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相信看過美劇《霹靂游俠》的人都知道劇中男主角 Michael Knight 駕駛的那輛具有高度 AI 的跑車 KITT,也許那才是真正的智能汽車。
來自上海的游俠電動汽車團隊今天在北京發(fā)布了一款新車——游俠 X,他們希望將電視劇中的智能汽車變?yōu)楝F(xiàn)實。游俠汽車創(chuàng)始人黃修源在現(xiàn)場表示 X 代表著一種探索和未知。
游俠 X 將于 2016 年開放首批預訂,計劃 2017 年正式量產上市。不過價格并未在現(xiàn)場的發(fā)布會上透露。
黃修源在發(fā)布會上說道,游俠汽車是一臺「超好玩的電動汽車」,它的市場定位是介于特斯拉和國內電動車之間的一個中間市場。
一個比較有趣的功能是,游俠 X 前臉有一塊 LED 顯示屏,它可以通過設置前臉的表情來顯示不同的狀態(tài)。
不同喜好的用戶可以根據整車氛圍、車內主題、引擎模擬聲等設置,將車內環(huán)境改造成自己喜歡的視覺和聽覺體驗。這些功能都可以通過游俠的應用空間下載不同的主題來實現(xiàn)。
車內駕駛交互平臺采用了一塊 10.2 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和 17.3 英寸 1080P 中控屏幕,內裝座椅和操控臺分別采用與賓利原版 Nappa 皮革及 Alcantara 面料。同時擁有大容量的前備箱和后備箱。
對于中控平臺,用戶還能通過它來更換不同的皮膚(類似更換手機主題)和聲音。黃修源在會上說道,未來游俠汽車還將開放 API,提供更多的功能,也將在底層做更多優(yōu)化的功能,讓游俠 X 更加好看、好玩。
整體配置參數如下:
單臺異步電機驅動;
峰值功率為 270kw、最大扭矩 440nm、最高轉速每分鐘可達 16000 轉 ;
配備松下 18650 動力電池,BMS 系統(tǒng)能管理 7000 節(jié)電池,并采用最新 LTC6804 芯片管理,將采樣精度誤差控制在 1mV;
每節(jié)電池都有獨立保險絲,使用水冷方式冷卻電池包。
黃修源稱將為游俠 X 提供 3 種不同的電池包方案,分別為 40KWh(220 公里)、60KWh(330 公里) 和 85KWh(460 公里),其最高續(xù)航里程可達 460 公里,百公里加速為 5.6 秒。
支持家用充電和超級快充,最快充電可在半小時內完成 270 公里的里程準備。
游俠 X 原車配備行車記錄儀、ADAS 駕駛系統(tǒng)以及與 Tesla、BMW 相同的全新 MobileEye 輔助駕駛系統(tǒng)。
在工作人員揭開蓋在游俠 X 車身上的車衣之后,KITT 和黃修源在現(xiàn)場玩起了互動。
黃修源:可不可以給大家播放一首音樂?
KITT:你想聽點什么音樂?
黃修源:你有什么好的推薦嗎?
KITT:好的,但是我檢測到你有點緊張,來點放松的音樂吧。
KITT OS 是基于 Android 5.1 為汽車定制的交互操作系統(tǒng)。車內沒有繁瑣和低頻的物理功能按鍵,整車控制只需與中控大屏圖形化控件進行交互。
KITT OS 采用云之聲的語音技術,可以自主學習用戶的語言習慣,用戶也可以用任何自然語言方式進行調教和操控。黃修源表示游俠 X 是首款會主動與人溝通的汽車,在用戶駕駛過程中通過對用戶的需求判斷,主動提供信息協(xié)助以及駕駛建議。
此外,還可以通過手機、智能手表等設備與游俠 X 進行信息交互,對汽車信息進行查詢和修改,聯(lián)動車內記錄儀等設備進行遠程操控。
由于游俠團隊之前拆解過一臺特斯拉去研究它是如何制造電動汽車,黃修源在會上也特別感謝特斯拉的開源專利。
他表示游俠電動將實施無人駕駛的開源計劃,技術人員可以在 GITHUB 搜索 Youxiamotors,下載游俠無人駕駛技術的開源代碼,參與到無人駕駛代碼庫的研發(fā)。
在發(fā)布會開始和結束的時候,黃修源再三引用了菲力·保時捷說的話,這也是游俠團隊當初造車的初心。整個團隊用了 482 天從零開始打造這輛汽車,也完成了車機系統(tǒng)、汽車設計到電池包從無到有的開發(fā)。這受益于汽車行業(yè)的技術積累和產業(yè)全球化,游俠 X 從研發(fā)、設計、制造到測試歷時不到 10 個月。
在去年外界并不看好黃修源造車,認為他只是炒概念、玩噱頭,但是黃和他的團隊在今天用產品向外界證明了他們要做好一輛電動汽車的決心。盡管黃修源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不避諱地表示:「我們就是在模仿特斯拉。」
當然,能給人們帶來更加便捷的交通工具、降低使用成本、增加運輸效率、減少環(huán)境損耗、提高生活品質的汽車/產品才是汽車科技的最終體現(xiàn),我們也期待在未來有更多這樣的產品出現(xiàn)。
雷鋒網注:以下是現(xiàn)場圖片
跟造物者對話,發(fā)現(xiàn)產品閃光點——「唯物」是雷鋒網打造的產品報道品牌(公眾號:okweiwu)。我們關心一個產品是什么、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希望同樣在做硬件的業(yè)者,讀過「唯物」的文章,能夠有所啟迪。
如果你也想跟我們聊聊你的產品,請發(fā)介紹到 chanpin@leiphone.com,24小時內必復。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