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000萬美金,華為鯨吞了國際老牌安防廠商Vocord 。
俄羅斯《消息報》6月3日報道稱,華為已經完成對Vocord人臉識別技術專利及其開發(fā)團隊的收購,目前Vokord 的部分員工正在陸續(xù)被調往華為。
創(chuàng)建于1999年的Vocord,是俄羅斯一家基于人工智能生物識別技術的專業(yè)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開發(fā)制造公司。
作為俄羅斯人臉識別領域“種子”選手,其長期盤踞國際權威人臉識別測試集FRVT第一名。
自創(chuàng)立以來,Vocord不僅開發(fā)了人臉識別系統(tǒng),還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建了智能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交通違規(guī)、交通流量分析等系統(tǒng)。
目前,Vocord開發(fā)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已應用于2000多個商業(yè)及政府項目、俄羅斯國內外70多個城市安全項目中,公司客戶包括俄羅斯內務部、聯邦安全局、移動通信公司和部分銀行。
如果說產業(yè)經營是做‘加法’,那么投資并購就是做‘乘法’。
在AI安防市場,華為此次并購起到的作用遠超個人英雄式的單打獨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并不是簡單追求規(guī)模效益的推動,而是為未來的協同發(fā)展打好基礎。
從技術角度出發(fā),場景優(yōu)先,技術先行,技術是場景的催化劑、場景是技術的煉火石,想要在安防行業(yè)更好、更穩(wěn)地走下去,一定要有自己‘拿得出手’的核心技術。
于華為而言,雖然其在通信等技術市場搖搖領先,每年投入的研發(fā)費用高到令人咂舌,但就安防行業(yè)的人臉識別等相關技術來說,目前華為的競爭力還遠遠不夠。
今天的華為安防在軟件端,更多是通過生態(tài)合作方式,去調用包括依圖、深瞐等公司的優(yōu)質算法。
另外,現階段,與安防相關的AI技術精準度還遠遠沒有達到天花板,基于安防場景的不斷變化,其對算法迭代的要求一定是非常嚴苛且上升的。
在這個市場中,誰能夠看到算法精度提升解鎖的更多場景,并根據場景的變化做到最為快速且精準的反應,誰就能在未來競比中走得更遠。
眼下,AI在安防領域的研究應用主要針對幾個核心問題:分別是分類檢測、分割、以及對整個圖像區(qū)域分類。
以往來看,AI神經網絡中激活函數、非線性單元、權重矩陣的應用形成了非常高維的非線性函數,從而可以完成非常復雜的任務;與此同時,在這基礎之上,GPU的出現讓神經網絡的發(fā)展如虎添翼。
即便如此,相關AI技術在安防市場上的應用還存有幾個挑戰(zhàn):
認知問題相較感知問題較難解決。感知問題可以用神經網絡函數逼近,相比之下認知問題解決起來比較棘手。
比如如何教會機器辨識一把椅子。如果定義為四條腿,很多椅子并不滿足此描述;如果定義為可以坐的物體,如此也行不通。所以說簡單的檢測物體問題上,背后都蘊含著更深層次的認知問題,如今很多問題還尚未解決。
在弱線索、遮擋、模糊、對象追蹤等情況下,人類在識別的過程中通常會依據常識,并加入豐富的想象及推理。但是想要將這些能力傳授給機器便非常困難;即使實現,識別能力與人類相比也相差甚遠。
計算機視覺技術帶給機器的能力不只是用來觀察世界,而是需要與世界建立聯系,從而一起做交互。在某個機器人去解決一件重要的問題需要用到手眼協同時,需要連續(xù)的關鍵決策,而不停地觀察、決策和控制,這是機器智能目前非常難做到的事情。
隨著安防行業(yè)的多元化發(fā)展,未來很多細分場景對于精度要求之高勢必讓人咂舌,基于背景知識的圖像內容描述,挑戰(zhàn)都非常巨大。
也就是說,AI在安防行業(yè)的探索才剛剛開始,如果此時只是準備現有場景且剛剛達標的技術儲備,未來在這個市場比拼中會比較被動。
某安防負責人告訴雷鋒網,“包括AI、5G的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正切中了視頻監(jiān)控的行業(yè)痛點,安防的很多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可以在新技術上玩出更多花樣了?!?/p>
而通過本次收購,華為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可以落地應用的全球頂尖AI安防技術。
作為俄羅斯種子選手,過去二十年,這家公司在人臉識別領域沉淀頗豐,截止目前,其擁有 11 項設備專利與 6 項軟件專利。
“通過本次收購,華為的技術工具箱中無疑又多了一個好使的工具,安防、IOT、AI等領域都可適用。”
從行業(yè)市場來看,任何一個行業(yè)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增速都會放緩,這是必然的趨勢,也是商業(yè)鐵律。
當下的安防市場在遠未達到天花板之際,便遇到了整體增長疲軟問題。
2018年以來,地方債務隱憂再次浮上水面,數個平臺公司出現違約,諸多地方債務融資項目難產,風險逐步暴露。
數據顯示,目前多個省份的部分區(qū)縣實際債務(加上隱形債務)至少是當地財力的2-3倍。其中某區(qū)的支付預算是10億元,加上轉移支付、政府基金、總財力大概30億元左右,而它的實際債務大概是50億元左右。
標普全球(S&P Global)在2018年的一份報告中提出,預計2017年中國“隱性”地方債務高達40萬億元人民幣(合6萬億美元),相當于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0%,這一比例已經觸及了國際警戒線。
鑒于此,去年相關部門緊急下發(f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形債務風險的意見》(中發(fā)〔2018〕27號)文件,表示將統(tǒng)計地方隱形債務,地方違規(guī)舉債終身追責。
一來債務太多、再來舉債追責。
強壓之下,地方相關部門在巨大的行政支出和急迫的基礎建設上左右為難,而在以PPP為主的大型平安城市項目建設上,地方政府更為謹慎。
去年三月份,某省便貼出一紙《關于暫停開發(fā)區(qū)2016年--2017年政府類項目的通知》,通知稱,對2016年、2017年政府投資類所有續(xù)建及未開工建設項目一律停止施工。
文中要求,要從源頭上杜絕新增政府債務。全區(qū)發(fā)展改革系統(tǒng)要把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工作,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提不切實際的目標,不搞寅吃卯糧的工程,寧可發(fā)展慢一點、也決不違規(guī)舉債,堅決剎住無序舉債搞建設的風氣,確保政府違規(guī)舉債零增長。
除了內部問題,還體現在經濟周期性問題及外部問題上。
2008金融危機之后,世界格局開始了新一輪的更新,自由市場經濟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競爭所替代,每個國家都在強化自身力量,國際局勢劍拔弩張。
對于安防行業(yè)來說,近兩年海外市場稍不太平。
該負責人表示,受全球市場(特別是北美市場)等政治因素影響,海外對于中國公司的部分業(yè)務的接受程度逐步收緊。
一方面國內資源有限;另一方面海外部分市場受限。
“對于一個高速成長的企業(yè)來說,華為想讓安防走向數據時代,必須多收糧草,以擴疆土。如此,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一個更加合適的突破口,“俄羅斯”無疑是最佳選擇之一,無論是從區(qū)域市場環(huán)境還是技術應用趨勢來看都比較符合所需?!?/p>
通常來說,想要進軍某個海外市場,通過并購往往都是上上之策,如此可以更好規(guī)避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同時克服地緣障礙。
比如??低曉召徲維HL,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大華股份也曾以2900萬美元收購FLIR旗下Lorex品牌,擴張北美銷售網絡,如此等等。
正如俄自由財經投資公司分析師阿納斯塔西婭·索斯諾娃所預測,中國企業(yè)(包括華為)在人臉識別方面一直擁有很強的研發(fā)實力,因此這筆交易可能是作為進入俄羅斯市場的“手段”,而不是將俄羅斯技術引入中國。
“華為公司目前亟需新的大市場,因為其正被美國政府以行政手段拒止于美國市場之外。收購擁有專利技術的開發(fā)企業(yè),可幫助其解決與知識產權有關的某些問題,例如歐洲面孔圖像庫等。"
”暫定個小目標,在智慧視頻領域,我們會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做到全球第三”。此前接受雷鋒網專訪時,華為EBG中國區(qū)企業(yè)云通信解決方案銷售部部長彭曉東信心滿滿。
在這個“小目標”的驅動下,2018年,華為在智慧視頻領域針對主流市場發(fā)布了近百款攝像機;另外,它還生產了高清解碼器、視頻云節(jié)點、視頻內容管理平臺等產品,可以為安防客戶提供視頻監(jiān)控的端到端服務。
做好安防需要一定的偶然及必然,偶然是所謂的運氣,必然是絕對的實力。
從過去一段時間在行業(yè)市場的布局來看,華為安防的沖鋒聲已經越來越大,他們也在慢慢構筑自己的深度和廣度,從實驗室到實際應用、從硬件到軟件,逐步推進人工智能在應用層面落地。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