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還記得那個讓谷歌和 Uber 撕破臉皮對簿公堂的 Anthony Levandowski 嗎?他簡直是“打不死的小強”,又帶著自己的新公司 Kache.ai 回到自動駕駛的大舞臺了。
Levandowski 新話劇的第一章已正式開演。
不可否認的是,Levandowski 是自動駕駛行業(yè)不可多得的研發(fā)天才。他先是攜自己的自動駕駛摩托車在 DARPA 挑戰(zhàn)賽上一戰(zhàn)成名,后又憑借能力在谷歌自動駕駛部門扶搖直上,接著出走創(chuàng)業(yè)打造出自動駕駛卡車公司 Otto,而后被 Uber 收購引來了一場巨頭之間的“泰坦之戰(zhàn)”。
這次重回自動駕駛行業(yè),Levandowski 的方向還是自動駕駛卡車,現(xiàn)在的 Kache.ai 還不為人所知,Levandowski 可能正在“蓄”大招。
其實七個月前這家公司就正式注冊誕生了,但 Kache.ai 一直沒對外透露半點風聲,即使深挖各種文件, 普通人也難以發(fā)現(xiàn) Levandowski 與它有任何關聯(lián)。
在公司的注冊文件上,總裁一欄填著“Thomas S. Lee Jr”的名字。在領英上搜索一番你會發(fā)現(xiàn)他是一位軟件開發(fā)者,此前就在圣地亞哥創(chuàng)建過兩家公司。奇怪的是,在 Kache.ai 被人挖出后,所有關于該公司的信息都在領英上消失了。
不過,公司注冊文件上的地址卻讓人生疑,Kache.ai 的誕生地是加州圣赫勒拿,而 Levandowski 生父和繼母是公司資產的實際控制人。值得一提的是,Levandowski 的繼母 Suzanna Musick 是該公司 CEO,而此前她還擔任過 Levandowski 創(chuàng)辦的 510 Systems 的 CEO。
雖然 Kache.ai 并未回應這份曝料,但自動駕駛行業(yè)內一位消息靈通的人士確認,Kache.ai 與 Levandowski 本人關系密切。
目前關于這家公司的信息還極為有限。不過有人猜測:“Kache is not ‘cache’, it is Chinese for truck (卡車).”(Kache 不是“cache”,而是中文“卡車”的意思。)
這種猜測可能最接近事實?!癒ache”這個詞符合中文漢語拼音的寫法,也符合“卡車”的中文發(fā)音,也就是說,這家自動駕駛卡車新創(chuàng)公司可能與中國有關。
其實在今年 5 月底,新智駕便聽聞 Levandowski 計劃通過中國的科技媒體發(fā)聲亮相,當時 6 月 29 日到 7 月 1 日新智駕在深圳承辦的 CCF-GAIR 2018 就是選擇之一。
來中國有兩個目的:一方面,Levandowski 想在中國尋求促成自動駕駛卡車落地的合作伙伴(物流公司是首選目標);另一方面,他也想為新公司尋求新的融資。但后因行程原因未能成行。
上圖是官網被“大清洗”前的圖片,Kache.ai 的主營業(yè)務是什么一目了然
Kache.ai 的官方網站設計相當簡單,它只是簡單描述了自己的愿景且只有 Lee 的郵件聯(lián)系方式。在被知情人士曝光后,Kache.ai 的官網已經一片空白(如下圖),只剩下一張滿是起伏連綿山脊的圖片。
另外,此前網站上的招聘信息還寫道:“我們正在開發(fā)下一代公路自動駕駛卡車解決方案。我們的發(fā)展理念需要快速移動且積極敏捷的團隊來支撐,因此我們正在尋找有志的軟硬件工程師?!?/p>
顯然,這家公司正在瘋狂招人,無論是地圖、數(shù)據庫還是機器人和模擬技術人才都是 Kache.ai 追逐的對象。除此之外,這家公司還也亟需卷積神經網絡軟件工程師、計算視覺和機器學習算法技術人員。
需要注意的是,網站顯示 Kache.ai 的總部位于舊金山。
如果把時間調回一年前,恐怕大部分人都不敢相信 Levandowski 還有勇氣重新站上自動駕駛的舞臺,但在他此前的同事和熟悉的人眼里,Levandowski 怎么可能會被這樣的挫折打倒。
不過,現(xiàn)在猜測這位自動駕駛天才回歸的還都基于傳言與推測。
在自動駕駛這個概念還沒火起來之前,Levandowski 一直是支持這一技術的智囊團成員,不過當時大家都還醉心于學術研究。
不過,2004 年的 DARPA 自動駕駛挑戰(zhàn)賽卻改變了一切,15 個車隊在沙漠中的廝殺徹底點燃了整個行業(yè)的熱情,而當年的 Levandowski 是唯一一個帶著兩輪車參賽的奇才。現(xiàn)在,在這輛被命名為“惡靈騎士”的戰(zhàn)車已經成了史密森尼美國歷史博物館的藏品。
第一屆 DARPA 比賽中,15 支參賽隊伍“團滅”,這一結果隨后又讓 DARPA 舉辦了兩屆自動駕駛挑戰(zhàn)賽,而當年的參賽者中,有許多都是如今自動駕駛行業(yè)的中流砥柱,Levandowski 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2007 年,Levandowski 正式入職谷歌,他成為谷歌街景項目的“首席設計師”之一。在谷歌工作時,他還打造了 510 Systems,這家公司制作傳感器,而且還返銷給了 Levandowski 的東家谷歌。510 Systems 也算得上是激光雷達技術的先驅之一,2011 年谷歌花大錢收購了 510 Systems 和 Levandowski 的另一家新創(chuàng)公司。
在谷歌待了九年后,Levandowski 選擇離開,他這一走還順便挖走了谷歌雇員 Lior Ron。隨后,他們共同創(chuàng)建了自動駕駛卡車公司 Otto。
Otto 誕生的時機實在是太有先見之明了。當時,自動駕駛的風潮正在不斷升溫,許多有遠見的公司都開始投身這一行業(yè),而各家公司之間的競爭也帶來了大量的熱錢,人才爭奪戰(zhàn)瘋狂開啟,許多經驗豐富的自動駕駛老兵身價驚人。同時,傳統(tǒng)汽車巨頭們也反應過來了,財大氣粗的它們通過瘋狂收購來尋覓自動駕駛人才。
風頭正勁的 Uber 就在 2016 年 8 月收購 Otto,當時 Uber 花了 6.8 億美元,震驚業(yè)界,而那時 Otto 才剛剛創(chuàng)立幾個月而已。
可以這么說,讓 Uber 一擲千金的并非 Otto 這家公司,而是 Levandowski。不出意外,Otto 并入 Uber 后 Levandowski 成為 Uber 自動駕駛部門的負責人。
后續(xù)的事情大家都了解,Uber 因為知識產權和 Waymo 鬧上法庭,Levandowski 黯然離開,Uber 還不得不賠償 Waymo 2.45 億美金,這一切的發(fā)生距 Otto 并入 Uber 還不到九個月。除了 Levandowski,Otto 的其他三位創(chuàng)始人也都離開了 Uber。
Levandowski 的回歸必然會帶來新的問題,他甚至會成為 Waymo 和 Uber 兩家公司的公敵。不過,在經歷了這么多之后,Kache.ai 是否會繼續(xù)選用激光雷達(涉及商業(yè)機密,是 Waymo 和 Uber 對簿公堂的主要原因)還是一個謎。
其實,業(yè)內一些自動駕駛卡車新創(chuàng)公司就對激光雷達“視而不見”,因為這些公司覺得這款傳感器還不太適合在道路上高速運行的重型卡車。如果 Kache.ai 也繞過激光雷達,至少能少惹不少麻煩,而且“清白之身”也更容易拉來投資。
眼下,Kache.ai 故事的開始依然與 Levandowski 不太光彩的過去緊密相聯(lián)。因此,未來這家公司能否在業(yè)界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主要還得靠過硬的技術和產品。
雷鋒網注:加入會員,與1000+資深者一起研讀智能駕駛。雷鋒網「新智駕年度會員」服務即將升級:每日通訊,幫你過濾雜音,圈內大事不錯過;30+場大咖 Live,直接對話行業(yè)先鋒,先人一步學習項目經驗;10+ 份原創(chuàng)主題研報,拆解智能駕駛不容忽視的行業(yè)趨勢。為優(yōu)化會員服務,移動端也在籌劃中,會員可關注小慕(微信 ID:moocmm)獲取最新信息。了解雷鋒網新智駕現(xiàn)有會員服務請點擊:http://www.ozgbdpf.cn/aidriv。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