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范圍內,真正在做深度匹配算法和處理器的軟硬件結合之路的主要有兩個公司,一個是Google,一個是中國的地平線。
安博會上,余凱這樣定位地平線。軟件算法是地平線的基因,但其很早有跨界做硬件的決定。在余凱看來,軟硬件協(xié)同,將帶來人工智能計算的革命。
2015年7月,地平線率先提出BPU人工智能處理器;下半年, NVIDIA的CPU開始被市場認可;2016年,Google對外公布選擇TPU路線。地平線成立第二年,第一代BPU量產流線。去年底,地平線帶領中國首款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商用化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芯片亮相——面向智能駕駛的征程(Journey ) 和面向智能攝像頭的旭日(Sunrise) ,基于新一代BPU構架的產品Matrix也在今年發(fā)布。
雷鋒網(wǎng)新智駕了解到,同NVIDIA的Drive PX 2相比,基于征程2.0處理器,面向L3、L4級自動駕駛的Matrix平臺在量產和部署方面,成本和功耗更具優(yōu)勢。前者功耗達到數(shù)百瓦,地平線處理器僅為幾十瓦,且無需水冷系統(tǒng)。基于英偉達提供的原始算法,客戶需進行二次開發(fā),打造更加高效的AI算法,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門檻。
余凱多次強調:地平線的商業(yè)模式是充分賦能,做技術者提供者而非經(jīng)銷商。目前地平線已同全球四大汽車市場頭部Tier1s和OEMs建立合作關系,生態(tài)合作伙伴包括奧迪、博世、長安、比亞迪、上汽等。此外,近期地平線還將陸續(xù)宣布智能網(wǎng)約車領域,以及與全球頂級自動駕駛企業(yè)的合作信息。
余凱還透露,地平線目前正為國外某廠商提供面向量產的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后者將于今年在四大主要城市部署L4級自動駕駛服務。
搭載三塊地平線自主研發(fā)的Matrix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的地平線Matrix360°視覺感知方案也在安博會上亮相,搭配4路192FOV魚眼攝像頭和8路59.4FOV窄角攝像頭,通過對攝像頭安裝位置的合理布局,以實現(xiàn)車身周圍360無死角視覺感知檢測。每塊Matrix可同時接入4路720P視頻輸入,實時處理速度>50fps,每塊Matrix的功率僅為31W。
*地平線Matrix360°視覺感知方案
雷鋒網(wǎng)新智駕了解到,地平線車內駕駛員行為分析方案依托地平線DMS產品,為客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駕駛員行為檢測系統(tǒng),可用于支持駕駛員身份認證,駕駛員安全行為檢測和預警功能,如駕駛員疲勞、左顧右盼、低頭、抽煙、接打電話等危險行為。
處理器架構創(chuàng)新不斷推進摩爾定律,提升算力。
余凱提到,摩爾定律一個值得玩味的地方是,過去半個世紀間,一千美金大概能買到的算力是這樣的增長的曲線(如上圖)。地平線當前芯片架構設計,與一個老鼠大腦算力相當。到2025年,每一千美金能夠買到的算力相當于1000個T,屆時和人類大腦的算力相當,足以支撐五級無人駕駛所需要的計算需求。
余凱表示“摩爾定律像浩浩長江,奔涌向前,地平線身處整個信息產業(yè)主軸上,要做一個時代的弄潮兒?!?/p>
雷鋒網(wǎng)新智駕了解到,地平線目前專注于L2、L3級自動駕駛處理器的量產,算力達到10個T、100個T。2025年之前,地平線自動駕駛處理器將面向L5級別,達到1000T算力階段。
今年底,地平線將完成新一輪融資,金額為5-1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一家和英特爾規(guī)模相當?shù)男酒?,以及一家知名汽車廠商。余凱表示,去年12月份我們提出來希望到2025年成為全球最大的AI芯片廠商,我們還在這樣一個軌跡上面朝著這個目標去奔跑。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