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本文作者: 大壯旅 | 2016-11-01 16:53 |
編者按:有著 73 年歷史的 IBM 總部在美國東海岸紐約,而隨著 AI 技術的發(fā)展,它悄悄地將自己引以為豪的 Watson West 辦公室西遷到灣區(qū),成為與谷歌、蘋果、微軟和 Facebook 一道的人工智能追隨者。不過對于 IBM 而言,硅谷只是它帝國版圖上的一個重要城鎮(zhèn)而已。本文譯自 FastCompany,老呂IO編譯,未經雷鋒網許可不得轉載。
IBM首款電腦的生產線
本周,IBM 就將正式揭開 Watson West 辦公室的神秘面紗,它是 IBM Watson 認知技術平臺在舊金山的前哨戰(zhàn)。未來,IBM Watson 將成為上至醫(yī)生,下至商人做決策時的智能助手。Watson West 位于寸土寸金的舊金山 South of Market 區(qū),它占據了一幢三層的大型建筑。新辦公室中不但給雇員留夠了辦公位置,還專門設立了一個演示中心,以便日后IBM能給第三方開發(fā)者和潛在顧客等做精彩的演示。
Watson West 更像是一句宣言,宣告 IBM 正式登陸舊金山灣區(qū),成為這里科技大家庭的一員。不過,它更像是 IBM 與自己過去的揮手告別,至此,公司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曾經的 IBM 是一家典型的美國東海岸科技企業(yè)(總部在紐約),不過在它開始制造自動設備時就感受到了遷至舊金山灣區(qū)能給公司帶來的好處了,而那時電腦還沒發(fā)明出來呢。
多年以前,IBM 開始了戰(zhàn)略轉型,它從幕前的制造企業(yè)變身為幕后的軟件服務商。借助全新的 Watson 平臺,IBM 成了機器學習領域的主要玩家之一,而在數據爆炸的時代,無論谷歌、蘋果、微軟還是 Facebook 都是 AI 這一新潮流的忠實追隨者?!癐BM 在 AI 領域是當之無愧的先行者,我們幾十年前就開啟了研發(fā)的腳步,” Watson 項目負責人 David Kenny 說道。不過,Kenny 并非 IBM 的老員工,今年 1 月他才因一樁收購跟隨老東家 Weather Company 進入 IBM。
位于圣何塞的 IBM 研究所 Almaden 實驗室是公司在 AI 研發(fā)上的重要力量,現在有了 Watson West 的助力,IBM 在舊金山半島上(一南一北)的實力已經無人可及。
IBM “遷都”完成后,Watson 平臺的威力開始逐步顯現,他已經成了西部許多新創(chuàng)公司背后的“大腦”,在商用市場上,Watson 絕對是風光無限,它甚至吸引許多美國東部企業(yè)不遠萬里來尋求合作。
IBM 的勃興史
1943 年 IBM 在硅谷扎根時,這里還滿是豐收的果園,它與科技根本沒有半點關系。當時,IBM 在圣何塞購買了一家占地3.4萬平方英尺的工廠,接著它們就開始了自己編表機打孔卡的生產。當時,電腦還未誕生,不過 IBM 已經開始了相關的研發(fā)。
“我們決定在太平洋沿岸扎根不但是因為這里有大量的 IBM 業(yè)務,還是因為我們相信戰(zhàn)后該區(qū)域的重要性將大幅提升?!盜BM 公司傳奇 CEO Thomas J. Watson Sr解釋道。不過,這份高瞻遠矚幾十年后才真正顯出其價值。
1952年,IBM 在圣何塞市中心又新建了一家實驗室。四年后,人類歷史上首塊硬盤在這里誕生,它也是后來 305 RAMAC 電腦的重要一部分。
上世紀 50 年代的 305 RAMAC 電腦
就在同一年,為了提升自己在東海岸的知名度,IBM 又有了雄心勃勃的新計劃,它們買下了原屬于核桃園的 190 英畝土地。
1986 年,IBM 研究所離開圣何塞搬到了現在的 Almaden 實驗室。公司做出這樣的選擇完全是看中了 Almaden 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在這里設立辦公室實在是太享受了。不過其位置位于圣何塞最南端,與硅谷其他區(qū)域相比交通不夠方便,想要去其他公司,駕車最少要開上20英里(約合32千米)以上,當然,在 Almaden 實驗室投入運行前許多現在的科技公司還沒誕生呢。
“我們將實驗室選在這里是想要靠近學術和商業(yè)中心,但距離也不要太近?!盝eff Welser 說道,他負責 Almaden 實驗室的運營工作。而原本 IBM 在約克城高地的研發(fā)中心就離紐約城 40 分鐘車程。
IBM 的 Almaden 實驗室處在群山環(huán)抱中
“拉近距離的話我們能更好的與業(yè)內人士進行交流并充分利用當地的優(yōu)勢,不過距離產生美,稍微有些距離我們能更專心于自己的工作?!?Welser 說道?!笆聦嵣?,Almaden 絕美的風景確實是 IBM 的寶藏,員工午飯過后都愿意在園區(qū)散步?!?Almaden 實驗室的建筑就像是天才科學家的庇護所,在這里他們可以心無旁騖地釋放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
“回顧歷史,你會發(fā)現大型公司在研究上各有各的成功,不過 IBM 在規(guī)模和影響力上絕對是其中當之無愧的王者?!?IBM 認知計算部門副主席 Guru Banavar 說道。
不過這句話絕對不是吹牛,回顧 Almaden 實驗室過去三十年的歷史,你就會發(fā)現它對公司的重要性。如何存儲、檢索和處理數據是實驗室的研究主題。1970 年,世界上首個關系數據庫在這里誕生。1988 年,研發(fā)人員就在這里創(chuàng)立了數據快速記錄的標準。又過了十年,隨著移動設備的興起,該實驗室又開發(fā)出了手機用的微型硬盤。而轉入新世紀,它們在數據庫的設計中,又融入了個人隱私和數據的保護機制。
“而現在,實驗室的主要任務則是通過數據的利用提升人類大腦的能力,而這就是認知計算的精髓?!?/strong> Welser 說道。
雖然 Almaden 實驗室學術氣息十足,但這里其實是實干者的天堂,因為研發(fā)者們來到這里的目標就是將新技術迅速轉化成產品。Welser 表示:“如果你醉心學術,想要成為教授學者或者將知識傳授給下一代,那么大學才是你最好的歸宿。但如果你愿意深入研究并希望將技術快速轉化以便在現實中得到應用,那么 IBM 研究所就是你的最愛?!?/p>
可以這么說,谷歌不惜巨資資助的 Moonshot 項目,就是從 IBM 的 Grand Challenges 項目中取的經,而 Watson 平臺的前身也是該項目中的一員。當時,人們試圖教電腦在益智游戲中戰(zhàn)勝人類。這一目標早已順利達成,現在 IBM 的研究人員在利用 Watson 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Welser 表示, IBM 的 Grand Challenge 項目就是對未知的不斷挑戰(zhàn),一旦成功,就能對人類、對社會、對這個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現在,曾經的 Grand Challenge 項目演化成了全新的 Medical Sieve(醫(yī)療濾網)。在該項目中,IBM 試圖通過認知計算技術來分析 X 光片,以便快速得到病患的診斷結果。
Medical Sieve 項目也蘊含著 IBM 的理念,那就是利用 Watson 平臺幫助人們更有效的做決定,而非徹底將決定權交給人工智能。“一位放射科專家每天可能要看10萬張 X 光片,這樣巨大的數量即使再資深也很容易出錯。Medical Sieve 的目標就是為放射科醫(yī)生打造一個自動助手,它們并非超級專家,但絕對能減輕放射科專家的工作壓力。”
當然,對于電腦來說,能達到這樣的效率已經很不容易了。畢竟想做個放射科醫(yī)生,不但需要臨床知識,還需要熟悉各個器官在 X 光片中的樣子并保證極高的準確度。在 Medical Sieve 項目中不但有 IBM 的 AI 專家參與,還有圖像處理和醫(yī)療專家的身影。2015 年,它們還專門收購了芝加哥的圖像公司 Merge Healthcare 來幫忙。
IBM的Merge Healthcare項目
除了認知計算項目,Almaden 實驗室的研發(fā)人員還在搞新的“腦啟發(fā)計算”。該項目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資助,其目標是打造一款能像人類一樣思考的處理器。未來,如果數據中心能用上大量此類處理器,就能大大釋放 AI 技術的潛力。
Dharmendra Modha 是該項目的負責人,他也是 IBM 的老員工了。此前他曾離開公司自行創(chuàng)業(yè),但最終還是被 Almaden 實驗室的良好氛圍吸引了回來。
舊金山的重要棋子
由于地處硅谷最南端,因此 Almaden 實驗室離舊金山距離較遠(開車至少1小時)。而現在的舊金山,已經超越硅谷,成了創(chuàng)業(yè)氣息最為濃厚的城市,這才是 IBM 選擇在這里新建 Watson West 辦公室的原因。
Watson West 辦公室其實有違 IBM 的傳統(tǒng),因為它正建在舊金山的鬧市區(qū),而且其巨大的落地窗時刻都在提醒員工辦公室的所在地。
Watson West的演示中心
除了與其他科技公司類似的辦公區(qū),Watson West 的演示中心是其一大特色。與紐約總部類似,Watson West 的演示中心有著迪士尼童話般的內部裝飾。巨大的投影會在墻上展示一系列與 Watson 有關的話題。在投影附近,IBM 還搭建了一個360度的多媒體電影院,置身于其中你就能欣賞 IBM 專門打造的 Watson 紀錄片,它可以全方位展示認知計算平臺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恐怕到此一游的人都會因為被 Watson 所震撼而心生感慨吧。
當然,新的演示中心并非 IBM 的核心,作為一家總部設在紐約卻已在硅谷深耕 70 余年的公司,IBM 深知單個研發(fā)中心力量的有限,這也是該公司在全世界擁有 12 個實驗室的原因吧。
“如果想解決發(fā)展中國家遇到的困難,那研究人員就必須深入實地手把手的去教。坐在加州的陽光房中指手畫腳根本沒有意義,因為這些美式經驗并不適合非洲,因此 IBM 需要在全世界取經?!?/p>
換句話來說,IBM 現在依然遵循自己“國際商業(yè)機器”(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公司的定義,而其精髓便是“International”一詞,硅谷只是 IBM 帝國版圖上的一個重要城鎮(zhèn)而已。
via FastCompany
推薦閱讀:
WMRC 2016 | 關于IBM Watson醫(yī)療應用的小歷史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