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李帥飛 | 2020-05-29 22:49 |
日益緊張的中美關系,開始影響到在美國學習的中國留學生。
尤其是近兩天,針對中國,美國在科教方面的小動作不斷,主要有:
特朗普政府計劃取消數千名中國留學生的簽證;
有美國參議員提出法案,以阻止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接受 STEM 領域的本科或研究生教育。
以上兩點,無一例外都劍指中國,尤其是中國留學生。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上述消息,外交部發(fā)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
美國領導人多次表示,歡迎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兩國元首 3 月 27 日通話時,美國領導人再次表示,美國人民非常尊敬和喜愛中國人民,中國留學生對美國教育事業(yè)非常重要,美方將保護好在美中國公民,包括中國留學生。
言猶在耳,美方是不是打算食言而肥?
一段時間以來,美方在中美人文交流領域采取的一系列消極錯誤言行,與美方自我標榜的開放自由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馳,與兩國民意背道而馳,與開展國際人才交流的時代潮流背道而馳,給中美正常人文交流與人員往來帶來嚴重消極影響,嚴重損害了兩國關系的社會基礎,暴露出美國內一些人根深蒂固的冷戰(zhàn)思維、零和思維。
人們不禁要問,是不是美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主義正在回潮?如果美國政府公然采取損害中國在美留學人員合法權益的措施,將是赤裸裸的政治迫害和種族歧視,嚴重侵犯中國留學人員人權。
美國東部時間 5 月 28 日,《紐約時報》報道稱,特朗普政府計劃取消一批在美國留學的中國研究生和研究人員的簽證。
據了解,這批人群的人數大概有幾千人,特朗普政府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與一批有中國軍方背景的高校有直接關系。
按照《紐約時報》的說法,這次簽證的取消計劃會影響到至少 3000 名學生。
而這個計劃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它有可能很快就得以實施——《紐約時報》稱,在本周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白宮的一次會議上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討論了這一簽證計劃。
不過,就《紐約時報》的這一報道,美國國務院和國家安全委員會都拒絕了評論請求。
實際上,在過去幾年間,美國 FBI 和司法部曾經多次行動,向一些管理者和老師們發(fā)出提醒,向他們警告中國學生所可能導致的潛在國家安全威脅,尤其是在科學工作領域。
然而問題在于,美國官方也沒有證據。
在《紐約時報》的報道中,美國官員承認,針對這些簽證可能受影響的學生,美國并沒有直接的證據指向了他們的錯誤行為;相反,美國官員的懷疑主要是他們所來自的中國大學——他們在這些大學本科畢業(yè)。
那么,是哪些大學呢?
盡管美國官員并沒有提供這些大學的具體名單,但是按照美國政策研究所和美國官員的說法,被認為有中國軍方背景的大學有 7 所。它們分別是:
西北工業(yè)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按照美國現任官員和前任官員的說法,特朗普政府的官員在長達三年的時間里反復討論了限制中國學生簽證的問題。
其中在 2018 年,美國國務院決定,將在機器人、航空和高科技制造等領域學習的中國研究生的簽證期限限制為一年,并且可以續(xù)簽。
而在過去大約六個月的時間里,美國政府的相關機構就上述取消簽證的計劃進行了激烈辯論——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美國科教領域的官員普遍表示反對,而國家安全領域的官員則普遍表示支持。
另外,《紐約時報》也認為,預計這一計劃也可能遭到美國不少大學的反對;因為這些美國大學不僅僅因為國際教育交流而獲得聲譽,它們也依賴來自中國留學生的昂貴學費來獲得費用。
畢竟,中國留學生群體是美國最大的單一國家海外留學生群體,目前大約有 36 萬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紐約時報》還擔心,如果美國真的將上述計劃實施,中國政府也可能因此對在中國的美國留學生實施報復。
所以,目前上述計劃還處在辯論之中。
在美國政府計劃取消部分中國留學生簽證的同時,美國立法部門也有一些專門針對中國留學生的動作。
5 月 27 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 Tom Cotton 和 Marsha Blackburn 聯(lián)合提出了一項名為 Secure Campus Act(安全校園法案),其主要目的是限制中國公民獲得在 STEM 領域進行本科教育或研究生教育的美國簽證。
顯然,這一法案的主要矛頭就是中國留學生,尤其是 STEM 領域的留學生。
那么,什么是 STEM?
雷鋒網了解到,STEM 是美國政府在長期的戰(zhàn)略研究中提出的一個學科組合概念,它分別指向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四門學科;它本身也是這四門學科之名稱的英文首字母組合。
在這四門學科中,科學在于認識世界、解釋自然界的客觀規(guī)律;技術和工程則是在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基礎上改造世界、實現與自然界的和諧共處、解決社會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數學則作為技術與工程學科的基礎工具。
據雷鋒網了解,STEM 的概念可以回溯到 1986 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發(fā)表《本科的科學、數學和工程教育》報告,后來在 2006 年美國總統(tǒng)布什在《美國競爭力計劃》中提出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目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具有 STEM 素養(yǎng)的人才。
因此,STEM 人才被視為是全球競爭力的關鍵。
基于這個背景,在考慮到中美當前的競爭態(tài)勢,則美國參議員提出上述的法案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其本質就是利用對中國 STEM 學科人才的限制來阻礙中國競爭力的提升。
當然,科技競爭力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在上述法案中,Marsha Blackburn 參議員表示,中國在利用學生簽證來竊取美國學術和研究機構的科學、技術、工程和制造秘密,因此這項法案有利于保證美國的國家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對這項法案的介紹中規(guī)定,這項法案不適用于中國臺灣和香港的相關簽證申請人,其用心由此可知。
在上述提名法案之外,美國參議員還提出了另外一項法案來針對中國。
具體來說,5 月 27 日,美國民主黨參議員 Chuck Schumer 和共和黨參議員 Todd Young 聯(lián)合提出一項名為 Endless Frontier Act(無盡前沿法案),該法案的目標是:通過增加投資,來實現對未來技術領域的發(fā)現,創(chuàng)造和商業(yè)化,從而來鞏固美國在科技創(chuàng)新中的領導地位。
該法案在承認美國 "長期未能充分投資于科學研究" 的同時,也強調稱:
中國和其他國家正在竊取美國的知識產權,并積極投資于研究和商業(yè)化,以支配未來的已知技術領域。
因此,這項方案要求在 10 個關鍵技術領域里進行大規(guī)模投資,推進技術進展。
這 10 個領域如下:
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
高性能計算,半導體和先進的計算機硬件
量子計算和信息系統(tǒng)
機器人,自動化和先進制造
自然或人為的災害預防
先進的通訊技術
生物技術,基因組學和合成生物學
先進的能源技術
網絡安全,數據存儲和數據管理技術
與其他關鍵技術領域有關的材料科學,工程和勘探
除此之外,為了保證美國的前沿科學技術研究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這項法案提出了多項動議,重點包括:
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將更名為國家科學技術基金會(NSTF),并任命一名新的副主任,負責資助與特定的公認全球技術挑戰(zhàn)相關的基礎研究;
在五年內撥款 1000 億美元,以重振美國在發(fā)現和應用將定義全球競爭力的關鍵技術方面的領導地位;
美國商務部將在五年內再批準 100 億美元,用于指定 10 至 15 個區(qū)域技術中心,為全面投資計劃提供資金,這些計劃將全國各地定位為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fā)和生產的全球中心;
增加大學研究經費,建立重點研究中心;
在重點的研究領域提供新的本科獎學金、行業(yè)培訓計劃、研究生獎學金和實習生以及博士后支持,以培養(yǎng)美國的人才和勞動力。
顯然,此項法案的提出,明顯也是指向了中國。
局勢發(fā)展到今天,中美之間的競爭不僅僅停留在經貿領域。
實際上,有不少觀點認為,中美之間的競爭本質上是科學技術能力的競爭,尤其是在 5G、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半導體、能源、生物等前沿技術領域,并由此延伸到各個相關的基礎科學研究領域。
當然,考慮到技術人才的因素,高等教育必然是雙方沖突的重要一環(huán);而在美國學習的中國留學生正處在中美科教競爭的大關口,自然是首當其中。
最后一問:
你認為美國最終會取消中國相關留學生的簽證嗎?
本文參考資料:
https://www.cotton.senate.gov/?p=press_release&id=1371
https://khanna.house.gov/media/press-releases/release-khanna-schumer-young-gallagher-unveil-endless-frontier-act-bolster-us
https://www.nytimes.com/2020/05/28/us/politics/china-hong-kong-trump-student-visas.html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