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天璣9000幫助聯發(fā)科在旗艦手機處理器市場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后,能夠明顯感覺到聯發(fā)科在旗艦處理器市場的信心大增。本周三的一場活動上,聯發(fā)科全面介紹了其2022年最新的天璣旗艦技術,預覽了其即將發(fā)布的旗艦移動平臺的全新特性。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移動光追技術的進一步升級,AI的進一步的升級也值得期待,連接功能方面,包含5G、藍牙、Wi-Fi等的升級就沒有那么讓人驚喜,但手機高精度定位接下來能夠帶來的體驗升級值得關注。
移動光追進一步升級,能效和生態(tài)是商用關鍵
2018年,英偉達推出圖靈架構GPU,一舉將光線追蹤技術帶入大眾視野,桌面游戲也逐步進入光追的時代。光線追蹤很長一段時間被限制在影視以及廣告等少數行業(yè)的原因是對于硬件的高要求,桌面端GPU支持光線追蹤,無疑可以將更好的游戲體驗帶給普通消費者。
桌面級GPU發(fā)展光線追蹤的時候,越來越多的桌面級游戲特性出現在手機上,手游開始成為越來越多游戲玩家的選擇,在手機端運行桌面級游戲的情況越來越多。
如果能在手機端也能玩上支持光線追蹤的游戲,無疑將增加手機對游戲玩家的吸引力,布局光線追蹤技術無疑是手游的重要發(fā)展方向,作為底層技術提供商的聯發(fā)科也不例外。
一年前,聯發(fā)科發(fā)布了Vulkan Ray Query技術方案,與 Arm 以及騰訊游戲共同實現了移動端實時光線追蹤技術的首次演示。
不過,對于去年的方案,業(yè)界人士對雷峰網(公眾號:雷峰網)表示:“不具有實用性,功耗是很大的問題。”
聯發(fā)科不可能不知道移動光追面臨的挑戰(zhàn),于是聯發(fā)科在今年進一步介紹了其最新的光追技術,提出移動GPU增效方案,針對GPU性能提升,搭配GPU周邊技術,實現保持系統(tǒng)資源平衡的基礎上,滿足高復雜度內容的計算需求。
聯發(fā)科技無線通信事業(yè)部產品經理鄒雯姍表示,“我們會關注在Ray Query的方案,這個方案可以更好的現有的Vulkan游戲深度連接在一起。與此同時,這個方案也是移動設備比較好的手段,因為它對于手機平臺的性能功耗比較可控。我們也會搭配像超分或者降噪這一系列的算法,來輔助讓光追的內容運行得更好。”
實際上,通過硬件加速,可以實現光追軟陰影、光追反射效果、全局光照技術,可以顯著提升全場景畫質,手機游戲的體驗也將進一步提升。
如今,移動光追的硬件正逐步進入可用的階段,今年1月,Vulkan 1.3標準正式發(fā)布,支持Vulkan Raytracing API,標志著移動GPU的光追技術將加速普及,并覆蓋更廣泛的內容類型。今年6月,Arm最新的旗艦GPU Immortalis-G715首次支持硬件級移動光追。
不過,光追技術的應用除了硬件層面的挑戰(zhàn),更大的挑戰(zhàn)在于軟件和內容生態(tài)。
可以看到,聯發(fā)科的天璣之星生態(tài)實驗室聯合金標聯盟,以及OEM廠商,在攜手推進64位生態(tài)的升級,也在深耕Vulkan生態(tài)。
計算攝影讓拍照和攝影更有“可能性”
游戲性能和影像性能是近幾年來智能手機升級的重點,自然也是旗艦手機處理器提升的重點。計算攝影是近年來被頻頻提及的關鍵詞。
聯發(fā)科技無線通信事業(yè)部技術行銷處處長李俊男介紹,聯發(fā)科從2018年就開始強調計算攝影的重要性。最開始是CV(Computer Vision)的計算攝影,用一些算法做多幀降噪。但2020年遇到瓶頸,聯發(fā)科就轉到用AI處理。結果發(fā)現AI的潛力比CV還有更上一層樓,所以計算攝影是從CV到AI,最新分享的AI圖像語義分割,已經是后置等級,有細致的后置等級的彈性,才可以做到有偏好的調試。
聯發(fā)科重點介紹了由旗艦電視技術導入到移動平臺的AI圖像語義分割技術(AI Image Semantic Segmentation),這一技術可針對復雜場景中不同的物體特征進行差異化圖像處理,也可針對主體背景物體生成特殊效果,能夠在大幅降低算力需求的同時,兼顧效果和能效。
據悉,借助AI圖像語義分割技術,天璣旗艦平臺能夠有更精準的追焦,相比傳統(tǒng)的追焦方式,通過AI圖像語義分割技術可自動區(qū)分主體和背景,針對主體可精準設定快門參數以確保準確對焦,讓抓拍更清晰。
當然,AI圖像語義分割技術在視頻美化處理方面也有優(yōu)勢,通過AI場景畫質增強技術可實時識別圖像中的場景內容,優(yōu)化建筑、風景、人像等場景下每幀畫面的對比度、銳利度和色彩。另一方面,AI區(qū)域畫質增強技術還可實時進行物體識別和切割,調節(jié)每幀畫面中不同物體的圖像參數。
5G新雙通,雙卡雙待再升級
對于一部手機使用兩張電話卡的用戶,時至今日,一卡通話另一張卡漏接或斷網,仍為雙卡用戶面臨的痛點。雖然市面上已經有雙卡雙待的解決方案,但如果采用兩套基帶和射頻硬件的方式,對于寸土寸金的手機空間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聯發(fā)科所謂的5G新雙通,是要只用一套基帶和射頻硬件,就能夠實現“動態(tài)雙車道”軟件架構實現5G的新雙通。
據悉,聯發(fā)科的5G新雙通擁有彈性架構、覆蓋更廣的優(yōu)勢,支持頻段組合可達100種以上,并可覆蓋更多網絡制式,包括SA(SA+SA和SA+LTE)、NSA(NSA+LTE)、LTE(LTE+LTE)等。可以一張卡通話,一張卡高速上網,在雙卡同頻段下,全時雙通比分時雙通網速快30%以上。
聯發(fā)科的全時雙通可實現動態(tài)雙車道數據傳輸,支持30種以上的頻段組合,分時雙通則可實現“下行同時+上行分時”數據傳輸,可支持70種以上的頻段組合。
但全時雙通和分時雙通如何選擇?聯發(fā)科技無線通信事業(yè)部產品經理邱永凱表示,“任何的頻段組合我們有提供一個架構,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頻段組合表,在上面我們可以把每個頻段組合設定成全時雙通或分時雙通,這屬于彈性架構的部分。”
當然,為了更好的5G使用體驗,邱永凱透露聯發(fā)科也會應用5G+AI的技術,進一步提升體驗?!?/strong>我們也看到了5G+AI的潛力,我們認為在某些應用場景,通過AI技術,可以做到比目前的非AI方案更好的表現,我們即將要上市的產品,我們也通過5G+AI技術提升一些場景的增益?!?/p> 談到今年關注度很高的手機衛(wèi)星通信,邱永凱表示,“目前市場上有的手機衛(wèi)星通信的方案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我們非??春眯l(wèi)星通信技術,但更希望它回歸到標準。” 據悉,聯發(fā)科在兩年之前就做了一個可以連接到衛(wèi)星的原型。幾個月前,聯發(fā)科也實現了物聯網衛(wèi)星通信。 Wi-Fi 7沒有缺席 2022年,不得不提的無線通信技術還有Wi-Fi 7,Wi-Fi 7擁有更高吞吐率、更低網絡時延以及更高網絡使用效率等新特性,Wi-Fi 7支持先進的4K 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調變技術,新增 MLO (Multi-Link Operation) 技術可實現鏈路聚合,且在6GHz 頻段支持更高的320MHz帶寬。 據悉,聯發(fā)科很快會發(fā)布支持Wi-Fi 7的產品,包括手機端和路由端。 藍牙發(fā)展開放生態(tài) 與手機游戲的體驗密切相關,高保真藍牙耳機也成為了手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實現更好的視聽體驗,聯發(fā)科是通過藍牙高帶寬技術和可支持更高采樣率的高清藍牙音頻編碼器,讓藍牙耳機鏈接智能手機呈現高音質。 不過,與業(yè)界一些公司發(fā)展相對封閉的音頻傳輸協(xié)議和認證方式不同,聯發(fā)科積極建立開放的生態(tài),可以適配各大主流藍牙芯片平臺。 在空間音頻方面,聯發(fā)科會和第三方合作提供相應的功能。 手機高精度導航的可能性 聯發(fā)科一直在手機的高精度導航上投入資源,并不斷提升手機導航的體驗。 2022年,聯發(fā)科重點介紹了其MPE (MEMS-sensor Positioning Engine) 融合技術,這個技術使用微機電傳感器(加速器、陀螺儀、磁力計)融合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能夠廣泛運用于駕駛、步行與跑步等智能手機用戶日常導航應用場景。 借助MPE技術,在隧道、高架橋下與市區(qū)樓宇等區(qū)域手機信號不佳的位置,依舊能夠提供精準的導航。 之所以能夠實現沒有信號也能高精度導航,其原理在于首先在室外GNSS定位時,有一個校準值定位好,運用校準值把手機內的傳感器,包括加速器、陀螺儀、磁力計等把它校準好。當進入室內的時候沒有衛(wèi)星信號,就可以靠MPE和傳感器,持續(xù)提供給用戶穩(wěn)定的導航輸出定位點。 但是,如果長時間在沒有衛(wèi)星信號的地方,磁力計沒辦法再校準的時候,就會切換到傳統(tǒng)的NLP(Network Location Provider)技術,定為的精度就會降低。 實際上,手機的高精度定位在常用的導航中已經有一些實際應用,比如在一些城市中的高速公路上的車道級導航,借助高精度導航實現的車道級導航,能夠讓司機減少走錯路的情況。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