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月7日,小米舉辦2018年會,據雷鋒網了解,雷軍在演講中強調,小米將繼續(xù)狠抓品質與創(chuàng)新,同時設定新目標——未來10個季度內,重回國內市場第一。并預言稱,2018年,小米有很大機會,跨入世界500強行列。
同時,據雷鋒網了解,2018年的小米,將繼續(xù)大力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是東南亞,蘊藏巨大的市場機會。
雷軍表示,2017年對所有小米人來講,都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小米的“逆轉之年”“跨越之年”更是小米新征程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關鍵一年。
2017年10月,小米提前實現年初提出的營收過千億目標。七年時間,跨過千億門檻。我查了一下,營收過千億,國際科技巨頭中,蘋果用了20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國內科技公司,阿里用了17年,騰訊用了17年,華為用了21年。
不僅如此, 2018年,小米還有很大機會進入世界500強的行列。
從2017年Q2開始,小米出貨量開始了顯著提升,市場份額重返世界前五,連續(xù)創(chuàng)造單季出貨新高。IDC報告顯示,去年Q4已上升到世界第四。在市場整體下滑6.3%的情況下,小米銷量逆勢同比增長96.9%,是唯一還在增長的品牌。
小米憑什么實現逆轉?
去年初,小米發(fā)布首款自主研發(fā)手機芯片澎湃S1并成功量產商用,由此成為全球僅有的四家同時具備手機芯片和手機整機自主設計、制造能力的企業(yè)之一。
去年3季度,發(fā)布全面屏2.0小米MIX 2,引領全球業(yè)界集體跟進“全面屏”技術,這是中國消費電子行業(yè)第一次掌握全球技術演進方向的主導權。
此外,小米還通過龐大而先進的智能硬件生態(tài)鏈布局和持續(xù)投入的云服務,建起了全球最大的IoT平臺,并且在國內AI領域率先取得落地產品的成功。
目前,小米在全球累計專利申請總量已達24000多件,授權總量已達5920件,其中有約一半是全球專利。
品質是公司發(fā)展的生命線。2017年初,公司專門成了質量管理委員會,我親自出任主席,把產品和服務品質當作全公司最重要的任務,不惜一切代價強化產品質量。
經過一年努力,我們的品質在原有基礎上再獲明顯提升 ,收獲了廣泛的肯定。不久前,小米獲得“中國制造2025”十佳品質獎,我本人也被評為2017質量之光“年度質量人物獎”,并被選任中國質量協會副會長。
目前,小米已進入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在16個國家銷量進入了前5位。其中,印度市場尤為突出,根據多家調研機構數據,從去年第三季度起,我們在印度市場就穩(wěn)居市場份額第一。此外,我們在以印尼為代表的東盟國家市場、俄羅斯為代表的東歐市場、西班牙為代表的西南歐市場都有著強勁的增長勢頭。
設計是用戶體驗至關重要的構成要件,小米從創(chuàng)業(yè)起就極其重視設計。聯合創(chuàng)始人中有兩位有著深厚的工業(yè)設計背景。
2017年,小米在設計領域的長期投入迎來了爆發(fā)式大豐收,實現全球四大頂級設計獎項(美國IDEA設計金獎、德國iF設計金獎、德國紅點最佳設計獎、日本Good Design Best 100)金獎大滿貫。
同時,小米MIX、小米MIX 2領銜的5款手機獲得國際頂級設計獎項,小米MIX系列手機更是被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芬蘭國家設計博物館、德國慕尼黑國際設計博物館等世界頂級博物館收藏。
2017年勝利最偉大的意義在于,伴隨著奇跡般的逆轉,“小米模式紅旗還能打多久?”的質疑被徹底擊碎,小米商業(yè)模式和價值觀經歷了淬火般的考驗。“用戶的信任”正是小米商業(yè)模式的核心。
2018年小米新征程開啟之年,注定是更加波瀾壯闊的一年。在之前7年奠定基礎上,將積累的發(fā)展勢能切實轉換為開拓、增長的新動能,并推動我們發(fā)展質量的持續(xù)提升。
目前小米已進入全球70多個國際和地區(qū),在不少國家都建立了領先優(yōu)勢。但這還只是開始,還有巨大的深耕空間,更何況全球市場版圖上,大片市場還是空白,正待開拓。
與此同時,在國內市場,小米也要全面展開反擊,積小勝成大勝,全力備戰(zhàn)2019年本土決勝。
2018年,中國手機市場規(guī)模將出現十多年來首次下降的趨勢,同時品牌集中度也將進一步加劇,行業(yè)競爭將會更加慘烈。中國市場是小米的根基,是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市場,也是全球行業(yè)競爭的高地。只有本土勝出,才能持續(xù)支撐國際業(yè)務穩(wěn)步發(fā)展 。只有贏在中國,才能贏得世界。
所以,今年我們要設定一個新目標:10個季度內,國內市場重回第一!
雷軍
2/7/2018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