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很早以前知乎上就有個流行的玩法叫“占坑”,只要有人邀請了答題就有答主寫一句“占坑,等會答”,這種方式一來有可能提前騙點兒贊,二來防止問題突然被關閉,自己好不容易寫的草稿付之東流。亞馬遜的無人機大體來說玩的也是這個路子。
2013年12月,亞馬遜大聲的問美國人民: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們先聽哪一個?
樂觀的美國人民遙相呼應:好消息!
亞馬遜說:我們準備搞一個大項目——利用無人機展開遞送服務,再過一個月,我們就跟美國聯(lián)邦航空管理局遞交無人機的戶外大規(guī)模試飛申請,用來測試無人機。
舉國上下掌聲雷動。
要知道,那個時候無人機的熱度離現(xiàn)在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呢。
這個消息一出,立馬受到了各大媒體的爭相報道,美國萬千人民都感到十分的Excited,因為這將徹底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當初在北美留學的同學向雷鋒網(wǎng)抱怨,在美帝網(wǎng)購個東西快遞體驗比國內(nèi)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但是有了這個無人機快遞服務,未來迅速收貨應該就不是夢了吧。
隨后,當時亞馬遜首席執(zhí)行官Jeff Bezos說:別著急,還有壞消息呢,坦率地講,這項服務你們暫時還用不上,因為要完全實現(xiàn)可能還需要很長很長很長一段時間。
以上均為雷鋒網(wǎng)依據(jù)事實改編的演義。
亞馬遜就此占了個無人機快遞的坑。
亞馬遜這一招,跟知乎占坑騙贊有點像,但是得益卻差了九重天。
連產(chǎn)品模型都沒有,光一個想法就宣布占了個大坑,這能給亞馬遜帶來的可不只是騙兩個贊(媒體的曝光)那么簡單。再此之前,亞馬遜雖然也是美國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之一,但是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他更像是賣書的掮客,雖然市值龐大,但是跟Google、蘋果等“高科技”巨頭還是矮了一截,所以亞馬遜在于其他科技巨頭在高精尖技術人才的爭搶中一直處于下風,主要原因也是因為亞馬遜“不夠酷”,起碼沒有Google、蘋果那么酷。
另外,有了無人機項目,當亞馬遜和貨運服務商談判時,無人機項目能增加更多籌碼。
在這種情況下,亞馬遜先聲奪人,看準了當時還沒風靡的無人機應用行業(yè)(也許當時無人機給人看來科技的含量比手機更高),自己本身是賣東西的,結合電商身份用無人機送快遞最合適不過了。消息一出,電商巨頭腰身一變,成為了“黑科技”公司,無人機成為了泥菩薩的金身,名頭一下高了好幾個檔次。
有了無人機項目后,果不其然,在工程、設計等高端人才的招聘上,亞馬遜感受到了真正“科技”公司的優(yōu)勢,一大批本來準備非Google不進的工程師開始考慮給亞馬遜投一份像樣的簡歷了。
不管能不能搞出來,我們先搞著。
泥菩薩也是菩薩,亞馬遜又不需要過長河,所以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慘,只是在于其他巨頭在人才競爭中有些劣勢而已,整體實力還是有的。該占的坑占完了,是時候著手寫答案了。
2014年,亞馬遜招募了一些優(yōu)秀的工程師,隨手也招了一些無人機飛行員幫助測試和開發(fā)無人駕駛飛機。
很快亞馬遜的無人機產(chǎn)品原型就造出來了,他們開發(fā)的Prime Air 無人機可以在 24 公里左右的范圍內(nèi)送貨,也就是說,該無人機應該可以續(xù)航 50 公里,并且 Prime Air 的時速可以達到 88 公里左右,他們也給自己定了個目標——爭取在半小時之內(nèi)將貨物用無人機送到客戶的手中。
不過在這過程中,亞馬遜遭遇了一系列的外部阻力。
一方面是競爭對手的壓力。本來不太重視無人機的Google在隨后的全球風潮下,也跟了個風,搞了個 Project Wing 項目,這個項目的主旨也是載貨無人機,該無人機機身重量不超過 19 磅,最大負荷重量為 22 磅,并準備在 2017 年進行商業(yè)化,雖然Google方面聲明想把這個無人機用于救災場景,但運貨的本質(zhì)都是一樣的,亞馬遜方面也感受到了對手的壓力。值得亞馬遜慶幸的是,15年年初,Google的Project Wing投遞無人機項目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但歐亞無人機應用的崛起已經(jīng)追上甚至超越了搶占先機的亞馬遜,這讓亞馬遜也感到十分急迫。
另一方面,也是亞馬遜最大的阻力,就是來自于政策管制方面。亞馬遜曾經(jīng)不止一次的對外表示,他們的快遞無人機面臨的并不是技術難題,而是政策難題。美國聯(lián)邦航空管理局(FAA)對于無人機商用這塊管制一直十分嚴格,導致亞馬遜在美國本土的測試根本沒有辦法很好的展開。
2015年,F(xiàn)AA向亞馬遜及其無人機原型設計頒發(fā)了一份實驗性的適航證書(airworthiness certificate),允許其在華盛頓州的私人及農(nóng)村地區(qū)進行測試飛行。但是該適航證書只適用于一種特殊的無人機設計,如果該無人機進行修改,亞馬遜必須獲得新的適航認證。
如此緩慢的動作讓亞馬遜甚為惱怒,以至于因此公開抨擊FAA的不作為,指責FAA緩慢且滯后的審批嚴重拖累了無人機快遞的商業(yè)發(fā)展,甚至面對歐亞快速崛起的無人機應用,美國本土的項目再想沖擊行業(yè)前頭為時已晚。要知道,亞馬遜之所以很早就要造無人機快遞就是想盡早在“政策優(yōu)勢”上占先機。
更讓亞馬遜感到郁悶的是,2015年年中,F(xiàn)AA宣布針對商用無人機的規(guī)管條例草擬將在年內(nèi)完成,就在此時,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自澳洲的無人機快遞創(chuàng)業(yè)公司Flirtey在亞馬遜之前先拿到了FAA的許可,并在七月份與NASA、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Virginia Tech進行了無人機測試,將 24 包處方藥(重 10 磅)運送至一間位于西維吉尼亞州的免費診所。
面對政策的包夾,亞馬遜為了趕進度也沒閑著,他們把戰(zhàn)場放到了國外,先是跑到了加拿大批了一片開闊地,進行無人機的測試,后來,亞馬遜公開宣布,把無人機正式首發(fā)的地點放到英國。
亞馬遜在加拿大測試無人機
在知乎上,先占坑、后答題的人總是給人一種沒有誠意的感覺,通常他們交出的答卷也是讓人不甚滿意,然而,亞馬遜這次表現(xiàn)似乎還不錯。
上周,也就是12月7日,亞馬遜在英國用他們的Prime Air 無人機為一位下單的顧客送上了一臺Amazon Fire TV 機頂盒和一包爆米花,從下單到到貨總共用了13分鐘。這次首飛來得悄無聲息,低調(diào)華麗,以至于我們在一個星期之后才獲悉這個“重磅”的消息。
據(jù)悉,亞馬遜在英國的無人機服務只向位于該公司英國倉庫附近的客戶提供。同時,接受服務的客戶還需要做點準備工作——在自家位置的草坪上放置一個小型 QR 碼作為標志,這樣無人機才能準確地找出它們可以安全著陸的地點。
英國的政府也是對亞馬遜的無人機快遞提供了大力支持,該國監(jiān)管機構授予了亞馬遜幾項重要權限,允許其在農(nóng)村和郊區(qū)操作無人機。此時此刻,不知廣大期盼無人機送貨的美國人民作何感想。
今天雷鋒網(wǎng)也報道了這項消息,據(jù)了解,今后亞馬遜無人機送貨的客戶范圍將逐漸擴大,不過在短期內(nèi)這一數(shù)字也只有數(shù)百人而已。
總體來看,亞馬遜這次的答卷還是合格的。雖然從“占坑”到“答題”,亞馬遜扯皮了三年,這三年,無人機行業(yè)已經(jīng)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已經(jīng)有企業(yè)開始利用無人機進行快遞測試了,競爭對手也多了幾倍,表面看上去作為“先驅(qū)”的亞馬遜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但長遠來看,還不算晚,相信這也不會是亞馬遜最終的答案,最終“成稿”能獲得多少的“贊”還得未來再看。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詳情見轉(zhuǎn)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