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本文作者: 史中 | 2017-01-12 23:11 |
也許是為了避開程序猿的傷心事,CODING 選擇了在 1.11 小光棍節(jié)的第二天上線新產品。
CODING,這個在去年收購了 GitCafe 的軟件開發(fā)平臺,很多碼農都不陌生。也許對他們來說,也許每每看到這個軟件,就想到了自己加班熬夜修 Bug 的血淚史。
有一個經典場景是這樣的:
每到下班之前,都是童鞋們心臟最脆弱的時段。主管總是在這個時間段精準地發(fā)來微信,讓你修復一個坑爹的 Bug。
當然,如果你使用 CODING 平臺,就不會收到這樣可怕的微信了,因為消息會發(fā)到你的 CODING 手機客戶端上。。。。
其實對于程序員來說,一個開發(fā)平臺是否有價值,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指標來衡量:在完成工作之余,他還有多少時間用來撩妹。
CODING 號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解決問題的工具就是:企業(yè)級的遠程協(xié)作平臺 CODING Enterprise。
CODING CEO 張海龍對雷鋒網總結了影響企業(yè)和程序員感受的三大因素:
遠程辦公:肉身移動是協(xié)作的一個瓶頸。無論是飛翔于北上廣,還是往返于公司和家,都會占用大量的時間。讓宅男們動窩,勢比登天。所以遠程辦公是目前的一個趨勢。
敏捷開發(fā):過去的開發(fā)像是雕刻藝術品,像羅丹在雕塑面前反復沉吟。而現在的開發(fā)像是諾曼底登陸,不同組件同時開發(fā),一邊開發(fā)一邊測試。稍有不慎就會被對手趕進英吉利海峽。
研發(fā)基礎設施:碼農都是老司機,希望隨時有十輛蘭博基尼般的機器整裝待命供自己調遣。而事實是,老板只買得起一頭黃牛。
張海龍相信,CODING Enterprise 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CODING CEO 張海龍】
這款“神奇”的原理并不難理解,它實現了在云端服務器上大家一起寫代碼的功能。
雖然計算力相對于非云平臺有三倍以上的提高,但對于程序員來說,往往最多的時間是浪費在組織合作和流程消耗上。
張海龍在現場演示了 CODING Enterprise 的協(xié)作功能。大致分幾個步驟:
主管提出修改 Bug 的需求,程序員的客戶端實時彈出提醒;
程序員直接登陸頁面,點擊項目,可以看到 Bug 圖文描述,并且可以快速進入代碼段進行修改;
修改完成,程序員交付主管審核代碼;
主管在手機上批復,授權合并代碼;
程序員合并代碼,觸發(fā)自動編譯、測試、打包;
測試員實時收到最新 App 并測試完成;
程序員在修改需求上勾選任務完成。
實際上,雖然修改、審核、測試流程并沒有刪減,但是由于溝通效率的提高,使得任務可以在十分鐘內完成。
【傳統(tǒng)流程和線上協(xié)作流程對比】
如果程序猿已經約好了妹子下班見面,那么這次突如其來的修改任務并不會給他的人生帶來巨大的傷痕。
理論上來說,協(xié)作軟件應該有一種魔力:雖然合作的同事沒有變化,但是卻會讓工作效率大幅提升。這其中,應該潛藏著科技的紅利。如果 CODING Enterprise 果真可以如張海龍所說,提高程序員的工作效率,讓他們可以把加班的時間用來撩妹,這件事可謂功德無量。
當然,CODING Enterprise 并不免費。接下來的問題就變成:“老板是不是愿意為員工的終身幸福買單”了。
雷鋒網的建議是,把這篇文章分享到工作群里,然后艾特老板。
更多資訊,請關注雷鋒網。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