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文作者: 胡癡兒 | 2016-10-05 22:34 |
雷鋒網按:就在昨晚,谷歌首款Daydream VR頭盔正式登場,僅售79美元。本文是VR行業(yè)從業(yè)者胡癡兒在知乎上關于谷歌Daydream的探討,雷鋒網獲授權發(fā)布于此,希望能加深你對Daydream VR的了解。
利益相關:如圖,體驗完daydream領了一套廣告衫睡在了Google辦公室的地板上做了個『30分鐘』沉浸感極強的白日夢......
打個形象的比方:剛出生的嬰兒,它會到處爬,到處望,看看這世界是怎樣的,這就是Google cardboard前兩年頭動交互所做的事情。
兩年后這個嬰兒大致會看世界了,于是開始揮舞著自己的小手,去抓身邊的、周圍的東西,可能抓得有些幼稚、有些凌亂。
但是隨著它慢慢成長,便越來越會和身邊的東西交互,抓東西越來越靈巧和自然……這就是daydream,它的核心就是用controller來『抓東西』。
(從尺度上來看它可以隨時放進口袋,便攜性符合移動端要求;而從正面的簡單三個按鍵上看來,它也是適合做簡單的、輕度的交互,所以受眾廣,利于VR早期的推廣。)
所以,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用手部控制controller進行操作替代了原來用頭動控制cursor的交互,把頭部從繁重的交互操作中解救出來,是體驗上的升級。
所以我們重點講講它的交互——
另外,我們從文件中也可以看出來,daydream確實是由cardboard演變過來的:另外,我們從文件中也可以看出來,daydream確實是由cardboard演變過來的:
列個目錄慢慢往下寫:
硬件及工業(yè)設計
raycast
連續(xù)motion
離散motion
雙手交互
touchpad以及手感
APP button
點擊home button回到daydream的主頁
長按home button 回到默認視角
這個controller是用藍牙連手機的遙控器,示意圖如下:
經知友經知友 @tony chen 提醒,音量鍵在這里。(因為在手機插入手機盒子之后不方便操作音量,而有需要隨時調節(jié)。)
從觸覺上來說,一個平的略往外凸的按鈕,下面是凹進去的按鈕,能讓你在VR中摸出來。
握著這個controller的姿勢和單手手持手機相似,所以它不支持multi-touch,而更多的是你大拇指單指的操作——用大拇指操縱這三個交互控件。
(為了避免手把controller甩出去,所以手腕上還是系了個繩)
在cardboard和很多移動端VR中,都使用轉動頭部來控制cursor的。
而Daydream的controller,則在VR中發(fā)出的虛擬『激光』移動cursor,避免過多的『頭動交互』引發(fā)的脖子疲勞……這是交互的一大進步。
raycast這種交互用到了IMU(加速度計、陀螺儀和地磁計三者數據的整合),雖然只有三自由度,但是已經夠用了。
這里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如何形象地理解四元數?》,我非技術就不講了。
想象一個點,向一個三自由度的球形曲面投射一道射線,它只要稍微轉轉手腕就能指到這個球面里的任何一個點。(所以交互起來很輕松)
在cursor的設計上,Google學習了Hololens中的『gaze』,即鐳射出的射線和虛擬物體相交形成了一個圓。
而這個圓是貼著虛擬物體表面的走的,所以增強了虛擬物體的立體感。
從下面的demo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來到主視角之后,用戶并不需要使用『頭動』來調整cursor,而是直接輕松簡單地用了遙控器的raycast完成了交互(微微轉動手腕調整遙控器位置)。
用鐳射的交互方式用來做選擇其實是很輕松的(用戶交互成本使用路徑最低)——用戶站在&坐在一個固定位置,就能輕易地選擇到他能看到的任何物體。在VR中的交互感覺,就像激光筆一樣。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用很強的激光筆指著遠處,當你在很遠的地方看見激光一瞬間達到,這種迅捷的交互有種很強的快感。(如果地球上所有人同時用激光筆指著月亮,月亮會不會變顏色? )
我們都知道,越遠處的物體,越相當于貼在一個三自由度的球面上,比如極遠處的星辰,但是越遠處的物體需要轉動得幅度越小,卻越難以精確指到。
用raycast選擇道具欄中的物體用raycast選擇道具欄中的物體。
在投擲道具時,激光鐳射的虛線就會顯示出來,示意你將會投擲到的地方。
指著一個可被激活的道具。
點擊touchpad,則觸發(fā)這個道具,比如這里是寶箱打開。
拾取道具,選中道具后點擊touchpad,道具會向你飛來。
道具會向你飛來。
不像HTC vive那樣低頭彎腰過去撿那么累,daydream controller在降低了操作成本的同時也降低了沉浸感(因為游戲并不是讓用戶輕松的),但是又能提高留存率,因為玩起來輕松用戶更愿意久玩。
當然還可以用來瞬移傳送當然還可以用來瞬移傳送。
在Google 街景地圖VR中,每個點都是一個全景球,用拋物線式的raycast進行傳送。
(為什么要用拋物線呢?因為如果直接用直線raycast指向地面可能不容易指準,而產生比實際距離更靠前或者更靠后的偏差,而一個拋物線投射過去其實是有兩個維度的,這時能更準確地判定該點的距離,或者深度。)
這段將在《用哪些方式在VR中移動(locomotion)比較合適?》中再展開詳細討論......
連續(xù)motion用到的更多是controller里的陀螺儀(gyroscope),傳回來的只有角速度(angular speed)。
因為它只有三自由度的方向追蹤,而沒有六自由度的位置跟蹤,所以這個controller只能改變方向地擺啊擺。
用motion作為游戲的交互在7、8年前的PS3 move和wii就有了,就是運動手柄以控制虛擬中的某個握著的道具。
個人理解——如果說觸摸是適合2D平面的交互,那么motion則是適合3D立體的交互。即便以前3D交互都是用任天堂發(fā)明的搖搖桿,但還是在2D的手柄上搖動,難免有維度感的缺失。
我覺得VR交互設計的核心就是思考——將現實中你握著的controller映射到VR中你的avatar握著controller幻化的道具,要像真的握著它幻化的道具一樣,就得對它幻化的道具的交互有深入的理解——
人們是怎么用激光筆指東西的?怎么用魚竿釣魚的?怎么用平底鍋烹飪大餅的……
daydream controller把motion的交互放在了手上,而不是頭上——用手來運動,而不是頭動控制保證了『不暈』。
2.1、搖晃
搖動魔法花朵
移動平底鍋
連續(xù)地一點點地把菜扒到盆子里——
這里有個細節(jié):你得調整刀的方向,讓刀用刀背(刀最寬的部位)把這些菜推過去,而不是刀刃或者其它地方,所以你感到這確實是一把刀,因為你在交互時感到了刀鋒和刀背的不同功能,會產生不同結果(你用刀鋒無法把它們推走)
而你手腕調節(jié)controller將它和砧板調垂直,這個狀態(tài)就是『連續(xù)motion』——細微、連續(xù)的方向調節(jié)。
2.3、方向控制
搖晃手腕控制龍前進的方向,而這條龍是第三人稱的,而你所在的視角是靜止或者勻速的,以此來保證不暈,特別適合運動類游戲(如果這條龍是你第一人稱來玩一定暈倒你吐血)。但是沉浸感不夠,龍會舞出你的視線,必須轉頭調整視角跟上。
你手腕舞動著controller,模擬舞龍藝人舞龍的體驗。
放風箏和舞龍同理,都是上下晃動比較厲害的『鏡頭抖動』,所以也采用了第三人稱。
你手腕舞動著controller,模擬放風箏的人放風箏的體驗。
2.4、傾斜(tilt)
微微擺動『迷宮』,讓彈球在里面滾出來。
傾倒平底鍋
另外,吃蘋果和喝水則是一種特殊的傾倒,將虛擬物體朝你的方向傾倒。
吃蘋果
喝藥水
離散motion主要用到的傳感器是加速度計用來感知加速度。
(你手甩出去一瞬間,視覺上得到反饋,所以感覺非常爽。)
如果類比平面交互的話,這個操作有點像iOS上的快速滑動(flickr),有一種丟棄的感覺。比如iOS中的滑動就會根據你手指滑動速度的快慢來決定頁面滾動的快慢。
3.1、擊打
你揮動controller,越用力則在VR中反饋到的視覺沖擊力和聽覺上的力度越強。
錘子錘虛擬物體
用球拍打球,你手腕甩出去。用球拍打球,你手腕甩出去。
它和后面的一個木琴(xylophone)游戲異曲同工:
這種demo設計的巧妙之處在于——左右旋轉是用『連續(xù)motion』選擇音調。
而上下的敲擊是用『離散motion』發(fā)出聲音,揮手時的加速度越快,聲音的顆粒感越強。
還有一種比較好玩的玩法是握著『音錘』上下抖動手腕,連續(xù)敲擊產生輪音效果,或者連續(xù)滑過多個琴板產生『琶音』的效果……(不小心暴露了我是音樂人的身份(╰_╯)#)
下面四張是敲擊全過程:
豎琴發(fā)出音樂的動畫豎琴發(fā)出音樂的動畫
切菜也是一種離散motion,尤其是甩著手腕,『剁』下去的那個動作。
3.2、投擲
離散甩動主要使用加速度計測你『甩出去』瞬間的加速度,從而模擬虛擬物體也被這樣甩出去,你甩動的速度越快,虛擬物體飛出去的越快、越遠(視覺反饋)。
比如你甩動魔法花瓣
回旋鏢(boomerang)回旋鏢(boomerang)
瞄準……
扔出回旋鏢扔出回旋鏢
(這里很神奇的一點是,我必須用手腕調整飛鏢迎風的方向,用飛鏢的刃對著空氣,調整好位置再用『離散motion』扔出去)
(飛鏢飛過去打靶)
講個用戶體驗的細節(jié):我以前去澳大利亞旅游的時候丟過回旋鏢,當我的手扔出去后回旋鏢就飛走了,飛不回來。而且我明明想飛向某個物體,結果卻偏差非常大。(不符合用戶預期)。
而這里Google對飛鏢的『再設計』,讓回旋鏢飛出去,砸到我想擊中的目標,然后在空中根據它設計好的飛行軌跡盤旋之后,再飛回來,飛回我『手』里——
這個過程以及它在空中飛行的軌跡,符合了我的心理預期,于是和我的交互間建立了聯系。所以在我往后的交互中,我便越來越熟練,甚至在扔出去的時候就知道它會在空中擊中那里并回到我手里。
(下圖左上為飛回來的回旋鏢)
甩動手上的平底鍋,將面餅拋到空中。
甩動魚竿,將誘餌拋到遠處。
最上面那個大圓形平臺是touchpad,沒事的時候可以把大拇指放上去滑動,當你握著的時候只可能用大拇指摸到它,所以還是大拇指單指操作,用來滑動某些view。(當然這種滑動可以是連續(xù)滑動pan、離散滑動swipe)
所以它會記錄你大拇指指頭和touch pad接觸的接觸點的位置。
因此,它可以作為第三人稱游戲的2D平面方向控制(有點像手柄上的d-pad),touchpad上的上下左右則代表了在這個2D平面中的前進方向。
不過,最重要的是!它不是tap而是click?。。ň拖衲闶种阜旁谑髽松宵c擊,是不需要抬手指的,反之,觸屏手機的tap操作就需要抬手指。)
下面我們來講下它的最主要操作click——手感和mac的touchpad類似,你把它按下去再抬起來即完成一次click事件,而且不需要抬手指。和觸屏手機的tap不同~
點完抬起手指時我感到了一些微微的力反饋——據說在touchpad下面放了個觸覺點擊開關(tactile cilckable switch)。
在現實中這個操作對應VR中的點擊虛擬按鈕(click button),而且這些是比較主要的操作,比如射擊、選擇……
click touchpad觸發(fā)魔法花瓣click touchpad觸發(fā)魔法花瓣
手指放在touchpad上。
hold on在 touchpad之上后……
點擊touchpad發(fā)射魔杖上的火焰彈點擊touchpad發(fā)射魔杖上的火焰彈。
(注意中間的虛線,正是激光鐳射示意發(fā)射的軌跡將沿著這條線。)
當然touchpad還可以結合hold on來移動物體。
用raycast指著地上的一個物體。
按下click把它吸到你的魔杖上。
保持hold on并移動它。
松開touchpad,物體掉落在地上。
另外還有一種是實時策略游戲,這種交互會更傳統(tǒng)一些(因為第三人稱上帝視角的原因)。
用raycast選擇一條恐龍
點擊一個位置讓它走過去。點擊一個位置讓它走過去。
還可以像鼠標一樣的drag,同時選中多條小龍。
再點擊一個位置,小龍們會跟著走到標記地點。
還有一種是一直drag,然后cursor一直移動,小龍則也會一直跟著那個方向走來。
因為我比較反感這種上帝視角的傳統(tǒng)交互,這里就不多講了……
這個主要是按照APP設定的操作來,從設計優(yōu)先的角度來看是比上面的那個按鈕次一級的,比如用來回到游戲中的操作菜單、暫?;蛘哌x擇工具,射擊類游戲中為了減少交互路徑直接設計成click一下就切換武器的。
APP button最常見的就是喚出游戲內置的道具菜單。
然后再用激光鐳射做選擇。
home button則是返回主頁,也就是Android VR的home 頁。
很多時候,因為用戶轉頭不方便,可以長按home button 1秒鐘后觸發(fā)重新回到中點(Recenter),你頭上戴的viewer回到默認的初始視角,而你手中握著的controller回到垂直時的狀態(tài)。
viewer的回正,方便用戶重新轉動頭部調整視角;而controller的回正,則是方便用戶自行糾正controller的漂移問題(將它初始化)。
圖中的箭頭不是方向,而是正y軸的指向,可以看出,回正后viewer和controller處于同一坐標系上(重合了)。
而且這里有個亮點,我在實時交互(real-time interaction)的時候長按home button觸發(fā)recenter,結果是——畫面先暫停然后再像切換鏡頭一樣切換到了正中央的視角neutral pose(這個過程叫做recentering,而完成后則是recentered。),這時我得按一下app button才能繼續(xù)游戲。(這里雖然打斷了我的操作,卻沒給我造成太大的損失)。
(1)仍然是基于手機的VR嗎?
答:是插手機的盒子,但是是深度定制的。
(2)請問下daydream平臺了降低延遲是否棄用了虛擬機呢?daydream平臺是否開源給第三方平臺?
答:首先daydream是和各大手機廠合作的,為特定手機訂制的盒子,類似于Gear VR,只是gear VR是Samsung note或者edge配 Oculus gear VR,而daydream是多對多,比如華為手機搭載華為的daydream,小米手機搭載小米的daydream手機盒子……
(當然這一切都是向GearVR學的,只有手機的開發(fā)廠商為他們的手機定制VR盒子,才能獲得更好的體驗。)
(3)這個controller與6P是通過什么方式連接, 應該是無限的, 是藍牙還是WiFi,還是其他?
答:是用藍牙連的。
附送一些daydream給大家當壁紙吧: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