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近日一篇“做事要找靠譜的人,聰明的人只能聊聊天”的文章在硬創(chuàng)邦記者的朋友圈刷屏了,查看文章底部的閱讀數(shù),出乎意料的竟然有100000+。雖然對于這類的“雞湯文”,我一開始是拒絕的。但是點開文章之后,在渴求“靠譜”認同感的驅使下,作者還是摘選了文章中“ 自己靠譜的一直走下去,漸漸的會有很多靠譜的人和你交往”這句話作為轉發(fā)語,分享到了朋友圈。一分鐘之后,如我所愿地收獲了第一個贊??偠灾?,這篇深夜雞湯文,在“誠懇中夾雜一份優(yōu)越感”的虛榮心理下完成了他應有的使命,“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用這篇雞湯文裝“和諧詞”,我自己是可以給8分的!
至于為什么沒有得到另外兩分?作者細細回想之后發(fā)現(xiàn),這不是在變相承認我不聰明嗎?盡管對于這個結論,作者早有認識。但在這樣的條件設定下,顯然“靠譜”更對我的口味,因此承認自己不聰明好像也并不是什么難事。
雖然沒有針對這篇文章的“轉發(fā)心理學”作大面積的樣本調查,(而且這個話題好像并不值得做深度調查分析),但筆者相信,很多人和筆者一樣,是基于“自我靠譜認同”的心理狀況下轉發(fā)的。最終的設定是能夠成功做事,這就夠了。在現(xiàn)代這個高效率的社會,結果一直都比過程要重要。聰明人沒有完成最終的結果,反而可能會引來更犀利的嘲諷。舉個讓國人添堵的例子,世界杯預選賽上國足“逼平”中國香港,盡管我們都知道過程是怎樣的,大好進球被裁判視而不見。但是,面對最終的平局結果,國足得到的更多還是山呼海嘯般的批評和“恨鐵不成鋼”的諷刺。結果比過程更重要,評價的好壞是建立在結果之上的。
做事需要找靠譜的人這點無可厚非,但是問題來了,聰明的人真的只能聊聊天?得出這一結論的作者看來是和筆者一樣,不經過調查就直接下結論了,而且這個結論乍看起來,還容易讓人產生”你說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我竟無言以對!“的即視感。
聰明的人就真的只能聊聊天?這個結論肯定存在一定的普適性,注意我說的是“一定”,畢竟100000+的閱讀量總得有一定的事實樣本作為論據(jù)支撐。但是,就這樣“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想必那些聰明人肯定是不能心悅誠服的。從作者20多年的人生閱歷來看,那些務實的聰明人比比皆是。遠的不說,就拿歷屆創(chuàng)客馬拉松比賽來舉例,開發(fā)現(xiàn)場就有許多不只是“能聊聊天的聰明人”。
創(chuàng)客馬拉松需要參賽選手在連續(xù)的48小時內完成軟硬件項目的開發(fā)。按照大賽要求,他們需要以3-5人為小組,提前準備比賽項目。賽前,需要提交創(chuàng)意宣講的PPT。項目開發(fā)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工具使用、物料調配、向導師請教等多方面的問題。個人參賽選手更不容易,他們需要在主辦方的安排下,選擇此前完全不熟悉的同伴一同組隊。48小時之內,團隊會遇到創(chuàng)意被推翻、技術無法實現(xiàn)、調試失敗等常見問題。
(創(chuàng)馬華農站一等獎作品,手勢手套)
硬件開發(fā)不比請客吃飯,需要團隊內部的高效溝通與協(xié)作。時間緊迫,熬夜也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搶占有限的開發(fā)時間,創(chuàng)客們需要通宵開發(fā),困了累了只能靠紅牛來勉強支撐。實在困了,趴在桌子上就地休息,醒來再繼續(xù)。需要提醒的是,創(chuàng)客馬拉松比賽中很多參賽團隊都是在校大學生。項目開發(fā)過程中會涉及到繁復的軟硬件知識,課本中不一定都有講解,他們需要去查閱相關技術資料,現(xiàn)學現(xiàn)用,開發(fā)難度可想而知。如果還要為他們扣上“只能聊聊天的聰明人”,那么筆者就真的只能呵呵了。
所以,做事需要找靠譜的人,但是聰明人并不是只會聊聊天。那些真正做實事的聰明人站在你面前,也許你能夠感嘆的就只有“比你優(yōu)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優(yōu)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12月18-20日,我們將在深圳大學再次聚集一批"聰明人"。屆時,來自各界的創(chuàng)客們將圍繞“開發(fā)板”的活動主題來進行硬件開發(fā)。想要成為這批聰明人中的一員嗎?快來報名參賽吧!
報名地址:http://www.sojump.com/jq/6184382.aspx
2015-2016賽季全球創(chuàng)客馬拉松深圳大學站已經開始接受報名啦!關注“硬創(chuàng)邦”(微信號:leiphone_bang),回復“深大”即可參與報名!此外還可加入全球創(chuàng)客馬拉松主群(群號:259592983),參與我們的互動討論~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