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不造車的vivo,有了新動作。
近日,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件公司CARIAD的中國子公司(“CARIAD中國”)宣布與vivo成立“手車互融聯合創(chuàng)新實驗室”(英文名:Mobile & Mobility Fusion Joint Innovative Lab,簡稱M2實驗室)。雙方合作將以CARIAD中國本土創(chuàng)新研發(fā)中心“元創(chuàng)實驗室”(英文名:Forward! Lab)為平臺,聚焦智能互聯汽車的相關軟硬件、遠程信息服務平臺與智能出行服務。
資料顯示,CARIAD中國成立于2022年4月,也是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子公司,致力中國市場本土化創(chuàng)新軟件產品以及相關數字化服務,CARIAD中國聚焦于六大關鍵技術領域的本土化研發(fā)與適配,包括:智能汽車用戶體驗設計與創(chuàng)新、智能汽車人機交互界面設計與創(chuàng)新、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和自動駕駛、智能車身與軟件系統(tǒng)整合、數據處理,以及硬件設計與適配。(雷峰網(公眾號:雷峰網))
此次和vivo合作的元創(chuàng)實驗室就是其中國團隊設立了 “Forward!” 項目所擴展而來,雙方共同成立的M2實驗室的研發(fā)團隊由來自CARIAD中國和vivo的本土人才組成。
CARIAD中國首席技術官孫偉博士表示:“隨著汽車智能化的加速,用戶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驅動了智能手機與智能汽車互聯互融。通過攜手本土領先科技伙伴,CARIAD中國將進一步提高在智能互聯領域的自研能力,更好地將自研創(chuàng)新產品融入本土數字生態(tài)系統(tǒng),真正實現‘在中國,為中國’的合作性創(chuàng)新?!?/p>
如此看來,雙方各自的優(yōu)勢都很明顯,CARIAD中國具有豐富研發(fā)經驗,vivo則是具備海量的產品生態(tài)和車聯網入口,雙方本土化的團隊接觸可以速度響應和滿足本土消費者的需求。
vivo的策略一直是不造車,隨著AI大模型的興起,vivo也緊隨潮流進行相關研發(fā)布局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今年的2023 vivo開發(fā)者大會上,vivo堅定以全面開放的生態(tài)策略,打造1+X+N多設備生態(tài),圍繞智慧出行場景攜手生態(tài)伙伴一起構建萬物智聯體驗。于此同時,vivo也發(fā)布了自主研發(fā)的AI藍心大模型,同時還推出了新一代的操作系統(tǒng)OriginOS4和vivo智能車載4.0。
vivo自研的AI藍心大模型是vivo在AI領域的重要布局之一,該模型具備高效、智能、安全等特性,可以支持多種應用場景。vivo副總裁周圍總表示:“vivo推出了藍心大模型這一舉措將進一步推動出行生態(tài)的場景拓展和能力升級?!?/p>
vivo在車聯網方面布局很早,目標也一直很明確。2018年vivo就提出了「Jovi 物聯」計劃,自此vivo便將戰(zhàn)略重點放在了「智慧連接」上,認為利用手機作為切入點來控制的萬物互聯將是下一步的發(fā)展方向。在手機需要連接的場景中,vivo曾提出過8類一級場景、22類二級場景,其中出行則是vivo認為非常重要的一級場景。在智能車載業(yè)務上,vivo已形成車手互聯、車鑰匙、出行服務中心和車家互聯四大能力。
2020年vivo在首次發(fā)布了車聯網產品 Jovi InCar后,就確定了自己的車聯網品牌和發(fā)展路線,即攜手車廠、車聯網服務商、應用開發(fā)者,共筑車內、車外統(tǒng)一的開放生態(tài)。要做好這一點,對于vivo來說不僅要搭建硬件和軟件平臺,更需要聯合開發(fā)者和行業(yè)構建出一個開放生態(tài),實現互利共贏和良性循環(huán)。
CARIAD中國與vivo的合作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而雙方官宣之前就已在多個子領域展開持續(xù)的研發(fā)合作,包括智能手機和智能汽車之間的人機交互界面的雙向同步和融合、用戶數據在車內的集成和共享、智能應用在車內外的無縫銜接及順暢流轉、及智能手機和智能汽車之間硬件資源和傳感器的共享等,促進手車互融和技術的持續(xù)迭代升級等。此外,雙方正在共同進行HMI人機交互融合、數據與算力融合等領域的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雙方合作目前已取得一些具體成果,包括去年雙方合作的GameBase游戲座艙,今年雙方團隊又在桌面應用互融、車機小窗模式等幾個場景上做深度創(chuàng)新,其中包括利用“Touch&Go”來實現自定義的手機界面小組件以及車輛狀態(tài)信息和車控功能,實現手機對車輛信息的便捷訪問和靈活控制。
另一方面,隨著車機算力的逐漸變強以及屏幕的越來越大,過去手機投屏的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當前市場的需求,對于手機和車機來說,二者需要走向更深一步的融合,如數據互融、應用互融、硬件互融,這也是從去年開始vivo和大眾CARIAD進行合作愈加深度的根本原因。
當下智能網聯汽車、座艙的滲透率年年攀升,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4億,占全球五分之一,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另一個趨勢是,智能座艙軟硬件滲透率在新車里達到九成以上,幾乎所有的新車都會有車聯網功能。
這個背景下,無論是汽車廠家還是手機廠商,都在不約而同地加深手機和車機的互聯融合,手機是未來物聯網連接一個重要接口,也是必須得抓住。
另一方面,隨著各家對智能駕艙的不斷優(yōu)化,對應的是車機對算力要求、軟件及生態(tài)引入成本在座艙和整車里會越來越高,vivo想做好手機和車機之間的深度互聯互融,vivo所面對的既是機會也是挑戰(zhàn)。
而IoT與手機相比,最大的差異在于IoT設備與市場的復雜性。從技術上看,IoT設備在網絡接口、底層協(xié)議、數據傳輸量、操作方式上都有著極大的不同,難以被標準化定義。而從市場上看,IoT的商業(yè)概念多元且復雜,不同的市場圈層與生態(tài)群落彼此交織。從供需關系上看,不可能有某個廠家獨自生產開發(fā)所有的IoT產品,因此必須推動開發(fā)者生態(tài),讓外部硬件接入到自己的體系當中。
vivo在企業(yè)文化中信奉的是長期主義和后發(fā)制勝,其做事的第一原則就是恪守“本分”,這使得我們看到一個不盲目擴張又十分專精的vivo,但恰恰是這樣的vivo在很多時候能夠抓住用戶最在意的東西。
以智能車鑰匙為例,車主最關心的就是安全問題,其次才是體驗感。而目前這方面的協(xié)議碎片化嚴重,vivo則通過行業(yè)內車機通信協(xié)議的兼容、多模態(tài)覆蓋,在保證安全的同時真正實現車主的無感進入、智能解鎖,并全方位支持藍牙、NFC、UWB各種鏈接協(xié)議的手機車鑰匙形態(tài)。
此外,通過這次vivo智能車載4.0的更新,vivo結合手機和手表的藍牙、NFC、UWB、安全芯片等硬件能力和Origin OS的軟件功能,打造了覆蓋全場景的數字車鑰匙方案,新增車輛控制、NFC刷卡、鑰匙分享、鑰匙掛失/刪除等功能。vivo還與22家汽車品牌合作,包括寶馬、特斯拉、理想、蔚來、小鵬等,推出超過200個車型的數字車鑰匙,覆蓋量居行業(yè)首位。這些數字車鑰匙可以實現手機開車門、啟動發(fā)動機、關閉車窗等多種功能,極大方便了用戶出行。
在整體體驗方面,vivo抓住了開車使用手機的兩個主要痛點:一個是由平時的手機使用習慣帶來的焦慮,會不自覺地頻繁查看手機、反復確認消息是否遺漏;另一個是,由于手機是陪伴每個人時間最長的設備,用戶對手機里生態(tài)和服務產生了依賴,這種依賴在車里沒法得到好的體驗和滿足。
因此vivo對整體的車機系統(tǒng)做深度互融,新的智能車載4.0經過重繪超過50+頁面,整體視覺效果與OriginOS 4有了更好的一致性,同時也兼顧了駕駛視角的舒適度,頁面所有內容支持可見即可說,使得用戶安全、便捷地獲取和使用手機里面的服務,將手機優(yōu)秀的OS體驗、自己熟悉的交互方式帶到車里。
vivo的另一核心競爭力則來源于數量龐大的硬件終端和不斷增長的開放生態(tài),截止目前,vivo仍是中國前五大手機出貨廠商,過去一年里vivo智能車載覆蓋用戶數量快速增長,用戶粘性高,覆蓋用戶從4000萬增長到了1.6億,日均使用時長80分鐘,接入品牌100+,車型1360+。
此外,vivo還一直在積極參與行業(yè)建設,促進產業(yè)繁榮。例如在出行領域,vivo聯合行業(yè)伙伴牽頭成立了智慧車聯開放聯盟ICCOA,開放技術能力,帶來更好的車聯網生態(tài)環(huán)境。vivo還致力于聯合行業(yè)所有的IoT廠商,為用戶打造全聯接、全場景、全交互的IoT體驗。
vivo還為開發(fā)者、合作伙伴帶來了能力大幅拓展的vivo車聯開放組件,兼容ICCOA、Carlife等多種互聯協(xié)議,可以將手機的系統(tǒng)能力、服務、應用生態(tài),與車機的能力、服務,進行深度的互聯互通、無縫流轉,實現手機和車機間的桌面互融、數據互融、硬件互融,同時有了vivo藍心大模型的加持,其組件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vivo的IoT開放能力,是在為消費者服務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持續(xù)為消費者提供著豐富多樣的車聯網體驗??梢灶A見的是,vivo會堅持開放生態(tài)積極推動行業(yè)前行,也正如vivo2023開發(fā)者大會的標語:同心,同行。(雷峰網)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