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姚勇喆 | 2022-07-29 15:11 |
今日,國產EDA廠商華大九天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本次發(fā)行價格為32.69元/股,對應的發(fā)行市盈率為333.39倍,創(chuàng)造了創(chuàng)業(yè)板發(fā)行市盈率新的最高紀錄。以發(fā)行后總股本計算,華大九天的發(fā)行市值為177億元。
EDA即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是集成電路領域的基礎工具,貫穿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全流程。EDA工具的應用對提高芯片設計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顯著作用。目前國內EDA市場主要被外資巨頭所掌控。
Synopsys、Cadence 和 Mentor Graphics占據了國內8成以上的EDA市場。雷峰網(公眾號:雷峰網)
根據招股書信息,本次募資將用于電路仿真及數字分析優(yōu)化EDA工具升級項目、模擬設計及驗證工具升級項目等四個項目中,并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圖1 華大九天募資用途
與此前在A股成功上市,同為EDA企業(yè)的概倫電子由海外歸國人才創(chuàng)立不同,華大九天是土生土長的“本地派”。由曾經參與過國產EDA工具“熊貓系統(tǒng)”研發(fā)的劉偉平于2009年創(chuàng)立。
截至今早收盤,華大九天股價72.38元/股,漲幅121.41%,市值達393.0億。
圖2 華大九天上午收盤情況
半導體資本寒冬下,超募十億
在半導體行業(yè)持續(xù)火熱幾年后, 2022年半導體行業(yè)二級市場迎來資本“寒冬”。國內芯片設計和封測龍頭公司匯頂科技和長電過去一年間股價腰斬。新上市的芯片公司也頻頻出現破發(fā)現象。
同時,全球半導體行業(yè)正在買入下行周期,國內的半導體投資者也開始精打細算,更加看重投資的收益。
半導體的寒冬降臨讓投資者更趨于謹慎,這使得高發(fā)行市盈率的股票不再像過去一樣受到熱衷于“打新”的股民和投資者的青睞。
不少半導體相關企業(yè)在這樣的情況下都選擇了削減募資規(guī)模,“降價”上市,比如龍芯中科xxx。但華大九天卻反其道而行之,IPO超募了將近10億,發(fā)行市盈率達到333.39倍,遠高于EDA龍頭新思科技51.43倍的市盈率和EDA行業(yè)上市公司平均44.93倍的市盈率。
華大九天選擇逆勢而為,以如此高的市盈率上市,是什么原因?
首先是快速增長的營收和利潤。
自2018年半導體賽道變熱后,華大九天一直飛速發(fā)展,2018年到2020年間華大九天分別實現年營收1.51億元、2.57億元、4.15億元;凈利潤則分別為0.49億元、0.57億元、1.04億元。三年間凈利潤翻倍,營收更是達到三倍,年復合增長率達65.86%。
如今,華大九天占據了國內EDA市場約6%的市場份額,位居本土企業(yè)首位。并且華大九天的營收占據了本土EDA企業(yè)總營收的一半,可以說是占據了本土EDA企業(yè)的“半壁江山”。
圖3 華大九天與本土其他EDA企業(yè)銷售額對比
同時,華大九天的主營業(yè)務EDA是一個技術密集,研發(fā)驅動力較大的行業(yè)。作為國產EDA行業(yè)“頭號玩家”的華大九天在研發(fā)也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截止2021年12月31日,華大九天已經取得了150項已授權專利和67項已登記的軟件著作權。
而華大九天的研發(fā)費用也一直保持了較高水平,2019年至2021年,華大九天投入研發(fā)費用分別為1.3億元,1.8億元和3億元,分別占營收比例的52.50%、44.22%和 52.57%,研發(fā)費用幾乎占全年營收的一半。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華大九天660名員工中有494名研發(fā)與技術人員,占員工總數的74.85%。華大九天的研發(fā)投入和研發(fā)人員占比都遠遠超過本土競爭者平均值。在研發(fā)上的巨大投入和華大九天對研發(fā)的重視使投資者們對華大九天的未來有著更樂觀的想象。
“國家隊”的站臺也是華大九天市盈率超過同行不可忽略的因素。
根據招股書中披露的股權結構,華大九天并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中國電子有限持有26.52%的股份,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但進一步觀察股權結構可以發(fā)現,中國電子有限、中電金投、大基金和深創(chuàng)投四家股東均為國有股東,合計持股比例達到了54.94%。
有報告期內取得的耀眼成績背書和“國家隊”為其站臺,使得資本市場有理由給其高市盈率。但要挑戰(zhàn)已在EDA領域中深耕20余年的EDA“三巨頭”,華大九天的前路中仍有隱憂。
業(yè)績翻倍靠補助,耀眼成績存隱憂
雖然華大九天以超高的市盈率上市還依然被市場看好,受到熱捧。但上市后,華大九天面前依然存在著重重挑戰(zhàn)。耀眼的成績背后,也存在著隱憂。
首先,華大九天交出的近三年50.1%的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的答卷中,含有大量政府補助和稅收優(yōu)惠。
根據招股書信息,華大九天享受了政府EDA項目補助、增值稅即征即退退稅、研發(fā)投入補貼、租金補貼、人才補貼、高新技術企業(yè)獎勵補貼等多項補貼政策。
圖4 華大九天享受的政府補貼
在過去三年內,華大九天計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5,430.27 萬元、7,040.57 萬元和 10,793.26 萬元,占當期利潤的比例分別為95%、67.99%、77.48%,占比都較高。
而如果關注扣除了政府補貼的扣非凈利潤,就會發(fā)現華大九天這三年的扣非凈利潤僅為1269萬元、4013萬元、5324萬元,盈利能力還需要提升。
并且,其前五大客戶在2019年和2020年的銷售中所占的比例分別為54.48%和45.4%,其中化名“K1”的第一大客戶貢獻了華大九天30%以上的營收。
在技術上,華大九天雖然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提供模擬電路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系統(tǒng)的本土EDA企業(yè)。但其中只有電路仿真工具能夠支持5nm先進制程工藝。其他工具所能夠支持的最高量產工藝制程僅為28nm。
圖5 華大九天EDA工具支持的量產工藝制程
這使得華大九天實際上只能提供28nm以下的完整解決方案,無法在先進制程工藝中發(fā)揮其全流程工具的特點。要想做到在先進制程工藝上實現全流程,華大九天還需時日。
而作為一家本土EDA企業(yè),華大九天最直接的對手還是目前占據了國內EDA市場的“三但巨頭”。
但和“三巨頭”相比,華大九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市占率也能說明這一點,華大九天在本土企業(yè)中已經扛起了“半壁江山”,但在國內EDA市場的市占率僅有6%,比起已經占領了80%以上市場的三大家還存在著大的差距。
而在研發(fā)上,縱然華大九天已經將相當高比例的營收投入了研發(fā)中,但由于體量的差距,在絕對值上仍與“三大家”存在差距:新思科技與楷登電子2020財年研發(fā)費用都在十億美元左右,分別占營收的34.71%和38.54%。遠遠超過華大九天當年1.8億元的研發(fā)投入。
雖然受到了投資者的信賴,成功在半導體寒冬中“逆流而上”,但對華大九天來說,未來的道路依然曲折。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