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又是新的一年,2016 在騷動中落下帷幕。回頭看去,我們發(fā)現這一年的科技圈頗不平靜:
大趨勢上,AI 助手層出不窮,自動駕駛風雨欲來,各大機器學習平臺相繼開源;
通訊上,5G 標準初定,藍牙 5.0 啟用,美國斷網事件使僵尸網絡成為”網紅“;
明星企業(yè)中,訊飛火了,SpaceX 要讓人類移民火星,Nvidia 用去火星的錢砸出新泰坦;
數碼界的噩耗,安卓老大三星炸了,智能手表鼻祖 Pebble 死了。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 2016 愈演愈烈的 AI 浪潮——甚至把這一年發(fā)生的事稱之為“人工智能革命”也不為過。這年頭,互聯網巨頭們沒有一家不在談論、研究人工智能,幾乎到了不搞點 AI 都不敢自稱是互聯網科技公司的地步。以至于,周鴻祎直言出現了 AI 經濟的泡沫。
那么,AI 在 2016 年是如何一步步爆發(fā)的?都出現了哪些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進展?到底是泡沫還是革命?請看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欄目為您盤點的 ”2016 十大 AI 里程碑事件“:
*波浪線為 2016 全年的谷歌”人工智能“搜索指數變化
這場圍棋“世紀之戰(zhàn)”中,AlphaGo 五局四勝戰(zhàn)勝一代宗師李世石,震驚世界。前者是谷歌 DeepMind 開發(fā)出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而計算機在圍棋上戰(zhàn)勝人類頂尖選手,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這一刻比科學家們預想的早了十年。
圍棋,這項中華民族的古老發(fā)明,是完全信息博弈游戲(perfectinformation games)的巔峰,長期被看作是棋牌運動中“人類智慧的最后堡壘”。據數學家估算,圍棋中潛在的落子組合,比宇宙中原子的總數還要多——即便是電腦,也無法對所有的可能性進行預測。
因此,AlphaGo 采用了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技術,能不斷對圍棋技巧進行“學習”。這與 1997 年國際象棋比賽中,IBM “深藍”計算機用窮舉法擊敗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 不可同日而語。
這場對決直接喚起大眾對于深度學習的熱忱,當之無愧是 2016 年 AI 年度事件。
作為一項對人與 AI 交談的探索,微軟聊天機器人 “Tay” 以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的方式草草收場。
在推特上線僅 16 小時后,Tay 就被微軟緊急下線——它學會了說臟話,并發(fā)布涉嫌種族、性別歧視以及納粹主義的煽動性言論。這引發(fā)巨大爭議。微軟發(fā)布 Tay 的本意是與全世界青少年進行輕松、幽默的互動,并在這過程中訓練 Tay ,讓它變得更聰明。然而熊孩子們迅速把它教壞:Tay 學會了罵人“黑鬼”。還有一部分熊孩子鉆了漏洞,命令 Tay “重復我的話”,使 Tay 推文:“希特勒是對的!我恨猶太人!”。
雷鋒網統(tǒng)計,公眾的反應可大體歸納為三類:1.憂心 AI 的發(fā)展; 2.擔憂人性以及世界和平;3. 為 AI 學新東西如此之快感到驚喜。
(右)事故 Model S,圖中皮卡并非當事貨車
事故發(fā)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高速路。當日,一輛處于”自動駕駛“模式的特斯拉 Model S 以 74 英里的時速(119 km/h),撞上了拐彎中的白色拖掛式大貨車。Model S 從貨車車底穿過,車頂被完全掀飛,40 歲的駕駛員 Joshua Brown 不幸死亡。經調查,事故原因是:
自動剎車未生效。當日光照強烈,車輛傳感器未能識別明亮天空背景下的白色貨車。
超速。出事路段限制時速為 65 英里/時(約105 km/h)
司機未能及時反應
這引發(fā)了全世界的關注。事后,特斯拉為自動駕駛模式做了升級,并強調該模式并非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駕駛員需要始終注意路況,雙手位于方向盤。
但”自動駕駛“的首例致命車禍在今年初就已發(fā)生:中央電視臺 9 月報道,1月20日,一輛”自動駕駛“模式的 Model S 在京港澳高速追尾一輛道路清掃車,23歲的駕駛員高雅寧當場死亡。
谷歌、亞馬遜、Facebook、IBM 及微軟在九月宣布成立 AI 聯盟,并取了個很長的名字:Partnership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Benefit People and Society,意為“為大眾和社會謀福祉的 AI 合作組織”。這是一個非盈利性組織,旨在促進公眾對 AI 的理解,以及制定行業(yè)標準。
官方聲明中,聯盟的使命為:
“開展研究,向業(yè)界推薦最好的實踐方法;
在 AI 倫理、公平以及包容性領域發(fā)表具有開放式許可的研究論文;
促進透明、隱私保護與互通性;
促進人與 AI 系統(tǒng)之間的合作;
提高 AI 的可信度,可靠性和穩(wěn)健度?!?/p>
聯盟邀請全球的非盈利性組織、學者及政策、倫理專家加入。蘋果也參與了談判,但尚未決定是否加入。鑒于這五大科技巨頭代表了 AI 研究與相關成果商業(yè)化的頂級勢力,業(yè)內人士認為,AI 界首個自律管理組織的雛形或已誕生。
當日,白宮發(fā)布了一份名為《時刻準備著:為了人工智能的未來》(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研究報告,主要闡述了 AI 的未來方向及對它的考慮。該報告涉及 AI 的現狀,現有、潛在的應用方向,以及 AI 進步給社會及公共政策帶來的新問題。
與之同時推出的是《國家人工智能研究與發(fā)展戰(zhàn)略計劃》( 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如同其名字所示,為聯邦投資的 AI 研究和發(fā)展制定了一份戰(zhàn)略計劃。
12 月大選后,白宮發(fā)表了該系列的第三份報告:《 人工智能、自動化與經濟》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and the Economy),聚焦于 AI 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并提出三點政策方向:1. 對 AI 大量投資;2. 為全社會的勞動者提供再培訓機會,避免 AI 引發(fā)大量失業(yè);3. 加強社會安全網(社保)。
很顯然,奧巴馬政府把發(fā)展 AI 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的層面;至于特朗普是否會繼承,尚待觀察。這三份報告的中心思想總結起來不外乎兩點:1. 美國的 AI 技術必須保證世界第一; 2. 如何更好地應對 AI 帶來的挑戰(zhàn),以最大化技術紅利。
微軟語音&對話研究團隊
當日,微軟宣布實現了語音識別的重大突破——機器語音識別錯誤率 (WER) 降至5.9%,與職業(yè)轉錄員媲美。微軟稱,這是業(yè)內已知的最高水平。該研究刊于微軟發(fā)表的論文“Achieving Human Parity in Conversational Speech Recognition”(“對話語音識別達到人類水平”)。
測試中,微軟雇傭兩名職業(yè)轉錄員,一人轉錄、一人核對,與語音識別系統(tǒng)比試。轉錄員組合分別在“交換機測試”部分和“家庭電話”部分達到 5.9% 和 11.3% 的錯誤率;而語音識別系統(tǒng)為 5.9% 和 11.1%,以微弱優(yōu)勢戰(zhàn)勝兩名人類專家。在語音識別領域,人類不敵 AI 尚屬首次。
微軟首席語音科學家黃學東表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成就?!痹摷夹g背后的深度學習系統(tǒng)已加入開源工具包 CNTK,供全世界的開發(fā)者使用。
當日 IBM 宣布,該公司的研究團隊成功將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技術應用于對癌細胞有絲分裂的識別。而目前該方面的檢測完全依賴于人工。這有望革新現有的癌癥診斷方式,降低錯誤率。
其實,在 AI 技術與癌癥診治的結合領域,2016 產生了許多突破,遠不止這一個。以下是雷鋒網整理的其他最具代表性事件:
1 月 12 號,奧巴馬宣布了美國的”癌癥登月 2020“計劃。
5 月 5 日,IBM 宣布,Watson (“沃森”)將入駐14 家美國、加拿大癌癥治療中心,協(xié)助醫(yī)生選擇治療方案。
11 月 14日,英偉達宣布開發(fā)人工智能平臺 CANDLE,以助力癌癥研究。其全稱為“Cancer Distributed Learning Environment”(“癌癥分布式學習環(huán)境”)。
12 月,美國啟動 JDACS4C 項目,全稱為 “Joint Design of Advanced Computing Solutions for Cancer” ,即 “聯合設計治療癌癥的高級計算解決方案”。它旨在借助深度學習技術加快抗癌研究,并建立癌癥數據模型和共享系統(tǒng)。
亞馬遜推出了自動結賬的線下連鎖便利店品牌“Amazon Go” 。當日,它的第一家門店在西雅圖開業(yè)。這標志著“無人值守”新零售的到來——徹底拋棄傳統(tǒng)超市的收銀結賬過程。顧客們不再需要提著購物籃等待結賬,只需打開手機 app,拿起你想要的東西,然后走出商店。就是這么簡單。這背后,是亞馬遜整合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算法和傳感器三大技術,開發(fā)出的無人零售系統(tǒng)“拿了就走”(“Just Walk Out”)。
雷鋒網獲知,這還只是亞馬遜線下零售計劃的冰山一角,其他項目在秘密開發(fā)中。亞馬遜獨有的線上、線下結合優(yōu)勢引發(fā)了業(yè)界的遐想。
新零售的大幕是否就此拉開?
當日,扎克伯格在 Facebook 上發(fā)表博文,介紹他花費 100 多個小時、為期一年開發(fā)出的的人工智能助手 Jarvis 。
Jarvis 能接受語音和文字指令,控制扎克伯格家中的物聯網設備。在它的幫助下,扎克伯克夫婦可以用手機和電腦來調節(jié)空調溫度、室內燈光明暗,能烤面包,從網上搜索歌曲自動播放,還能給訪客開門。
Facebook 并沒有打算把 Jarvis 商業(yè)化,這只是扎克伯格個人的小嘗試。本質上,它是一個 DIY 的亞馬遜 Alexa。但利用開發(fā) Jarvis 的經歷,扎克伯格向全世界展示了現在 AI 技術已經發(fā)展到何等程度。這還向開發(fā)者,以及全世界有志于投身 AI 的青年傳遞了一個樂觀的信息——人人都可以開發(fā)自己的私人 AI 助手,這不再是科幻小說才有的橋段。
*圖片來自創(chuàng)新工場
中國作者的 AI 發(fā)文數與引用文章數均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創(chuàng)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的王詠剛副院長,整理了華人科學家在人工智能核心期刊上的科研貢獻率。他發(fā)現,占全球高端人工智能科研人才五分之一的華人,在 2006-2016 年間貢獻了近三成的頂尖期刊文章,和 31.8% 的被引用頻次。
創(chuàng)新工場還表示:“就年度成績來看,華人 AI 科學家在全球貢獻中的占比逐年攀升。2015 年高端期刊文章總數達到了 42.8%,引用總數更是超過一半,達到了 55.8%。就此而言,華人已經處于了人工智能研究的領先地位,占據了人工智能科研世界的半壁江山?!?/p>
以上就是雷鋒網為您盤點的 2016 人工智能十大事件。其實,這一年的 AI 技術突破、以及行業(yè)進展遠不止于此。比方說,谷歌翻譯上線神經網絡算法,英偉達借勢 AI 計算的崛起也都是業(yè)內的大事件。對于國內,8月12日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在深圳舉辦的 CCF-GAIR 大會,標志著我國對人工智能的探索進入新階段。它聚集了全球頂尖的四個 AI 實驗室、八位院士、13 位IEEE/AAAI/ACM嘉賓與會,再次刷新了內地舉辦的 AI 峰會的規(guī)格,反映出天朝在 AI 研究和應用上不斷崛起的實力。但這不是重點:在談討 AI 技術挑戰(zhàn)之外,該大會聚焦于如何搭建國內人工智能學術界-產業(yè)界之間的溝通橋梁。而這,正是我國AI 領域所迫切需要的——美國已有了清晰的 AI 國家戰(zhàn)略路線圖。組建 AI 聯盟的互聯網巨頭們也都來自美國。如何在這場國與國之間的技術競賽贏得一席之地,尤其是爭奪制定標準的話語權,將是中國 AI 業(yè)界、學界需要共同面對的一大挑戰(zhàn)。
2017 已經到來,新的一年,人工智能又會掀起怎樣的風暴?
關注雷鋒網與 AI 科技評論公眾號,與我們一起見證科技如何改變世界。
*編者注:事件按發(fā)生時間排序,與重要程度無關。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