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本文作者: 硬創(chuàng)觀察 | 2016-03-27 22:57 |
雷鋒網按:本文是IT領袖峰會“虛擬現(xiàn)實與增強現(xiàn)實”專場的對話實錄。雷鋒網做了不改變原意的刪簡。
對話嘉賓是:道同資本張醒生、超多維戈張、ARM吳雄昂、樂視云楊永強、七海資本許良杰、深圳威阿科技劉宛平、深圳市基伍張武學;他們分別代表了VR/AR產業(yè)鏈上游的芯片公司、前線的終端廠商、應用廠商以及投資人。
主持人:VR、AR使用的芯片和電腦的芯片有區(qū)別嗎?另外和你們做類似的還有哪些公司?如果現(xiàn)在所有的芯片廠商都在做,說明這個市場已經開始蓬勃了,如果只是你一家在做,英特爾是不是也在為VR、AR做準備?
吳雄昂:ARM是做CPU核心處理器的廠商,各大廠商有沒有開新片,答案是沒有?;径际怯么媪康男酒鲞@個事情。
現(xiàn)在從我們上游來看,現(xiàn)在VR、AR的產業(yè)鏈問題,特別是硬件的基礎優(yōu)化還沒有真正到位。第二個是標準沒有統(tǒng)一。所以造成使用體驗還有局限性。第二個回到是不是前夜爆發(fā)還是炒作,我們從手機和平板的規(guī)律來看,要有足夠多的統(tǒng)一標準和足夠多的芯片選擇情況下,這個量才會爆起來。但現(xiàn)在看起來今年肯定還不到這個點,可能還至少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在一定的基礎上才能夠滿足真正理想的VR、AR需求。
主持人:就是說目前的芯片還是原來的芯片,未來您怎么看這個技術架構,會不會在現(xiàn)在的CPU里面有專門做GPU的?你們會不會專門為VR、AR這樣的應用有一個新的平臺?
吳雄昂:我們?yōu)閂R、AR已經做了優(yōu)化了,但這個優(yōu)化還是基于軟件的,底層的優(yōu)化,本身CPU、GPU,我們在下一代設計出來的時候,這本身就有一年多的過程。在新業(yè)態(tài)優(yōu)化的系統(tǒng)出來要一年半以后。一般來講在專業(yè)的芯片開發(fā),沒有幾千萬的量是不會新開發(fā)的。如果按照現(xiàn)在的階段還滿足不了,這些設備都可以用,但是成本結構和使用的場景沒有想象的好。
主持人:戈總你們是做圖形圖像的,你們是自己做芯片還是用ARM的?
戈張:我們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一個是3D影像的處理,剛才吳總講的從芯片的角度看VR、AR市場。其實我們從事兩個,一個是光學設計,現(xiàn)在所遇到的VR、AR,尤其是VR,它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光學設計,因為光學需求需要把距離拉開,我們在光學距離上做了很長的時間。我們通過新的光度設計是否可以把VR這個產品變得更新,戴起來更方便。但現(xiàn)在還是很重、很大。第二個問題是芯片的問題,除了本身屏幕遇到的傳輸延遲性的問題,人看起來會暈,包括運用起來不太方便。我們做這個工作除了無線傳輸之外芯片是非常重要的,把現(xiàn)有的VR遇到的麻煩給解決掉,為后面的應用,無論是重度還是輕度的VR應用,能夠讓用戶能夠有更好的體驗,更方便的使用環(huán)境。但基于您剛才講的芯片架構,其實兩個方面,但輕度的應用大部分是用ARM架構的體系,但重度的應用是基于x86的體系,因為要求的計算能力相對多一點。從ARM的架構來講對于輕度應用很方便、簡捷。我自己覺得除了芯片這部分,輕薄和無線傳輸是未來VR著重要解決的兩個比較大的方面,當然還有應用。
主持人:戈總,你們最終是賣給消費者的頭盔起來給做頭盔的解決方案?
戈張:還是提供解決方案。我舉個例子,我們做的很薄,通過液晶分析的折射率變得很薄。
主持人:您能不能給觀眾稍微解釋一下輕度的VR和重度的VR場景是怎樣的,技術上有什么區(qū)別?
戈張:VR這次熱起來很重要的是沉浸感,大家對沉浸感的要求越來越注重。重度VR主要強調用戶的沉浸感和游戲的豐富性,從沉浸感來講是更加真實,對操控的模式更加沉浸。除了剛才講的光學設計、延遲,還有圖像的真實性,主要是對人的運動捕捉做很大的研究。從目前市場上來講,主要是沉浸感、互動性。它要求用戶的專業(yè)性比較高一些。輕度的就是前段時間暴風影視做的模式,把手機插進去也好,或者在一個屏幕也好,對一些現(xiàn)有的視頻,不管是過去的3D電影,還是360度的視頻,還有傳統(tǒng)架構上的輕度游戲,基于安卓架構開發(fā)的游戲會有更好的體驗。它強調的是便捷、舒服,投入的成本比較小?,F(xiàn)在基本應用還是在Windows這個體系下,我自己覺得會逐漸做一些不同的應用。
主持人:剛才提到重度和輕度不同的應用,作為投資人,醒生,你也投了VR公司,在你看來VR、AR的應用里面,能不能跟大家介紹一下都有哪些應用,除了游戲,游戲是大家比較直接的,除了游戲還有哪些?
張醒生:在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問一下現(xiàn)場體驗過VR的人請舉手,所以現(xiàn)在已經很多人有體驗了。這讓我想起來90年代初期我第一次上網感受互聯(lián)網的時候,等著一張圖片,出去抽一根煙回來這張圖片還沒有出來,但非常興奮,一個美女的照片。
所以VR現(xiàn)在,大家都說今年是元年,這么多人已經體驗過,但是它肯定還是在非常早的階段。我不妨舉個例子來講,我們今天看VR,我注意了一下現(xiàn)場沒有任何VR的攝像機,我們現(xiàn)場沒有任何的VR設備在這里讓大家體驗,所以我們是空口說VR,說得比做得多,說得比炒得多。有一張照片我相信大家都看過,扎克伯格參加VR的發(fā)布會,現(xiàn)場上千人沉浸在VR體驗的時候,他昂首闊步走進了會場。
剛才兩位專家已經談了,我不是這方面的技術專家,但是我認為分層次,如果你一下到C端,讓用戶要有極佳的體驗,我自己也都體驗了一下各種頭盔,我的體驗是很頭暈的,看的時間長了不舒服。
但是有一些其他的應用現(xiàn)在非常好,我兩年前參加過沃爾沃在斯德哥爾摩的發(fā)布會,在全球請了400多人看工廠是怎么生產汽車的,其實那時候他已經給大家發(fā)了頭盔,你不到工廠也一樣能看到汽車的生產。只不過在B端應用的時候,大家沒有那么高的沉浸感和需求。所以那種商業(yè)應用我相信是目前VR很可能立刻可以實現(xiàn)的。下個月的北京汽車展,有很多汽車廠家會用到VR,這種體驗我相信會比較舒服得多。也是4月份北京將舉辦第一場全球VR看房會,因為現(xiàn)在很多移民公司拉著人到全世界看房子,你要飛過去,現(xiàn)在他們已經開發(fā)出VR看房子,戴上頭盔全部看清楚。但到消費者非常滿意的階段,恐怕還有點時間。但是在商業(yè)應用階段現(xiàn)在已經有了很好的考慮。我覺得第一步B2B的生意會超越B2C的生意。所以有志于這方面的不妨從這里開始。
大家看到現(xiàn)在體驗店越來越多了,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我認為中國的制造業(yè)在這個行業(yè)中一定會有巨大的機會,雖然現(xiàn)在有幾家領投的企業(yè)走先了一步,但是我認為以深圳為基地的中國制造業(yè)未來在VR設備上很可能會成為最大的基地,所以大家要趕緊進入這個領域,否則等人家全都布局完了我們再做就晚了。應用是B2B,還有教育的應用要超前于普通的消費者。
主持人:說到制造,劉總也是直接做VR的頭戴設備的,您能不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您的設備具有什么樣的特點,您怎么看剛才這位說的現(xiàn)在市場馬上要起來了,還是說要再等半年、一年,你是怎么看這個事情的?
劉宛平:首先很榮幸參加今天的研討會,剛才到門口的時候一個小朋友問我你是做什么的,我說做虛擬現(xiàn)實的,后來問我哪家公司,我說叫深圳威阿科技公司,他說不知道。我前兩天也查了查中國有87家從事虛擬現(xiàn)實以及相關領域的公司,基本上都融到A輪、B輪的環(huán)節(jié)了。包括一些主流媒體,包括專業(yè)平臺也在關注我們這個行業(yè)的發(fā)展動態(tài),但是確實找不到深圳威阿科技這家公司。但是我鄭重地報告大家,這家公司確實存在,而且存在的歷史還不短。在座的剛才,我看舉手的時候有不少朋友已經體驗過VR設備了。我也給大家看一款設備,看大家看到這樣一款設備沒有?這樣的一款設備,這款設備別看它傻大粗,這是我們公司在2009年出產的一款產品,很重,王總體驗一下。這個頭盔比美國著名的Oculus公司大三倍。虛擬現(xiàn)實離不開Oculus,他把一個小眾的產品推向了世界。我說小眾的產品,在Oculus以前,中國人絕大多數(shù)不知道虛擬現(xiàn)實,不知道虛擬現(xiàn)實是干什么的。包括我說我找了一家公司,大家可以從我這個公司的名字和商標上看到。
主持人:劉總威阿就是VR,您能不能介紹一下您這個產品的特色?這是過去的產品還是現(xiàn)在的產品?
劉宛平:這個產品是2009年,我們專門為空軍的飛行員定制的虛擬現(xiàn)實飛行模擬器產品,當時的體驗度非常好,這是專業(yè)性的產品。
大家知道影響虛擬現(xiàn)實市場推廣應用的最大問題在哪,或者說最大的瑕疵在哪?有哪位朋友能告訴我?暈。這個暈的問題就是剛才兩位老總講的問題,如果說虛擬現(xiàn)實這項技術能夠呈現(xiàn)出它的爆發(fā)點的話,我覺得是兩大要素,第一在硬件端要解決眩暈的問題,第二另一端要解決內容的問題。只有這兩個問題能好好地解決,我們才能夠真正進入VR爆發(fā)的時代。
主持人:我其實不擔心內容的問題,當有1億臺機器的時候,你放心所有的小孩都會給你做內容,但是暈的問題我真擔心。我們討論一下這個問題,這的確是很大的問題,據(jù)我了解暈是兩個原因造成的,一個是計算速度跟不上,另外一個是時差,現(xiàn)在講的3D聚焦的平面被強行分離。能不能告訴我們這兩個原因哪個是最重要的原因?
主持人:剛才劉總說一個是計算的問題,另外一個是時差的問題,戈總,我們看3D電影的時候頭都不舒服,那沒有計算的問題,就是時差的問題,您覺得這個怎么解決?
戈張:現(xiàn)在主要是解決眩暈的問題,從VR的設備來講,過去傳統(tǒng)的3D時差的問題得到了部分解決,通過偏振方面解決這個問題。除了計算能力以外,還有屏幕的刷新頻率,因為延遲導致人會暈?,F(xiàn)在大部分的廠商都把這個希望寄托在新的OLED的屏幕上,解決屏幕本身的視覺殘留的問題。我想從這方面來講,VR,包括制作VR內容的。剛才講輕度的應用,比如看房產,這樣的東西目前來講可能會解決得比較好。但重度的應用就比較難。
主持人:匯交平面和匯聚平面是兩個平面,只能是減輕,也就是未來速度已經很快了,是不是也會有點暈?如果重度的東西眩暈是不能徹底解決的?
戈張:眩暈分兩個方面,一個是延遲,那是計算速度導致的。另一個是屏幕的問題。
張武學:我回答一下王總剛才的問題,就是剛才說視差和圖片之間的距離有差異,過去十多年是一直解決不了的,我認為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Oculus就做到了,其實他是欺騙了人類的視差,一個人感覺兩張圖片的距離,如果兩個圖片的距離在切換的時候只能感覺60赫茲,也就是在60赫茲以內產生變化人就會覺得動,但如果超過60赫茲的時候就不認為它動。比如同時展現(xiàn)在你眼前的有6張圖片,這都是60赫茲,這樣就是360赫茲,你看到的是一張圖片,實際上是6張圖片,你的眼睛會自動識別哪一張圖片讓你感覺更舒服,你就會認為是一張圖片,實際上是6張圖片。其實360赫茲是很少的,如果好的話會是上千赫茲的圖片,這樣你眼睛看到的可能是100張圖片,但是你的眼睛會自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主持人:不管是100張還是1萬張,還是聚焦平面,這個有點專業(yè),我們還要顧及到大家,你們選擇用手機做VR,是不是和谷歌類似的?
張武學:我們認為VR產品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最輕的,以手機加一個眼罩的方式,就是把高科技的產品輕度化,這是最輕量級的。第二個層次是稍微重一點的,就是做頭盔,把手機鑲在這個設備里面。
主持人:就是自己用的手機?
張武學:另外一個手機,這是發(fā)燒友才會買。第三個就是這種設備,基于X86的,計算能力要求很高,這是很發(fā)燒友才會買。我們做的是最輕的,用手機加一個頭盔的方式。
主持人:這最輕的哪些應用不能做?
張武學:做是都可以做,我們?yōu)槭裁催x擇最輕量級呢?這跟我們公司的發(fā)展有關系,我們以前是在海外發(fā)展中國家,如果是比較重量級的產品他們會買不起,所以就做輕量級的產品。
主持人:大家知道樂視,今天聽了賈總講要不同的平臺打通,要產生化學反應。楊總您怎么看VR這個新的東西在你們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里面是什么內容?是現(xiàn)在只需要關注的,還是要重金投入的?另外這個東西怎么和電視、手機打通?
楊永強:我談談我們對VR的一些看法,首先VR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對整個IT產業(yè)帶來重大變革的東西。為什么這么說呢?包括樂視、樂視云核心的能力在視頻上面,我們的視頻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視頻有所不同,一個是平面感知的,但VR讓人們對世界的認知相當于讓你的眼睛跨越時空和地域。其實這時候帶來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其實樂視云也是想把人帶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但有了VR的話,它帶來的影響更大、更深。這不是簡單地說看一個視頻,玩一個游戲,而是去到真實的場景。比如今天大家來到這個會場,未來真正到了大規(guī)模應用的時候,或許大家坐在家里就可以感受到現(xiàn)場的感覺。是不是會場需要發(fā)生改變,我們的交通緩解也能得到改善。
主持人:我知道樂視打造內容花了重金買版權,但二維的東西在VR上沒有意義,這對你們是否有挑戰(zhàn)?
楊永強:樂視很認同VR的方向,目前從上游的內容生產端,到中間樂視云平臺與VR相關的技術結合,再回到剛才說的內容角度,其實樂視已經做了蠻長的時間了,最早期的是3D的,另外一個層次是真正進入到VR內容的生產制作。我們其實已經在去年的國際冠軍杯的時候開始在做了。
主持人:比如我是一個用戶,我戴一個VR頭盔是重度、輕度還是中度?
楊永強:去年的國際冠軍杯在中國的時候,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現(xiàn)在已經有大量的體育賽事、音樂會和發(fā)布會都已經應用這樣的模式。
主持人:比如我是一個用戶,沒有買樂視的頭盔,買了其他的頭盔,我怎么看你的賽事?
楊永強:我們這個平臺也是對外開放的,對于直接插手機類型的分體機,我們在手機上有一個APP,但如果是一體機的話不能跟APP適配的話不能用,如果適配的話是可以用的。我們在終端側已經有一體機了。
主持人:你們現(xiàn)在一場比賽有多少觀眾用VR看?
楊永強:目前數(shù)量還是比較小的,但我們已經實現(xiàn)了資源打通,我們的平臺也是開放的,上游有VR的內容,下游跟廣大的終端商合作,或者直接把我們的內容輸出到云平臺,這樣也豐富了更多的內容,更多的用戶愿意去體驗,而不是還處于demo實驗室的階段,我們在應用上是走得比較前沿的。我最后再補充一個點,樂視云的核心是打造一個視聽平臺,人類感知世界最核心的信息來源是來自耳朵,而你的耳朵是通過視覺,VR這種形態(tài)會對整個產業(yè)鏈的價值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們整個VR產業(yè)鏈上面,包括上游的VR內容生產商,到終端的設備廠商形成了真正快速的模式。
主持人:你們是垂直集成嗎?
楊永強:不是,通過垂直我們形成了很多的能力,這些能力我們是開放出來的,我們也叫開放閉環(huán)的生態(tài)體系。
主持人:舉個例子是怎樣的開放?
楊永強:比如我們跟上游的VR全景攝像機廠商,他們拍攝出來的內容直接到我們樂視云平臺,這個廠商的設備賣出去以后直接就可以輸出VR內容,然后到生產VR的終端廠商上。
主持人:你是希望內容越多越好,但現(xiàn)在電視就是樂視,如果買TCL的電視是看不了你們的內容?
楊永強:不是,我們的平臺是開放的,隨便買一個電視,我們樂視有一個開放的平臺,包括樂視的APP,在其他的平臺上也可以看到我們的內容。
主持人:就是用戶可以買自己的頭盔,同時可以看你們的內容?
楊永強:對,我們是打造VR開放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主持人:謝謝楊總。因為時間關系,VR技術基本上跟隨美國的技術,特別是Oculus,許總是在兩岸投資,在硅谷、中國都投資,我們介紹一下你在看中國和美國的VR、AR這兩個行業(yè)有哪些差別和差異呢?或者您看到有哪些新鮮的東西讓我們大家開開眼界。
許良杰:謝謝王總,我覺得作為一個企業(yè)來說,現(xiàn)在才開始普及VR,我覺得有點晚。因為我是做投資的,剛才臺上的幾位嘉賓對VR技術的東西做了介紹,我沒有什么補充的。
我認為做一個產品能夠被大眾接受,能夠給商業(yè)帶來商機,雖然VR能夠打破時間、空間,有點震撼感。剛才楊總說到樂視的體育賽事通過VR轉播,但它只是讓你有一種在體育場地某個位置上面的感覺,但這種互動、交換沒有屏幕,VR、AR是因為新的屏幕到來,其實它沒有屏幕,他是把用戶從某種程度上放到這個場景里面,然后進行交互。
所以我認為AR挑戰(zhàn)性挺大,對距離的測試,把現(xiàn)實跟虛擬的東西怎么切開,從研究、產品定位還有商業(yè)模式的挖掘空間會比較大。美國有一個報告,他們預測到2020年,整個AR是1200億美金,VR只有300億美金,AR絕對比VR快的增長。因為AR某種程度上把現(xiàn)場的東西跟虛擬的東西能夠無縫地整合到一塊。
我們對整個網絡的感覺還非常敏感,以前要開一個電話會議,后來有視頻,8年前我們做了一個非常大的系統(tǒng),你坐在面對面,不管是10個小時還是20個小時以外的空間,你會感覺到是坐在對面。
剛才有幾位嘉賓說臨時要走,這種情況下在AR里面做得到,就是虛擬視頻系統(tǒng),這個距離會更近。美國有一個案例,嬰兒做開胸手術,通過VR的技術,再加上AR的技術,使得醫(yī)生能夠不斷地練習,因為有VR、AR的技術,使得這個手術做得非常成功。
我覺得to B比to C的市場更大,但to C是教育市場的過程。剛才說到早期互聯(lián)網能體驗到當時覺得神奇的東西,現(xiàn)在也一樣,現(xiàn)在也是教育市場,整個生態(tài)圈有很多層次,一個是內容,互聯(lián)網為什么會非常流行?因為最早互聯(lián)網第一個應用產品是通信,郵件,然后是搜索。以前找不到的東西通過互聯(lián)網很快就可以找得到。
其實VR也同樣的道理,這也是為什么Facebook兩年以前花了20億美金收購Oculus,兩個星期以前扎克伯格說會在Oculus平臺上提供30個游戲,因為一定要有內容讓用戶體驗,然后體驗產生商業(yè)價值。所以從VR、AR的角度,很多人說今年是元年,我覺得是教育市場、教育用戶的起始,然后在芯片、感應器和商業(yè)模式也會有新的突破。所以VR、AR是投資重點之一,因為我們覺得VR、AR已經打破時間、空間,并帶來很多商業(yè)的價值,想象的空間非常大。所以我們愿意投資這樣的企業(yè)。
回到剛才說美國、中國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有什么不一樣,我們兩邊都看。我覺得現(xiàn)在做頭盔,做VR頭盔,在2014年中國總共有200多家做VR頭盔的公司,去年只剩下60多家。剛才劉總說80多家,我覺得今年也會有一批死掉。因為隨著中間產品的定義,技術門檻越來越低,我覺得VR、AR從終端的角度最終會看到像手機競賽一樣會有很多廠商。
我覺得內容方面,跟垂直方面,特別是商業(yè)應用里面有很多場景,這些場景比如直播,我以前服務于新浪微博,所以我們知道視頻非常紅火,包括我們投了一家公司小咖秀,其實這很有想象空間。
以后VR直播是身臨其境,還有互動?,F(xiàn)在很多VR不能互動,如果能夠做到互動,跟明星互動,這是非常好的想象空間。我覺得在VR有一個很好的應用場景,以前你要買一個沙發(fā),這個沙發(fā)很重,你要跑到沙發(fā)店量尺寸,還有顏色可能跟你家不一定合適。我看到硅谷那邊有,中國這邊也有很多公司以VR作為切入點,把沙發(fā)跟客廳融合在一塊,我覺得這塊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還有一點非常奇怪,互聯(lián)網在早期,因為我是做搜索出身的,有非常高比例的搜索詞是跟色情有關的,成人的內容,其實這些方面在西方現(xiàn)在也出現(xiàn)一個趨勢,很多成人行業(yè)的內容其實也推動整個AR,特別是VR的蓬勃發(fā)展。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