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本文作者: maomaobear | 2015-04-02 15:13 |
在前一段高通壟斷案塵埃落定之后,高通一度在中國沒有太多聲音,重罰60億雖然沒有傷筋動骨,但是高通也肉疼了一陣。不過,最近一段時間高通又重新活躍了起來。
近日,高通總裁德里克?阿伯利(Derek Aberle)參加了今年的博鰲經濟論壇,高通還首次贊助了博鰲經濟論壇。高通甚至已經在福建開工建設一座芯片工廠。
為何高通頻頻向中國示好,反壟斷案后的高通前景如何呢?
高通反壟斷案的處罰結果是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罰款60億,這個是按照銷售額比例罰的,還有一個是降低授權費用,對于獲得高通3G和4G基礎專利授權,并只銷往中國市場的品牌設備,高通授權費收取標準:3G設備為5%(包括3G/4G多模式設備),4G設備為3.5%(包括3模式LTE-TDD設備),專利費標準起點為總設備銷售額度65%。
這個條款相比之前的模式,只是收費的基數(shù)從銷售額的100%下降到65%,中國企業(yè)可以節(jié)省三分之一的專利費。
高通以中國區(qū)十分之一的銷售額和三分之一的降價換來了商業(yè)模式的繼續(xù),高通是滿意的。
但是,反壟斷處罰的處罰結果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擴大了高通收費的范圍。以前GSM、TDS、TDLTE三模是不收專利費的,而按照反壟斷處罰的協(xié)議,這種機器也要收費了,這給高通理論上增加了一塊收入。
發(fā)改委對高通的壟斷案調查期間,許多廠商都因反壟斷調查推遲向高通交納專利授權費,而大量的三模機器根本就不交專利費。如今反壟斷結束,風聲過去,高通想要重啟收費。而之前的調查讓高通認識到,在中國與政府搞好關系的重要性,于是高通近期開始了一系列行動。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非常歡迎外企來中國投資,特別是自有技術的高科技企業(yè),Intel、微軟都在早期獲益匪淺。而高通沉迷于向中國手機廠商收取高額專利費,銷售芯片,卻沒有給中國政府貢獻任何東西。政府很樂意對高通的壟斷情況進行調查處罰,因為沒有共同利益。高通直到被處罰前才想起了把芯片交給中芯國際代工,但是這個工作做得太晚了。
如今學聰明的高通開始贊助博鰲論壇,拉進政商關系。這無疑是一個改變的姿態(tài)。而在福建建廠的意義則更為重大。
在中國設立工廠,意味著給中央和地方政府直接貢獻稅收,同時帶動當?shù)氐木蜆I(yè),還可以給中國培養(yǎng)芯片設計、制造、測試的人才。高通在中國賺到的錢通過投資方式回報到中國,這是政府希望看到的。
下一步高通重開專利費模式,收繳因為反壟斷調查停繳的專利費,還要向以前未繳納的GSM、TDS、TDLTE三模手機開征,肯定會遇到阻力,而各種糾紛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提前把自己的利益與政府綁定,高通算盤打的精明。
高通專利費對手機企業(yè)來說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高通收費高昂影響了企業(yè)的利潤,而另一方面,高通的反向授權協(xié)議組織了其他巨頭對中國手機企業(yè)收費,這對專利不足的小米、OPPO來說,反而是一種保護。
這種保護在中國市場不明顯,而到了國際市場則非常有效,小米去年在印度被愛立信起訴侵權,但是用了高通芯片的機型就沒有問題。隨著中國智能手機廠商走向世界,高通的保護作用會越來越明顯,給一只狼上供總比讓群狼撕咬強。
高通總裁阿伯利說,“幫助中國企業(yè)開展出口業(yè)務,將是我們的一大重點工作。對我們來說,反壟斷調查已經成為過去時,我們將擴大與中國廠商的合作?!?/p>
高通意識到,最好的策略不是吃獨份。盡可能幫助中國增長,高通賺到的會更多。
雷峰網(wǎng)特約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