,也是一位草根逆襲故事的雞湯典范。
馮柳早年間在娃哈哈干快消品銷售,這份工作最大的特點就是錢少事還多。
2003年他辭職回家,做起了一個全職股民,和所有韭菜們一樣,夢想著一朝發(fā)達。
這個時間點的選擇也比較有趣,2002年是中國證券市場成立以來,極具歷史意義的一年。
那一年,管理層加大了上市公司的治理,加快建設和完善上市公司的企業(yè)制度,規(guī)范上市公司的運作。
而就在前一年,受高科技上市公司業(yè)績大幅下滑和上市公司國有股減持政策的拖累,國內A股市場全線暴跌。
入場之后,馮柳“重倉”了一支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股票:貴州茅臺。
與普通股民們稍有不同,買買買之外,他還經常寫寫寫,在相關平臺上發(fā)表見解。
為了方便和群友們交流,他還給自己取了個筆名“茅臺03”。
而他的開掛人生,也因茅臺而開啟了。
從2003年到2006年間,他的茅臺收益高達300%之巨,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重倉了茅臺卻沒有將自己完全托付于茅臺。
2006年6月8日,他對茅臺來了一次斷舍離,選擇高價買入山西汾酒。
道理很簡單,他發(fā)現山西汾酒當時2.5倍的市銷率遠低于茅臺的12倍和五糧液的5倍,而利潤率及相關盈利指標并未有多遜色。
一拿就是三年。此后的山西汾酒像似著了魔,股價一路上漲,2011年8月達到最高89.97,漲幅近80倍。
在所有人都認為白酒股的春天來了的時候,2011年底他又清倉了白酒股轉戰(zhàn)醫(yī)藥股。
對于這個投資轉折節(jié)點,2012年他還專門發(fā)文闡釋原因。
在這篇2000字的長文里,他坦言自己放棄白酒股的原因是“感覺白酒的主導邏輯在發(fā)生改變,從整體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成長速度和確定性都會有下降風險”。
一系列超神操作下,他花了十年時間,累積了超過900倍的收益(坊間傳言)。
之后,他被私募機構看中,成為了一名職業(yè)私募投資經理,而這個機構就是今天重倉??档母咭阗Y產。
在高毅資產內部,馮柳管理的產品年化收益也始終高居首位。
自2015年加入高毅資產擔任基金經理以來,無一年虧損。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2015年11月馮柳開始管理高毅產品(高毅鄰山遠望基金),凈值不斷創(chuàng)出新高。
截至2020年7月31日,最新凈值突破5元,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為41.01%。
值得注意的是,歷史最大回撤僅為18.8%,出現于2018年12月,也就是A股市場的底部。
這個成績不夸張地說,是絕大部分A股投資者永遠無法企及的神話。
他真的做到了沒有多少流量,憑著實力名利雙收的男人。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