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圖片來自:悠絡客
連鎖加盟行業(yè)最看重門店的標準化。C公司作為全球汽車后服務市場的領軍者之一,給自己的門店設立了非常嚴格的標準,主要包括五個環(huán)節(jié):
一是門店的環(huán)境與陳列,貨架上的商品該怎么擺放,設備是否干凈整潔;二是門店工作人員的儀容儀表,是否有按要求穿著工衣,佩戴工卡;三是門店的操作,員工更換剎車片時有沒有戴手套,車底作業(yè)時是否有佩戴安全帽;四是銷售與消費體驗,比如門店銷售輪胎時必須用實物報價;五是門店的系統(tǒng)運營,比如所有銷售單據是否有準確錄入系統(tǒng)。
制定標準并不難,難的是執(zhí)行和監(jiān)管。C公司在中國有近1500家門店,散布在各個大中小城市。以往,為了監(jiān)督各家門店的標準執(zhí)行情況,C公司每個季度都要派出審計人員到店考核。每家門店一次店檢的成本大約在上千元,這意味著C公司每年光在店檢上就需要耗費數百萬資金。
花錢事小,關鍵效率還十分低下,而且效果無法保障。就好比學校里的衛(wèi)生檢查,平日里宿舍亂七八糟,一到檢查的日子立馬收拾得整整齊齊。門店也會為了迎接檢查而做準備,店檢的效果十分有限。
2016年底,C公司決定上線一套遠程巡店系統(tǒng),代替?zhèn)鹘y(tǒng)人工審計,悠絡客就在這時候進入了C公司的視線。一同參與競標的還有??低暋⒅袊娦?、泰科、西科姆等行業(yè)大佬,無論企業(yè)體量還是知名度悠絡客都沒有什么優(yōu)勢。
C公司按照招標流程,選擇了七八家位于一線城市的門店進行測試,每家競標企業(yè)對應一家門店,悠絡客被分配到了一家廣州的門店。
整個招標過程進行了近三個月,一番測試下來,原本不被看好的悠絡客居然一路領先。負責招標的工作人員告訴雷鋒網,“測試時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悠絡客的系統(tǒng)比較好用,碼流比較快。”另外,悠絡客在設備成本方面也有一定的競爭優(yōu)勢。但最吸引他們的還是悠絡客的平臺優(yōu)勢,遠程巡店的主要功能是看監(jiān)控視頻,除了這些悠絡客的平臺上還有很多好用的功能,比如搖一搖巡店、視頻截取轉發(fā)等。
這種區(qū)別的根源在于,悠絡客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家互聯(lián)網公司,一個云平臺,而非安防企業(yè)。
時隔多年,沈修平依然清楚記得自己見到初代iPhone時的震撼。他此前從未想到,一個通訊工具居然能夠囊括照相機和游戲機,實現用戶想要的幾乎所有功能。震撼之余他不禁思索,是否可以把iPhone的做法遷移到攝像頭中,通過云平臺為攝像頭安裝一個“iOS系統(tǒng)”,打造安防行業(yè)的“蘋果模式”。帶著這個想法,沈修平在2009年創(chuàng)立了悠絡客。
公司創(chuàng)立之初,沈修平對悠絡客的定位和使命就非常清晰:“我的理念是讓攝像頭接入云平臺,在云平臺上實現零售門店需要的所有功能,主要分三大模塊:一是把原有的安防功能云端化;二是增加巡店等管理功能;三是AI相關的智能化模塊。”
悠絡客有一個APP,里面包含了很多功能模塊,不同行業(yè)的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相應的模塊。每家客戶實現的功能不盡相同,但都在悠絡客前后端一體化的框架體系內。
沈修平認為,悠絡客的方案在所有零售解決方案中是功能最全,也是最靈活的。系統(tǒng)前端的攝像頭或NVR可以對視頻流進行預處理,根據用戶需求和帶寬情況上傳結構化的圖片數據或視頻流。
與一般創(chuàng)業(yè)公司不同,經過近十年的摸爬滾打,悠絡客已經打造了一個從硬件到云端再到用戶端的完整閉環(huán)?!?strong>我們提供的是從前端產品到后端服務的全套支持,包括顧問和技術支持,是一個很完備的體系。”這意味著悠絡客的工程落地能力是AI創(chuàng)業(yè)公司難以匹敵的。
沈修平告訴雷鋒網,零售品牌的門店遍布全國各地,這要求AI技術必須以平臺或運營商的方式去實現。“也就是說你不能是一家賣算法、技術或硬件的公司,而必須是一家平臺運營型的公司。”
沈修平介紹,悠絡客目前已經服務了30萬家門店,在全國擁有1000多家服務商,覆蓋了2000多個縣市
C公司負責人回憶,悠絡客吸引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正是極強的實施和執(zhí)行能力。
C公司在全國擁有近1500家門店,而且特別分散,從一線到五線城市都有分布。公司的項目周期也非常緊迫,要求供應商在3個月內至少安裝500家門店。沒想到悠絡客在2016年底就裝好了500家店,到2017年5月就把1500家店全部安裝好了?!?strong>換算下來,平均每個月可以安裝200多家門店,而且大部分還在三、四、五線城市,這是其他供應商做不到的 。”
安裝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但更多的阻力來自于門店。C公司負責人介紹,C公司這1500家門店中接近50%原本就安裝了監(jiān)控攝像頭,店主認為安裝新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完全不必要。好在一番交涉后,悠絡客還是憑借豐富的功能打動了這些店主,項目得以順利推進。
而事實也證明,這個決定是無比正確的。
C公司負責人介紹,和傳統(tǒng)人工巡店相比,悠絡客的巡店系統(tǒng)主要有三大優(yōu)勢:
首先是成本。C公司做過測算,引入悠絡客的系統(tǒng)后一年便可以收回硬件成本,此后每年可以節(jié)省三分之二的審計成本。“2016年之前,我們有一支30多人的審計團隊,每個季度都要派人去門店做一次考核,現在每年只要去一次就可以了,審計團隊也進行了精簡?!?/p>
其次是效率提升。之前做門店審計必須上門,現在隨時隨地就能通過悠絡客終端進行查看,效率提升了好幾番,也避免了門店提前做準備應付檢查的情況。
最后是互利共贏??偛?、客戶(經銷商、代理商)、消費者是零售行業(yè)的鐵三角,悠絡客的系統(tǒng)可以將三者打通,共同受益。
一方面,總部能夠更好地推行和監(jiān)督門店標準化,掌握門店銷售情況。C公司負責人介紹,門店每賣出一條輪胎都會掃描輪胎上的二維碼,自動錄入到悠絡客的平臺,和系統(tǒng)抓取的車牌信息進行綁定匹配。這樣公司就能準確掌握每家門店賣出了多少條輪胎,具體賣給了哪幾輛車。
另一方面,店主也能隨時隨地用手機查看店內的情況,比如員工是否存在消極怠工等情況。
此外,這套系統(tǒng)也有利于“透明車間”概念的推廣。過去門店的保養(yǎng)和維修過程并不透明,顧客往往心存顧慮。現在借助悠絡客的平臺,門店可以給顧客推送一條鏈接,通過該鏈接消費者可以查看某個工位兩小時內的監(jiān)控視頻,全程掌握愛車的維修保養(yǎng)情況。
C公司負責人透露,不排除公司未來還會引入人臉識別和人臉支付等前沿技術。不過對C公司而言,車輛信息比人臉信息更加重要,因此他們設想用AI技術識別車駕號,從而獲得車輛的全部信息。
沈修平認為,C公司有這種需求是很正常的。因為零售市場正在朝數字化快速轉型,如果企業(yè)還在使用原來的經營方式,勢必會遇到很多問題。
他表示,智慧零售已經走到了爆發(fā)的前夜?!?018年已經有不少零售品牌開始使用了。2019年很多客戶會逐漸放量,所以今年是各大技術服務商占位的關鍵時期。”
對于悠絡客而言,智慧門店只是巡店功能的一種繼承和延續(xù)。悠絡客自主研發(fā)的億級平臺架構,不僅支持高并發(fā)量,還能在此基礎上彈性操作調整升級,提供人臉識別導購、回頭客分析、收銀防損、和精準客流等功能。簡單說,就是既能幫助企業(yè)提高門店管理效率,又能根據智能分析結果為管理者科學決策提供數據參考。
悠絡客涉足AI領域的時間非常早,還在2012年,它便開始了AI技術的研發(fā),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臉識別、人形檢測和行為動作分析等。不過當時采用的是淺層學習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直到最近幾年轉向深度學習,才慢慢走向了商用。
在細分算法上,悠絡客也絲毫不落下風。就拿人臉識別來說,目前世界知名的人臉識別技術驗證平臺有LFW和MegaFace,前者是1萬+的人臉庫,而MegaFace是百萬級的人臉庫。悠絡客主攻的是后者,不久前它剛剛以97.4869%的準確率擠進了MegaFace百萬人臉測試全球公司排名前五。
沈修平很少刻意強調這一點,因為在他看來,AI發(fā)展到今天,各家的算法差別并不大,數據和平臺的護城河反而更高些。
悠絡客的優(yōu)勢在于它成熟的平臺體系。從實戰(zhàn)中磨礪出的算法,也是實驗室中的算法無法比擬的。
沈修平介紹,悠絡客目前落地比較多的AI技術有人臉識別和動作行為識別。
其中,人臉識別是零售數字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術,應用場景非常豐富,比如VIP導購、回頭客分析和精準客流。
傳統(tǒng)會員制度雖然收集了很多顧客信息,但顧客到店時店員根本不認識,無法進行精準導購。而且會員必須隨身攜帶會員卡或提供卡號才能享受專屬的折扣和優(yōu)惠。人臉識別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不僅提升了效率,而且有助于增加消費者購物頻次,提高客單價。
“比如你去服裝店買東西,下次再去時店員就會告訴你,近期有類似風格的衣服到貨了,要不要試一下。再比如美容美發(fā)店,顧客到店后店員立馬就知道她對哪些化妝品過敏,無需再重復詢問?!?/p>
再比如回頭客分析,“我雖然不知道某個人是誰,但我知道他這個月到店2-3次;或者這個月有一萬名客戶到店,其中50%光顧了2-3次,就說明我的門店很有吸引力?!?/p>
此外,悠絡客的系統(tǒng)還能從宏觀層面分析消費者的性別和年齡分布,幫助商家機動調整選品策略。
動作行為識別的用途也十分廣泛。比如前面提到,C公司需要檢查門店員工更換剎車片時有沒有戴手套,車底作業(yè)時是否有佩戴安全帽。這些功能都可以通過AI算法來實現。
C公司負責人也向雷鋒網表示,很樂于用算法代替人工考核?!?strong>如果未來引入AI技術供應商,我們會嚴格按照招投標流程操作,但同等情況下,我們會偏向悠絡客。”
這或許代表了悠絡客其他客戶的心聲。目前,悠絡客已經服務了包括零售、餐飲、汽車后市場、醫(yī)藥等主要類別的全行業(yè)客戶,共30多萬家門店。這將是它未來保持競爭力的重要籌碼。
此外,悠絡客是一個SaaS+PaaS平臺,這意味著它能夠很好對接不同的算法和場景。沈修平介紹,目前悠絡客90%的算法是自主研發(fā)的,但未來不排除會引入更多好的第三方算法,形成算法倉庫。
同時,它也可以很方便地與POS、CRM、ERP等系統(tǒng)對接,將數據打通融合,真正實現大數據洞察。
對于智慧零售市場的未來格局,業(yè)內有過諸多議論。常見的觀點是,零售是一個碎片化市場,很難一家獨大。持這種觀點的人往往以零售SaaS作為類比,零售SaaS領域不乏隱形巨頭,但真正能夠統(tǒng)治市場的玩家并未出現。背后的原因在于,零售行業(yè)主要是本地化SaaS,很難形成壟斷。
零售AI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玩法,沈修平認為,這個領域會出現幾個巨頭。“平臺型的企業(yè)將具備一定的競爭優(yōu)勢,這場戰(zhàn)爭來得很快,兩三年內基本就見分曉。”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