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本文作者: 羅比 | 2015-06-17 17:35 |
在2013年,SpaceX公司CEO埃隆·馬斯克就宣布了一個激進的想法——設計一個高速交通工具:把乘客裝進一個金屬管子里面,然后用每小時760英里的速度將乘客發(fā)射到目的地,簡直就像子彈一樣。他把這個交通工具稱為Hyperloop,從舊金山乘坐Hyperloop到洛杉磯只需要短短35分鐘。
埃隆公開表示他這個愿景是一個開源的白皮書,只有大體的概述,沒有詳細的設計方案,希望大家一起出謀劃策,完成這個偉大愿景。雷鋒網(wǎng)之前報道過SpaceX舉辦的設計競賽Hyperloop Pod Competition,該競賽旨在鼓勵其他人提交設計方案?,F(xiàn)在最大的挑戰(zhàn)之一是設計旅游體驗,如何讓人們高效地乘坐Hyperloop?乘客在管子里面能看到什么?有食物嗎?浴室呢?走廊呢?被困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這些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奧斯汀設計咨詢公司Argodesign決定承擔這個項目,想象一下Hyperloop會變成什么樣,也許這不是一個科幻,而是一個舒適的旅行方式。
“我們把這一切看作是一個游樂園的設施,人們可以進去,然后能夠快速移動,最后出來”,Argodesign的CEO Mark Rolston說道,“對于普通的市民來說,幾乎不會關注他們?nèi)粘I舷掳嗟墓ぞ唛L啥樣”。
最終的效果圖只是概念上的,但他們也試圖兼顧艾倫在白皮書所描述的局限性,即汽車是金屬做的,當乘客坐在管子里面時,這意味著乘客被困在一個罐子里,沒法和外界交流。更糟的是,這個罐子無法中途停車。所以這種體驗就像乘坐潛水艇一樣恐怖,甚至堪比被困在一個沒有降落傘逃生的飛機上。
一個大型的移動膠囊由三個部分組成,頂部區(qū)域用來停車,乘客在中間,底部是軌道。
一個熟悉的地方
它總共有五個類型的艙室——停車艙,貨運艙和三個不同等級的乘客艙:高級,商務,普通。乘客艙的內(nèi)飾設計主要來自于航空業(yè),例如天花板上的儲物倉,座位的分布以及座位后面的顯示屏。
“當很多人同處在一個小空間時,熟悉的場景很重要”,Rolston堅稱,“一旦你開始設計一個可以承載很多人的交通工具,不管未來你想要它變成怎樣,它都會驅(qū)使你走向一個高度優(yōu)化的體驗,這個體驗和航空體驗相似?!?/p>
一個更好的無窗戶世界
Hyperloop是一個沒有窗戶的世界,設計者用數(shù)字體驗代替?zhèn)鹘y(tǒng)的窗戶,商務艙乘客在座位前有個屏幕,可以模擬前排的場景,好像他們就處于Hyperloop的駕駛艙。Hyperloop的運營人員可以改變屏幕的內(nèi)容,讓你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早上8點鐘上班時間,你乘坐一個火箭去太空上班,下午5點中下班時間,你再次回到地球。
“尤其是當這樣的東西做出來時,它必須存在溢價,這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Rolston說道,“你可能認為眼前就是(虛擬)旅行的風景,因為當人們處于沒有窗戶的空間時,會產(chǎn)生幽閉恐懼癥,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怎么處理這種癥狀,不過這也是它魅力的一部分。”
via fastcodesign
關注腦洞微信號(hackmind),帶你領略更多前沿技術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詳情見轉(zhuǎn)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