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樂視-易到無人駕駛汽車亮相世界機器人大會
在大談特談無人駕駛的時代,連普通民眾也有無法抑制的好奇心。
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World Robot Conference)的第二天,北京突然轉冷,但寒意仍無法阻擋眾多前來體驗樂視-易到無人駕駛汽車的觀展群眾。
在會展中心的室外場地,停放的這輛車身印有“FF&LeFuture AI”字樣的無人駕駛汽車正等著群眾的試乘,這輛車所使用的無人駕駛技術由樂視與Faraday Future成立的人工智能研究院提供。
想試乘這款無人車,體驗者需打開微信、掃描二維碼、取號排隊,最后等待上車。整個流程的實現由易到提供支持。
▲ 易到為此次試乘無人車提供軟件服務
按照易到副總裁張凡的說法,這一次的合作是為未來真實化場景下進行無人車召喚的情景演示。通過手機APP呼叫無人車,距離現實又近了一步。
▲ 親身體驗樂視-易到無人駕駛汽車
場上的主角是經過改裝的、搭載了樂視無人駕駛技術的大眾高爾夫旅行版樣車。據一位工程師介紹,該車的后備箱裝有無人駕駛關鍵的CPU和GPU,控制整車的運行。車頂的3個激光雷達以及“蘑菇狀”GPS非常醒目,使用的是Velodyne 16線的款式,呈倒三角分布。
▲ 車頂的Velodyne 16線激光雷達
這么設計的好處是能讓這輛車更加符合空氣動力學的要求并且更加美觀。同時,雷達安裝的位置也讓可視的角度更大,因為此前大部分廠商采用的64線超大旋轉式激光雷達,對于“前前車”的視力表現沒有那么好,但這個倒三角的設計很好的彌補了這一點;同時前方的兩個激光雷達,對于車前物體的驗證效果也會更好。這也是該工程師引以為傲的一處設計。
車身四周,激光雷達的分布與此前百度測試過的寶馬7系一致,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與樂視汽車智能駕駛副總裁倪凱出身百度有關,當天他也在現場對設備進行一些調試,并且進行一些技術上的問答。
值得一提的是,該無人駕駛汽車的前臉部分是LED矩陣。據工程師介紹,這塊LED矩陣是車輛與行人進行交互的媒介,因為車輛可以通過這塊LED告知行人“我看見你了”,生動一點來說,就是讓行人與車輛都明白對方的心意,不至于產生誤會。
▲ 車輛前臉的LED矩陣交互系統(tǒng)
因為目前是在測試場地,所以車輛在距離障礙物或者行人2.5米時,便會進行預警。而且是按照事先規(guī)劃好的路線行進,避免出現任何差錯。
在經過一些調試之后,我終于在另一塊場地坐上這輛無人駕駛汽車,同乘的是一位中年阿姨,她顯得有點興奮,她是特意來體驗無人駕駛車的,還要把整個過程錄下來給她兒子看。
當然,安全起見,副駕駛仍然有工程師待命。
車輛啟動,方向盤自己轉動起來,雖說沒什么特別之處,但還是有一種奇妙的感覺。雖然車輛控制在10km/h的速度,但是在轉彎剎車之時,還是有些不穩(wěn);在倒檔的時候,也會產生比較明顯的晃動。
整個體驗持續(xù)將近4分鐘,基本按照規(guī)劃路線行進,測試的主要還是轉彎、倒車、剎車等操作。單從體驗的角度來看,整個車還是稍顯笨重的,這樣的體驗離無人駕駛汽車真正上路還為時尚早。
目前,像滴滴、易到這樣以出行服務起家的公司,開始涉足到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究中。滴滴在上個月宣布開啟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fā),而易到也成立了無人駕駛研究小組,“正在進行人工智能、大數據方面的前瞻性研究,期望在未來卡住位置”,易到副總裁張凡表示。
此次的世界機器人大會,樂視汽車智能駕駛副總裁倪凱也發(fā)表了主題演講,針對“自動駕駛在中國的挑戰(zhàn)和機遇”,提到了一些觀點。雷鋒網進行了整理:
1、“無人駕駛”成為火熱的話題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新的玩家加入這個市場。比如公司領域,我們可以看到谷歌、Uber未來以專車的形式來做自動駕駛,蘋果希望自己造車,特斯拉是電動車廠商,包括Mobileye這樣的業(yè)界領先的供應商。樂視也希望加入這個領域。現在很多資本也對自動駕駛有興趣,包括被Uber收購的Otto和Cruise都代表了現在資本的流向。
業(yè)界現在出現了非常多的聯盟,包括前一段時間宣布的Mobileye、寶馬和英特爾的聯盟,沒有英特爾的加入,應該說這個聯盟不會成為一個火熱的話題,更多的是一個主機廠和Mobileye的合作,但現在代表了一些新的勢力,未來資源都在往這個方向發(fā)展?!?/span>
2、中國的人工智能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中國是不是還是有一些可以值得欣慰的地方呢?我認為還是有的。
首先人工智能領域方面中國是在尖端技術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白宮前幾周發(fā)布的一個統(tǒng)計數據顯示所有的論文里面有深度學習這個關鍵字的論文中國已經超過了美國,更重要的是被引用的,因為發(fā)表的文章質量不好說,但是被引用的文章里面中國含有深度學習、代表最前沿工具的文章也同樣超過了美國。
并不是兩個圖表就說明中國超過了美國,但至少能夠說明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確實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3、嵌入式系統(tǒng)是關鍵
“這么復雜的軟件系統(tǒng)必然會帶來很大的計算量,我們怎么讓這種計算量在行車電腦上面實現?最后我們靠的必然是嵌入式系統(tǒng)。
也有幾個比較重要的方面:第一是CPU,未來業(yè)界流行的CPU是英特爾的架構或者ARM架構,硬件加速的話有FPGA的廠商,包括被英特爾收購的;第二是Nvidia為代表的GPU公司,他們和特斯拉會有非常好的合作;第三是操作系統(tǒng)。
三個領域當中沒有一家是中國的廠商,所以我們并沒有在嵌入式電腦或者行車電腦的大腦當中占有我們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這個是我覺得對全中國的汽車行業(yè)的一個非常大的挑戰(zhàn)?!?/span>
4、兩種無人駕駛發(fā)展的觀點
現在業(yè)界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我們一步一步走;還有一種是我們直奔最后的Level 5。
第一種觀點一般是車廠持有;第二種觀點一般是新興的互聯網公司持有,他們希望直接研究出來最終的車,能夠有新的商業(yè)模式取代傳統(tǒng)的商業(yè)模式。
個人覺得這兩種模式并不是完全沖突,因為按照我的觀點來看完全可以說我們在研究Level 3和Level 4技術的同時也部署我們Level 5的工作,因為很多工作成果對Level 3和Level 4也有很大的幫助。
研究的同時如果我們失去了這種市場,也就是說我們要等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才占有這個市場的話,這個市場上所有的產品產生的數據,高速駕駛的車已經能夠產生非常多的傳感器的數據,這些數據對產品的成熟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如果講重心的話我更傾向于應該一步一步地從Level 3開始往Level 5發(fā)展,這樣數據上會更有優(yōu)勢。
5、樂視的規(guī)劃
樂視的自動駕駛有四個遠景:第一是電動化;第二是智能化;第三是網聯化;最后一個是社會化。
核心是一輛電動車,所以電動化是作為它的核心。
智能化包括自動駕駛,也包括更多的人工智能的應用,還有我們的EOI,我們希望賦予車以智能。
互聯網化帶來的一個最大的優(yōu)勢是大數據,但是大數據并不僅僅是只能為車的乘客帶來我們視頻和娛樂的服務,大數據作為一個更好更重要的一點,可以反過來使車內的智能化和自動駕駛自動運轉,也有更多的數據提高自動駕駛的效果。
社會化方面我們擁有了易到用車的服務,也在布局充電服務和停車服務,我們相信未來的車不僅是簡單的從A點到B點的工具,可以給你帶來全新的生活體驗,如果有了自動駕駛更多的是生活的體驗。
現在我們在全球有多個研發(fā)中心,就是從高速公路入手,逐步解決自動泊車和城市道路在內的各個工況的駕駛系統(tǒng),最后終極的目的是希望提供一套安全舒適高效的交通體驗。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